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出版人访谈 >> 正文

出版人谈: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编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07日10:2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范燕莹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编辑》讲座现场不时有年轻人询问主办方入职编辑的相关事宜。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编辑》讲座现场不时有年轻人询问主办方入职编辑的相关事宜。
  “做书”副主编张远,“果壳阅读”联合创始人、主编小庄,“未读”品牌创始人、总编辑韩志(从左至右)座谈如何成为一名编辑。本版图片由“做書”提供  “做书”副主编张远,“果壳阅读”联合创始人、主编小庄,“未读”品牌创始人、总编辑韩志(从左至右)座谈如何成为一名编辑。本版图片由“做書”提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编辑貌似是一个理想职业,但实际收入偏低。”“我是学法律的,不知转行做编辑是否可行?”“过了30岁才转行到这一行业是否来得及呢?”……新年伊始,在校学生开始面临实习、就业的选择。而职场中的人迎来了跳槽转行的高峰期,有些怀抱出版理想的“观望者”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诸多的不确定,只好在出版门外徘徊。

  带着同样的困惑,2月28日下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地处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涵芬楼书店,参加由微信公众号“做書”举办的第12期讲座《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编辑》在这里如约举行。

  150人的座位坐得满满当当,不少没座位的听众只好站在过道旁听。一般活动现场拍照的人较多,而这里却鲜有人拍照,更多的是拿着本子在边听边记。活动现场,“未读”品牌创始人、总编辑韩志,“果壳阅读”联合创始人、主编小庄等资深出版策划人分享了编辑的职业规划与必备职业素养,并为大家答疑解惑。

  转行做编辑 可行吗?

  关键词:专业背景、“曲线救国”、转行趁年轻

  “转行不一定要一步到位,有时还可以‘曲线救国’。”韩志说。有现场听众问,学法律或者别的专业,看似与编辑出版专业相距较远,是否能够进入出版行业。对此,韩志认为非常有可能,“跟做书有关的工作,不仅仅只有编辑。很多著名的出版人,也不是一开始就做编辑的。他可能是一名书店店员,也可能从一名出版社或图书公司的销售或法务开始干起。”

  由于每家出版社招聘编辑的人数或范围都是极其有限的,而且门槛相对较高。韩志建议,想转行进入编辑出版领域的朋友,首先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转行,既然已经想好了转行的理由,最好的办法是先进入到这家单位,“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出版社环境中,接触更多的老师和同事来了解出版,认识出版,然后成为一名真正的编辑。这要比彻底转行,导致以前的工作经验都用不上好很多。

  从去年年底开始,“未读”又陆续招聘来两个和小庄一样有着编辑以外专业背景的编辑,之所以录用,韩志并不看重对方有没有出过书,出过什么好书,而是看重他的专业背景,最重要的是他愿意做书这一点非常难得。

  “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是被年轻人所推动的。”韩志给对于年龄稍长的人试图进入编辑出版这个行业的想法泼了一盆冷水。他并不建议30岁以后再转行到出版行业。在他看来,编辑出版是一个需要积累和沉淀的行业。相比之下,刚刚大学毕业,二十出头进入出版业,因为年轻,他们有更多试错的机会。

  出版行业“钱景”几何?

  关键词:出版理想、现实困境、生存压力

  去年12月,“做書”发表过一篇文章《有志于出版的大学生进,我们聊聊学习和工作》,一天之内便收到了180多条留言,大家纷纷表达自己对编辑行业的热爱,在重重困境下的坚持与向往。然而,更多的人还是流露出对于编辑微薄薪酬能否保证生活质量的疑虑,对于自身能力能否胜任的踌躇,对于如何敲开出版社大门的茫然。

  比如,有微信用户这样给“做書”留言:“我是印刷学院读编辑出版专业的大三学生,正在纠结考研还是工作,对编辑有热爱但是感觉薪资普遍较低,我的家在偏远地区,怕选择了这份工作以后养不起自己,给家庭带来压力。”

  从微信留言来看,有不少读者对于想进入出版这一行业跃跃欲试,但又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挣扎。从现在出版行业和整个社会的环境对比来看,不少人认为,出版可能不是一个非常有前景或者说能让人过上非常体面生活的一个职业,所以很多人在徘徊。

  对此,小庄毫不避讳地表示,出版的确不是一个非常有“钱景”的行业。她本人也会常常被人问起,“你在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还在做出版?”但是小庄并不悲观,她强调创造内容的重要性。随着传统媒体的逐渐式微,她以前的同事不管还在不在媒体行业,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在寻找适当的方式来找回自己的尊严,慢慢地回到“轨道”上来。因此,她认为,做编辑、做出版也是这样,一定会留下一批人。“慢慢做着,写字也好,也是慢慢地写着,总归有人要做这些事情,为什么不可以是我?”

  与小庄观点不太相同的是,韩志则非常乐观地表示,中国的出版业乃至全球的出版业,未来5年之内依然处在黄金发展期。无论是近几年中国图书市场连续正增长,还是实体书店的触底反弹,都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这对于韩志来说还曾是一种直觉和预感,这两年通过“未读”的发展确实也得到了印证。在他看来,国内的文化消费群体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版产品,尤其是图书受众群体——读者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每一年出版人都会看到除了那些通常意义上应该畅销、绝对会畅销的畅销书之外,还能看到更多的细分类别里特别有个性的产品,它们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以科普图书为例,早期的科普图书卖到一两万册已经算很不错了,但是现在“未读”策划的科普书,轻轻松松可以卖到5万册以上,再好一点的,一年能够卖到10万册。

  韩志谈道,前些年,尤其是在他创业的那个年代,读者群是极其有限的。他对未来每一代成长起来的有阅读能力的读者都非常有信心,也正是这种新人类的诞生构成出版的原始推动力,整个行业不是被出版人,而是在被读者的需求推动着。

  中信出版集团上海公司总编辑王蕾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她观察到,就商业图书这一类别而言,其主流人群关心的从原来怎么做生意、怎么治理一个公司到需要有国际视野、更多学术类的知识结构来了解这个世界。因此,与韩志一样,她对中国的文化产业充满信心。“年轻人在这个时候进入出版业是最好的时候。”王蕾说。

  如何成为一名编辑?

  关键词:文字能力、情商、社会活动家

  对于想进入出版这个行当的年轻人,小庄和韩志也提出了一些忠告。小庄认为,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预判。作为编辑还是要有一点才华。小庄在平常工作中,会收到各种简历。她坦言,自己还是有一点“势利”。“我会很看重他的文字表达,看他交回来的作品中是不是有我所关注的那种灵光。”她经常也会私下觉得一些可能没有能够成为“果壳”的一员的年轻人,她却非常非常偏爱,因为对方聪明,写的东西非常好、非常美。“这真的是像通行证一样,如果你要进入这个行当,你对这一点需要有预判。如果你磕磕巴巴地写东西,特别累,我觉得要打一个问号,不需要如此勉强自己。”小庄说。

  韩志建议,如果想找文史类、文学类图书的编辑工作,应聘者可以在简历之外提供一份自己近几年读过的书单,最好是在每本书下面附上自己对于图书的点评,谈谈自己看完该书的感受。如果想做专业的图书编辑,比如科普类、艺术类图书,应聘者最好在简历或者在附带的资料上体现自己的相关特长。

  在常人看来,有些人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更喜欢跟文字打交道,似乎这类人做编辑是一个非常适合的职业方向,其实不然。“其实这样的人还不如去做程序员。”韩志认为,做书是一件需要情商的事情,什么是情商高?不是你有多么好的文笔,而是要善于跟人打交道,这样很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和信任,这是做编辑的前提条件。同样地,小庄也表示:“我们希望‘果壳’的编辑更多的是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