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专访新疆科普作家李丹莉:拓宽新疆儿童文学新领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6日10:21 来源:人民网 韩婷

  新疆科普作家李丹莉带着新书《小石头的梦想》科学儿童专辑24日在乌鲁木齐签售,吸引了众多小读者。25日,人民网记者专访新疆科普作家李丹莉,与大家一同分享创作故事。

  一、记者:我们从你的科普作品中了解到,您写了大量的科学童话,很多人对童话比较了解,但科学童话这个领域却鲜为人知。您能给大家说说什么是科学童话吗?您为什么会选择科学童话创作领域?

  李丹莉: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自然童话,是童话的一个分支,它具备童话的各种特点。富于科学的启迪,又具有艺术的美感。能培养读者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科学童话在儿童文学家族中始终是较难触及的特殊文体,是文学与科学相结合的文学作品。文学把情感注入孩子的灵魂,而科学则把理性融入孩子的心智,科学童话需要作家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往往这种双重的高难度的要求,限制了人们在这个领域的创作。

  我专职做科普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期间参与组织了大量的科普活动,但我还是擅长发挥我文字的特长,因为我认为,文字是一种绵延的载体,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向更多的青少年传递科学知识、传播科学之美,所以我一直尝试、并坚持着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我的写作题材大部分是以新疆野生动物、植物,奇特的地貌、珍稀的地矿等特有的自然资源为科普内容,让小读者在与童话故事的亲密接触中,轻松汲取具有新疆特色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新疆神秘的自然珍宝,激发小读者了解新疆、热爱新疆的美好情怀。

  二、记者:可以说李丹莉是新疆的科学文艺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曾被誉为“新疆第一位主攻科学文艺创作的青年作家”。她的科学童话创作涉及知识面广,文笔优雅,充满幻想,人文情怀丰富,格调高雅。您能谈谈您的创作特点吗?

  李丹莉:我对新疆充满热爱,这些年我痴迷地向小读者介绍新疆特有的自然资源,在童话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情感化体验,拨动着孩子们稚嫩的心弦,使他们深刻用情于万千物象,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依附在感动过程中。

  也许有散文创作的基础,我的科学童话作品常常追求一些唯美素淡的意境,我希望用童话幻想的美来揭示科学的美和文学艺术的美。我还习惯于将情感注入科学童话的写作视角,拨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琴弦,使他们深刻同情万千物象,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依附在感动的过程中,于是吸取科学知识就对孩子们来说就很自然而然了。

  三、记者:目前出版物中介绍新疆自然科学知识的很多,但大多数是枯燥的知识读本,用科学童话形式向青少年介绍新疆自然科学知识的书凤毛麟角。《小石头的梦想》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请您介绍一下这本书。

  李丹莉:《小石头的梦想》是由新疆教育出版社用汉维双语的形式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下册,是我近两年来精心创作的科学童话作品专辑。这里面有些文章其实是借鉴了高士其先生的科学文艺创作方法,比如把昆仑山上一颗其貌不扬的小石头拟人化,写小石头阿磊不甘于只做普通的石头,梦想发挥更大的价值,经历风雨,经历冷嘲热讽,最终被地矿学家发现并经过雕琢,成为精美的玉石艺术品。用童话故事的表现手法,主旨是给小读者普及新疆特有的自然资源中珍稀地矿和田羊脂玉的形成过程等科学知识。《木杨杨的烦恼》也是用童话的方法普及胡杨树生态环境以及荒漠植物特征的科学知识,并告诉小读者们对美的追求要因人而异这一深刻的主题。《我要去看海》意在让孩子们了解徙居位置最高的哺乳动物之一的北山羊,故事设计了北山羊一路想去看大海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心中只要留个太阳,看什么都会阳光灿烂。”体现出鼓励孩子们不畏惧困难、乐观向前的主题。

  四、记者:我们知道您是国家一级作家,你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遇到过困难吗?请您给大家讲讲您的创作历程吧

  李丹莉:我16岁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处女作,之后一直喜欢写散文,中间有10年我没有写作,当时觉得作家这个梦想太遥远。好在那个时候虽然放弃了写作,但没有放弃读书,读书使我拥有了价值审美能力以及不俗的人生品味,也使我懂得了爱和坚守,书滋养着我的精神,也使我不畏惧困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书的台阶向上走。

  自从第一部科学童话是《回家》得到了小读者的认可后,又创作了《大红鱼的心声》《木杨杨的烦恼》《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一系列青少年科普作品,大部分入选国家东风工程,连续四届获得新疆优秀科普作品奖,荣获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2011年开始,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时空》专门开辟了“丹莉讲故事”科学童话专栏,一些出版社找我约稿,还有很多小读者给我写信发邮件。在讲座、签售活动中,小读者们渴望科学知识的眼神一直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创作。

  我曾经遇到过困难,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莫名其妙的阻力。曾经感到迷茫。

  但我后来漠视它,带着平静和勇气,坚守着真善美的信仰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圣洁的精神花园。也正是那些困难让我长出了苍鹰般的翅膀,最终成为我的动力,成为我文字生长的养份。

  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前辈和同仁的热情鼓励,他们伸出友情之手,无私地帮助与支持我,使我为自己确定了艺术追求的方向,更有信心在科学文艺这一领域里努力摸索与探求。

  所以我感谢困难让我我有了审美和判断的能力,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保持不变的爱与厌,让我拥有了弥足珍贵的友情。

  五、记者:当前科学文艺作品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您认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面临哪些困难?

  李丹莉:当前我国科学文艺出现了很多优秀作品,特别是刘慈欣《三体》荣获雨果奖,把科幻作品推向世界文学的视野中。但是在科学文艺领域的理论研究、评论还相当匮乏,甚至一些专业人员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文体。从表面上看,似乎到处都有它的位置,但仔细一看处处又没有它的居所,比如一些文学的评价体系中,没有把科学文艺作为一种门类看待,而科技方面的体系中,认为科学文艺不属于科普领域的范畴,“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现象,影响了我们的科普作家创作热情。

  李丹莉简介:

  国家一级作家,少儿期刊科学童话专栏作家,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负责新疆科协科普作家协会秘书处工作。出版代表作品《小石头的梦想》《木杨杨的烦恼》《回家》《大红鱼的心声》《我的未来不是梦》等十多部,多次荣获全国以及自治区各类奖项。

  在新疆科学文艺领域,李丹莉被称为“拓荒者”,被誉为是“新疆第一位主攻科学童话的作家”。2013年李丹莉以扎实的创作迈进一级作家的行列,她的科学童话填补自治区科学文艺创作领域的空白,作品被翻译成维、哈、蒙等多民族语言,还被翻译成英语、俄语等。2014年在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上,李丹莉作为新疆唯一受邀科普作家代表得到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接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