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汪涌豪:文艺批评要有敬畏和诚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15日12:04 来源:文学报 金莹

  在当选新近成立的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首任主席之前,汪涌豪更为大众熟悉的身份,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博导。这位一直在大学校园里从事古代文学和美学研究的“书生”,写过《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老子一百句》、《中国游侠史》等著作,深谙中国传统美学,也颇有任性慷慨的“游侠”风。
    而今,成为上海文艺评论家们的“领头羊”后,汪涌豪亦能直言无隐,对当下文艺评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批评,谈文艺评论的滞后,谈当下批评的失落,谈对上海文艺评论的期待。在他看来,优秀的评论家“无非两点,一是知所敬畏,一是怀有诚意”,而我们需要的,就是那些有敬畏和有诚意的文艺批评。
    不能将文艺评论弄成“私语批评”
    记者: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上海的文化市场逐年扩大,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艺术盛宴接连不断。可以说,若干年前精英阶层才有机会欣赏的文艺形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市民的日常精神追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文化大环境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我们的评论是不是也在随着评论对象的变化发生变化?评论家们是否也应在批评方式和批评语言上产生自觉的转换?
    汪涌豪:是的。与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关注物质条件的改善不同,今天的中国人更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这里的品质既指向教育、卫生、医疗、环保,更指向精神,譬如内心的安和、感觉世界的丰富、审美上的愉悦。
    今天,大众对生活艺术化的渴望非常强烈,艺术的价值已越来越被公众所认知。从图书馆、博物馆到戏院和音乐厅,越来越旺的人气汇聚和全方位参与,深刻地呈现了这座城市精神诉求的方向。但是,面对公众高涨的审美需求与业已提高欣赏的趣味,我们的文艺评论往往落后于大众的需求。这个时候,文艺评论如何克服滞后的惰性?
    比如,今天的公众早已不满足以旁观者的身份接近艺术,他们需要通过欣赏活动,体验到艺术中的美与自己情感世界的关联。是否具备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几乎是艺术作品能不能获得场外生命的关键。在这个关键点上,评论家的接引摆渡作用不可或缺。一个好的评论家应花力气研究如何帮助大众找到这个点,从而使艺术的审美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而不能将文艺评论弄成“私语批评”,针对公共领域的艺术批评,尤其不能如此。
    记者:当下的文艺评论现场,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创作的繁荣并没有伴随同样级别的文艺评论的繁荣。这是从评论的数量层面来说。另一方面,能够获得观众认同、引发社会关注、产生持续影响力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少。评论与新闻一样,成为艺术市场上的一种“速消品”。而且,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获得资讯和评论的渠道也日益多元化,人们可以从微博和朋友圈的只言片语中获得想要的信息。于是,文艺评论影响力式微的说法也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当下的艺术评论是否还有必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评论?
汪涌豪:歌德曾说及自己初读莎翁的感受,他的表述照例洋溢着诗人的激情,称只读了第一页就知 道此生之所属,但又确实充满了深刻的理解,正是这种理解使他觉得似乎有一只神奇的手赋予他视力,而还未习惯的光明一下子刺痛了他的眼睛,他感到自己的生活被无穷扩大了。但一般人不可能有他那样的感受力,需要有人分析与引导。
    事实不断证明,评论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常能言之成理,切中肯綮。尤其是优秀的评论家,目光灼灼,照见的经常是艺术家未曾体察的部分,甚至整个世界。他能真正将人带到艺术的前沿,因为他的批评内行而精准,当以后资本、市场及各种非艺术因素阑入,他又能脱尽利益与人情的干扰,独立公正,既无私于轻重,又不偏于憎爱,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好则好,不好就直言无隐。因为他深知,只有在实事求是的批评中,他才能成就自己,并证明自己不是寄生的冗余,而是艺术真正的护法。
    而当下批评的失落固然有大环境的原因,但评论家自身的原因,我看也不能回避。比如,有的批评家缺乏上述艺事内外的养练与积累,虽然写了不少东西,但一旦隐去姓名,人们根本看不出是他在写;待隐去评论的对象,又看不出他在写谁;常常什么都谈到了,就是没谈到作品本身。
    记者:在某种程度上,“市场”和“艺术”是两个不能兼容的词语。“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让艺术以更自由更“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形式发展,另一方面,过度市场化的追求又会影响真正的艺术品质。而上海作为一个商业充分发达的城市,其艺术发展必然会受到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影响。当文艺创作市场受到“市场化”影响的情况下,艺术评论有时难免也会受到波及。你如何看待这种影响?
    汪涌豪:当市场和资本介入时,批评家的学术操守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并不一概排斥批评家介入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一概拒斥资本和商业对批评的影响也不可能,但评论家应该做到平衡好其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利益触犯学术道德,违背学术操守。
    前些年,有评论家公开立约,向需要其写评论的艺术家收取劳务费,并还立下诸如千字多少钱、未满千字须作千字计算,及有关评论引用、发表等许多规矩。在我看来,评论家的劳动自然需要尊重,但这样的约定无论有多少合理性,都有违文艺评论的本义,并且无法不让人想到“自我贬损”一词。那么,何以有这样的乱象, 包括一段时间以来“人情批评”与“红包批评”泛滥成灾,“用票房代替评论”、“用评奖代替评论”一直未能杜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评论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失去了敬畏。
    记者:说到批评的困境,不得不提到当下批评环境中公开批评的困难。比如,我采访过一些评论家,他们一般在写作上都十分谨慎,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批评的严谨,但是有的评论家也会在写了一篇批评稿件后,要求再加上更大篇幅的鼓励性的文字。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说真话太难”是评论家们不得不面对的共同困境。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汪涌豪:大家都在抱怨讲真话太难,公开批评太得罪人。其实,只要评论者能丢弃以法官自居的 “职业批评”的傲慢,抱一种临文以敬、衡文以恕、与人为善、乐观其成的真诚态度,注意与作者交心,坦陈自己的意见或困惑,怎么会受艺术家排斥?就我与艺术 家交往的经验,我觉得他们固然很期待被人肯定,但心里最佩服的还是有人能内行地驳正,高屋建瓴地引领。正如在生活中我们尊重直道相砥的朋友;在艺术中,我们分享的是对美的体验,有一说一的背后,全是鲁迅所说的“对文艺的热烈的好意”。对这一点要有信心,不要怀疑。彼此心存怀疑,也是不够诚意的表现之一。古人说得好,“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即使末习曲艺,亦必诚而后精,文艺评论同样如此。
    说到鲁迅,不免想起他同时代的李健吾,他曾说一个批评家要明白他的使命不是摧毁,不是和人作战,相反它是建设。如果一定要用“作战”这个词,那也是批评家“和自己作战”。他的意思,一个有诚意的评论家要首先并时时与自己的偏见误判作战。有这样的批评态度,再有人生关切与深度超越,摆得开个人利益的考校,批评何愁不受人待见。作家张炜曾说,他最需要的是“尖锐的批评,深刻的批评,感动的批评”,我看这三者加在一起,就是有诚意的批评。
    合力打造文艺评论的高原和高峰
    记者:上海文艺评论的整体繁荣,需要各个门类艺术评论的齐头并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与文学评论、戏剧评论相比,音乐、舞台等艺术形式的艺术评论更为欠缺。这对我们的文艺评论家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汪涌豪:是的。尤其像音乐与舞蹈,前者有非语义性和非再现性的特点,不擅长具体呈现客体,其艺术实现的过程比造型艺术要复杂许多;后者依赖身体媒介, 固然有一定的程式标识,但更多越然于体相之上的意象展示。评论家如不能细扪其机质与肌理,一一展开给大众看,而一味笑人外行,不能不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缺位与弃守。
    记者:每个艺术门类都对评论有特别的专业要求。但是,真正优秀的文艺评论作品和文艺评论家,又是有一致的内在精神要求的。你认为,一位优秀的文艺评论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汪涌豪:我认为,好的文艺评论家既不能一味放大艺术家本人的趣味,也不能只让人听自己的声音。他应该多方养炼自己的人生洞察力,并珍视自己的“艺术初感”,以便能深入作品的内里,由对艺术家“精神前史”的追索,而对作品产生“了解之同情”。同时,又要懂得韵律、色彩、空间、音阶以及身体语言之类,具有 最低限度的行内知识储备。总之,既能“向内转”,聚焦文本、文体与艺术性,作鞭辟入里的分析,又能“向外翻”,有宏观的视野,找得到艺术家激情与灵感的原始图景。如进而再能通晓界内的现状和全球性的艺术思潮,就更好了。
    一个有责任心的评论家应该心里装着大众,不能仅从观念出发,从自己所知所好的某种理念出发,生搬硬套,浮皮潦草。他要有将自己放在大众的角度去想问题的能力,这样公众才可能有精神上的“获得感”。
    记者: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使得各个艺术门类的评论家能够集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上海艺术评论的高原。同时,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内在审美追求又是互通的。在这个方面,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是否有所规划或打算?
    汪涌豪:上海的文艺评论要尽最大的努力,拆毁各门类艺术之间、甚至文艺与其他相关领域之间互相隔绝的栅栏,打破文艺界与高校之间彼此封闭的高墙,释放和盘活上海文艺评论的资源,以合力打造文艺评论的高原和高峰。
    举一例以证这种拆毁与打通的重要。我们知道,上海从来为自己融汇中西文化的海派建筑感到自豪。但近些年来,我们也看到一些新起的建筑,以及在公众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场合所实施的艺术行为并不成功,小到城雕、橱窗、指示牌,大到广场、街道、社区,再大到城市的总体布局与色彩规划,都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的“公共环境艺术”或“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还远没有得到确立和普及。为使城市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人与自然的统一,从建筑、壁画、主题公园到城市 公共艺术作品;从影像音乐、环境音乐到主题音乐等各个方面,亟需科技和艺术、实用与审美两方面联起手来,做出有系统的规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