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专访《抗日战争》作者王树增:非虚构文学写作 需要有使命担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8日10:05 来源:深圳特区报
王树增王树增

  日前,知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分别在文博会7号馆与中心书城开展系列作品签售会,并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王树增在2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专注非虚构文学,著有长篇战争纪实文学《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他说,非虚构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定义仍然不太清晰,但已渐渐为读者所接受,相信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好作品出现。

  非虚构文学不等同于报告文学

  王树增被称为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而他自称是“试验者”。时至今日,非虚构文学已经占据了世界文坛的半壁江山,但王树增表示,其在当代中国的定义仍然不太清晰。

  在他看来,非虚构文学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真实,每个细节都不能虚构。二是要有文学性,“不能写成军史、战史,”他表示:“我认为我写的是心灵史。”军史、战史是以事件为核心,而文学是人学,在其中,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是第一位的。第三,他认为必须在著作中为读者提供有作家独特认知价值的历史解读。“《长征》已经卖了10年,印数达到70万,读者为什么愿意买去看,因为读者有一种审美需求,他们会认为作家能给他们新的解读。”

  王树增还认为,非虚构文学不等同于以前所讲的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新中国特有的名词,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质,带有纪实性、即时性,很多是来自于热点题材。而非虚构文学更具备史学性、文学性、档案性,其中,我更看重非虚构文学的历史性和文学性。”

  真实的历史比戏剧更戏剧

  作为非虚构文学的真实要达到什么程度?“我翻看过现在一些非虚构文学作品,里面有大量的对话,还有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其实是不允许的。如果有的话,作者必须写清楚注释,每个细节都必须找到出处。”王树增说,自己写《朝鲜战争》的时候,即使是一场最小的战斗,也必须搞清楚两支交战队伍的来历,详细到美军的一个排长叫什么名字,是白人还是黑人,来自美国哪个州,都要尽可能多地考证史料。

  要追求百分之百的真实,是否会影响到文学写作的戏剧性和生动性?王树增并不认同:“真实的历史是最有戏剧性的,但要看作家挖掘史料和挖掘档案的功夫。”他说:“我写《1901》的时候,莫言当时在写《檀香刑》,我们一起采集了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的一些史料,后来我把《1901》写完给他看,他就说:历史上这些真实的细节,是虚构也虚构不来的。”

  这也正是创作非虚构作品的艰难之处——既要穷极所有史料,静下心来进行大量的调查,又要具有相当的文学水准,优秀的非虚构文学写作者必须具备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甚至地理学等全方位的积累。这也正是王树增每部书都要写上五六年的原因。目前,他的战争系列作品已经完成,而历史系列则准备在《1901》、《1911》之后,再写一部《1921》,完整记录20世纪前20年的风云巨变。

  “希望读者更加关注非虚构作品,也希望有越来越多年轻的写作者加入非虚构的行列。”王树增还说,年轻的非虚构作家要深刻认识到写作的使命担当,没有巨大的责任感是写不出好东西的。“我不希望读者会用猎奇的眼光去看历史作品,我们写作的目标不是揭示内幕,而是传播一种在整个文明发展过程中被证明是正确的价值观。”他认为,作家要有这种胸怀和担当意识,才能够写出传世之作。(韩文嘉/文 王雨渤/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