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新世纪文学:更新观念,聚焦细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12日12:52 来源:文学报 何晶 郑周明

  今年是新世纪文学生发创作十五年的一个节点,国内许多与文学相关的机构都在研讨这一重要话题。讨论新世纪文学十五年,实则并非是在急切将其固化在文学史 上,放在更长久的时间序列里看,我们会发现阶段性的、持续性的关注当代文学发展,是评论界的一个内在驱动力。十五年来,无数发生在文学内外的新现象与新类 型、新媒体与新传播、新问题与新困惑等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评论界,关注这样一个节点,宏观之下有太多细节需要理论去支持。
    近日,中国作协与上 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并举办名为“全球格局与中国创造”的新世纪文学十五年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作协、上海作协、高 校学者等众多评论家,在这一宏大命题之下探讨了诸多细节问题,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所言,一个文学节点,常伴随着身后的诸多巨细无遗的新问 题:“在这样的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大变中,文学面临着什么?文学如何回应这些东西?如何在回应中为自己开拓新的空间?”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也会看到评论 界涉及了许多重要话题,如全球化格局下中国文学的视野、21世纪文学大系第一个十年的出版、如何看待文学经典化焦虑、诗人论坛评选当代影响力最深的十位外 国诗人、青年论坛关注当下青年文化中情感表达能力。

    更新全球化与经典化观念

    十五年新世纪文学的脉络里,我们常看 到全球化与经典化问题的身影,世界文学的态势因这个时代高速信息化变得愈加生机勃勃,它对许多国家地区的文学造成时间上的紧迫感,促使凝聚更大范围内的群 体发出自己声音。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作家孙甘露提及了上海国际书展中的国际文学周活动,这个文学交流平台放在全球视野下看,有着深远意义,比如第一届主题 “文学与城市的未来”,其内在促动的是重视城市文学的发声与研究,特别是在当代世界文学里,发生于城市中的故事早已成为主流,这是对国内作家、评论家一个 有意识的提醒。再如今年最新一届主题是“在东方”,邀请了诸多泛亚洲地区作家、学者探讨这一话题,无可否认的是,尽管不少作家希望自己的文学是世界性的普 遍性的,但仍然存在一个文学区域意识的问题,至少从避免同质化角度而言,地域文学在全球格局中占据的历史意义和未来价值或许还有更多空间去讨论。
    也因此,上海交通大学王杰教授认为,在中国当代文学里,对像先锋文学这样的重要文学遗产,给予的理论支持远远不够,以至于它在当下文学史中的身份境地略 为尴尬。同济大学王鸿生教授则注意到,新世纪十五年,作家的母语写作意识有所增长。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将母语写作置于更广泛的华语文学版图下,提醒评论界 注意中国文学的概念已有了很大扩展,比如作家王蒙写维吾尔族故事、作家张承志对全球少数民族话题的关注,还有译介问题,“作家如余华有作品先是英文再译回 中文,哈金等海外华人作家仍然写着中国故事,甚至直接在中国发表出版新作”。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意味着写作观念的更新,对世界、国族、语言等基本观念有了 新的变化。
    谈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这是一套对现代文学经典化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文选著作,此次在研讨会上评论家 们将眼光放在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上,如果说前者的产生来自对旧文学的反拨和自我身份确立,那 么后者的出现不仅是在承续这一重要文学史路径,也是呼应了全球格局下一个国家时代文学的群体意志。而李敬泽特别提及,编纂者要注意的是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 的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连带着文选类别也因争议而遇到困惑,“如今我们在不少研讨会上会听到有评论家质疑一部新作品,这是小说吗?这是散文吗?所以说,传 统的文类区分如今已经有些问题了。跨文体、变体的写作现象是新世纪需要特别注意的变化。我们好像又回到了文类混沌的时代,不妨大胆研究命名,这是一个契 机”。参与大系编选的交通大学何言宏教授回应说,该大系已新增了翻译文学卷、史料索引卷,“本想考虑是否要加入网络文学,但从稳重出发,还是未加入”。 “的确,一部大系遗漏是难免的,比如当年的地下文学、潜在写作等,都是再发掘的过程,一代人眼光会有下一代人去加入和纠正。”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这 样评说。
本次研讨会在上述细节话题上让评论界对全球化与经典化的观念更新有了新的探讨介入,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汪澜,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马文运,作家、评论家潘向黎、栾梅健、罗岗、杨剑龙、王宏图、张生、朱小如、刘琼等也参与该话题讨论。

    新世纪诗歌寻求内省

    新世纪文学已经十五年,诗歌也悄然走入了新的节点———中国新诗百年。有别于上世纪80年代诗歌形式的探索和90年代生活化、日常经验的表达,新世纪十 五年以来的诗歌因为网络、新媒体以及国外翻译诗歌的盛行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有必要对它进行梳理和重新认识。正如《诗刊》副主编李少君所说:“一个新的文 学高潮要来了,我们需要重新来认识我们的传统。”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里有一个著名的说法,“一种全新的艺术产生的时候,它会让你重新 理解传统,重新理解和伟大艺术相关的东西,这样使得整个的文学史、艺术史都会需要重新排序,重新变动”。中国新诗走过百年历程,重新挖掘传统对于诗歌内部 的影响,李少君认为变得尤为重要。
    自朦胧诗以来,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也几经变化,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诗评人胡桑看来,新世纪十五年的诗 歌延续了这种变化。“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为我们准备了技艺、技术,90年代准备了经验、现实或者生活,新世纪十五年的诗歌就建立在这两个传统之上。”新 世纪以来网络的兴起也对诗歌有所冲击,口语诗以一种语言上的狂欢形式流行开来,然而诗人胡桑认为,经过喧嚣后诗人们最终从对形式和个人经验的执迷中醒悟过 来,诗歌进入新的领域。“新世纪十五年的诗歌,使我们对所谓的诗歌技艺有一种重新的认识,我们不再把像口语诗人那种直接的抒写、对情感的直接宣泄作为一种 诗歌的标准,而是把一种复杂的记忆作为起码的基点。”
    诗人徐俊国更关注诗歌本体的问题:“现在诗歌这个文体,它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内容和 技术上诗歌到底是什么,这是值得关心的问题。”他的观察结果是,诗歌在传统的诗歌之外,有了另外两种倾向,一种是散文化的诗歌,另一种则是叙事化的、小说 化的诗歌,这也包含着诗歌内容的一种流变,“诗歌写作越来越个人经验化,退回到个人的小阁楼上,失去了对抗现实的能力”,诗歌由此也失去了草木气息和山水 精神。“诗人们都有往前挤的勇气,技术上提高自己,但往后退是不是可以?不一定退到传统,关键你有没有往后退的信心,退到自然,退到传统。”
    重新认识传统,这是新世纪诗歌十五年向内寻求自省的一种方式。但对于传统,重新吸收的方式却要有所考量,“我们打量传统也好,打量古典也好,并不是将其当 成一种景观或者装饰,甚至它也不是古典诗的措词、情调、形式,它其实是基于一种洞察力的精神和历史感觉。”诗评人茱萸说。
    新世纪十五年的诗 歌,在重新认识传统的基础上,另一个特点是大量的外国译诗影响了诗人们的写作,尤其是对20世纪国外现代诗人的译介。在本次新世纪诗歌论坛上,与会者选出 了十位“最具影响力外国诗人”,分别是:保罗·策兰、华莱士·史蒂文斯、伊夫·博纳富瓦、切·米沃什、伊丽莎白·毕肖普、约瑟夫·布罗茨基、谢默斯·希 尼、特朗斯特罗姆、塞尔维亚·普拉斯、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