中国作家网>>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为文学病象把一下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9日11:57 来源:文学报 蔡益怀

     文学的大敌是虚假,但很多人一下笔就露底,用假嗓子唱歌,非出自肺腑,情不真意不切,张口见喉,荒腔走板,甚者满纸荒唐言。读到这样的文字,自然败胃口,久而久之对编辑这个活计甚至产生厌倦之感。照理来说,没有任何一位写作人不想以真情实感打动人,而且每一个作家都想以真挚的文字赢得读者。但吊诡的是,以真诚为至高准则的事业,每每因虚假而被读者唾弃。这是为什么?在笔者看来,因由大致有二,一是创作者本身的视野不足、境界不高,二是创作的动机不纯。
   作为编辑,有时候读到一些文稿,从文字能力来说并不弱,却总是让人感到缺少一种应有的文学品质,那就是坦诚的文心。而有的作者要么自囿于一些陈腐的观念 或成见而不自知,要么深陷一种过时的创作范式而无力自拔,更遑论创新突破。读到这样的文字,真像嚼到发霉的花生,扫兴又倒胃口。
  还有一类文稿的弊病,在于创作动机不纯,以某种外在的写作目的为出发点,从某种外在的道德观或意识形态出发,持的是非文学的标准。须知,文学写作是一种内在情思的喷发,展示的是一种生命层面的智慧,表达的是一种人生经验、真知灼见,而不是此一时彼一时的流俗观念。
   另有一些文稿则流于为文造情,苍白贫血。我想这类作者大概患有“作家焦虑症”,或那耳喀索斯自恋症,为诗名、文名而焦虑,故而“为赋新诗强说愁”,他们的创作要么为作而作,要么装模作样,也都是极令人厌恶的文字。这类创作有一定的欺骗性,或者说用了障眼法,不容易被读者识破。其实,他们的理路往往是“以学问为诗”,有知识而无情怀,缺乏鲜活的艺术色彩和力度,同样是文字的赝品。
  这些都是笔者在平时的阅读中所观察到的文学病象。有病的文风,有病的文坛。遗憾的是太多人不知道自己也是文学病人﹙当然,也可能包括笔者自己﹚。
   这是个意见纷纭的时代﹙注意,是意见不是真理﹚,人人都急着表达,且自以为真理在握。殊不知,往往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见解。早前,一个年轻诗作者发表了这样的文字︰“灵魂有多么纯净,作品就有多美”,这句话说得真好听,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质疑。事实上,在微信朋友圈充斥着这样的美言,都是耳熟能详的高论。但是,笔者在此想问一句,这样的表述有效吗?我不知道世上有没有纯净的灵魂,再说灵魂到什么程度是纯净的,又怎么衡量。她的美言倒让我想到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渔夫和他的灵魂》。话说,年轻的渔夫爱上了美人鱼,但美人鱼却认为他有灵魂而拒绝。年轻人为了得到她的肉体、她的爱,决定交出自己的灵魂,他找到神父表示宁愿不要天堂,也要得到她的爱,结果遭到神父的训斥并将他赶出教堂。苦恼的渔夫后来通过女巫放弃了自己的灵魂,而实现与美人鱼结合的愿望。后来灵魂不时来找渔夫,并以智慧、财富来引诱他,以回到他的身体中。渔夫并不为之所动,在他眼里,智慧、财富都比不上爱的价值。后来,渔夫终于为找到世间美人的脚而动心,因为他想替美人鱼找到与之匹配的双足。灵魂终于得到机会回到他体内,并引领他游历不同的城市,干下一件又一件的坏事,可以说无恶不作。最后,良心未泯的他决定回到美人鱼的怀抱,但已回不去了,相反在海边见到美人鱼的尸体。渔夫的心碎了,葬身恶浪之中。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灵魂的绝 佳寓言,意蕴丰富,读者自可通过细读品鉴其深意。在此,笔者想表明一点,王尔德对人性之善恶的理解,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深刻的洞察,道出灵魂的真相,所以他不是简单地唱真善美的赞美诗。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与诗人之间的距离,灵魂与灵魂的距离。
  我想,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就不要轻言灵魂,也不要轻易为文。始终,功夫在诗外,要发出真实的心声,恐怕还得有不凡的胆识与见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