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新松恨不高千尺

山东省签约文学评论家工作研讨会发言摘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8日10:26 来源:中国作家网 谭好哲

  山东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老一代评论家中以冯中一、陈宝云、任孚先、吴开晋、宋遂良、袁忠岳、朱德发、孔范今、牛运清等人为代 表的当代诗歌和小说评论以及文学综合研究,曾极一时之盛。上世纪90年代山东评论界有所谓“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的称誉,足见当时人才济济的状况。然而前些年随着老一代人物逐渐脱离工作岗位以至病老谢世,已成国内评论界中坚甚至领军人物的“四小名旦”王光东、张清华、吴义勤、施战军也先后南下(上海) 北上(北京),山东的文学评论一度滑入低谷。这种情况下,签约评论家制度的实施为培育人才队伍、重振山东评论打下一针强心剂,尽管刚实施一年,却已很见成 效。从10位签约评论家2015年发表的作品来看,数量不少,总体水平也不错,其中很有一些质量较高的成果,在推介评论山东作家包括山东签约评论家方面也 较为尽心尽力。这些作品展现了10位年轻评论家各自不俗的学养和才情,从中透露出山东文学评论的新气象和新希望,这是令人欣慰、应予肯定的。然而,从更高 的标准来要求,即使其中写得很好的几篇文章,如张丽军、房伟、张艳梅、马兵等几位公认已经站在或接近站在国内一线评论位置的人物,也都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 间。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新松恨不高千尺”的名句,寄寓他对新兴事物的由衷喜爱,这里我也借此诗句来表达对于10位签约评论家的真诚期待,并据此之意就他 们今后的评论写作提两点建议。

  首先一点,我很赞成这些签约评论家今后的研究可适当地减少对个别作品的跟踪,多做一些综合性的研究和作家论,作家论也是对一个作家的综合研究。 多做一些由点到面的综合研究,一些全国性、全局性、整体性的宏观文学现象研究,包括山东作家特别是30位签约评论家的综合研究与作家论,这对于山东作家在 全国文坛上的定位、对山东作家在宏观的比较的视野中把握创作的潮流、反思自己的不足可能更有助益一些,同时也更有利于全国文坛了解山东作家和评论界的状 况。过多的跟踪性作品评论,每个作家一个作品出来,立马写一个几千字的短平快文章,虽然很即时,很有现场感,但见不出这个作家整体的创作状况及其长短得 失,也体现不出批评家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如果是一个大作家的作品、一个大作品、一个长篇,个别作品的跟踪式研究是可以的,因为这样的作品本身就会有较大的 接受效应,需要评论家投入更多的学养储备、情感体悟、理性思辨,能够见出评论家的功力和水平,而且有水涨船高的效应,有利于扩大评论家自身的影响。但我省 的签约评论家以及其他大量中青年作家的创作现在大多都是中短篇和诗歌、散文,有一些长篇放在全国看也没有那么高的评论价值,这种情况下个别作品的跟踪对评 论的作家以及评论家自己都不见得有多大益处,有时候可能纯属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还是多做一些综合研究为好。

  第二点,这些年轻评论家都很有文学感悟力,有很好的素养和功底,有较为阔大的学术视野,也各有不同程度的理论综合能力,但从总体上观察,他们在 理论思辨能力、批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都还可以拓展与提升。仔细看他们的一些评论文章,觉得一般性的解读比较多,许多文章是跟着作家的命意走或 沿着自己习惯的套路写,新意不足,尤其是缺乏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切入。比如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语境下,传媒对文学和艺术的介入,其实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挺重要的问题。现行的过于注重学科分野的学术体制造成了一些搞现当代文学、搞文艺理论研究的学生和研究者根本没有传播学的知识背景和素养,你 叫他谈媒体,他可能只会像一般人那样仅从现象上谈,人云亦云,而对现代传媒理论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方法根本不熟悉,所以也就不能由此切入到文学研究和分析中 去。有的人甚至会认为文学研究就是文学研究,因而只知道不同学科的相互区别,而看不到其相互联系与相通之处。其实,学界讲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其 中讲到从作者到作品、再从作品到作者的转向,这个和当代传播学理论,从注重传播活动的施动者,到转向注重受众、注重效果,是完全相通的。传播学关于媒介研 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可以在文艺理论和批评中加以借鉴和应用的。你不了解这一点,自然也就不会将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批评和 研究中。这只是一个例子,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艺理论研究和批评方法论热潮之后,直到当今后现代语境下文化研究的大兴,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几 乎没有什么不是可以加以运用的。但遗憾的是,从这些评论家各自的文章中能够看到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是太多,更不要说被以一贯之地加以实践应用从而形成显著理 论取向和特色了。在山东文学评论的重新崛起上,10位签约评论家首先负有自己的责任,需要确立更大的雄心、追求更高的目标,因此也必须在学术视野上有更大 的拓展。各位都还年轻,就不应那么少年老成,不要那么习惯于已有的思路和套路。在新的理论观念和方法的运用上,完全可以大胆一些,开放一点,勇于尝试,不 怕生涩,敢于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展示别开生面甚至陌生化的批评面孔,这样才能使文学解读的新意更多些,理论创新的气息更浓点。10位签约评论家虽说人在 山东,但要知道只有立在全国的大格局中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实力与特色来。你对具体的作家再熟悉,个人的感悟能力再好,如果没有一种深刻的理论指引、新颖的 方法介入,也很难形成自己的实力派批评家形象,更不要说显示出大家气象了。

  有大追求才会有大收获,知不足方有进步。只要这些签约评论家能够始终葆有对文学的挚爱与敏感,记住批评的使命与担当,同时又能对自己的不足和局限不断地有所省思、提升和改进,他们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就会进一步持续下去,其前景不可限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