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艺术家访谈 >> 正文

悠悠海韵 脉脉琴心——访京族独弦琴演奏艺术家何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15日11:58 来源: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眼前71岁的何绍老师,经历人生的大落大起之后,已经看淡世间一切名利,除了他一生热爱的独弦琴。

  1月8日,何老师在位于防城区一清静处的家中,用独弦琴演奏了《拜月》。只见他手指弹动处,音乐如月光倾泻,如海水荡漾,如椰林轻摇,勾画出一幅微风盈盈、月色迷人的海滨沙滩夜景,描写了京族少男少女们在中秋之夜,成双结对,情脉脉意盈盈,虔诚地对月祈祷,渴望嫦娥赐予他们幸福美满爱情的动人情景。

  沿着独弦琴音,记者走进何老师的音乐世界。

  苦学琴艺成一代乐师

  1960年,15岁的何绍因富有音乐才华,被组织调入当时的东兴各族自治县民族艺术团,师从京族六代祖传独弦琴大师苏善辉学艺,成为首位获得苏善辉真传的唯一族外弟子。

  当时边境不安宁,住集体宿舍的何绍怕影响同伴休息,几乎每天晚上下班后,就独自到防空洞练独弦琴,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钟,凭着坚强的毅力,坚持了4年。“我比别人勤。”

  三年自然灾害时,何绍穷而不坠青云之志,饿肚子也练琴不已。“我老师就是饿死的,我记得老师饿病重时,我想方设法,找到了两斤珍贵的肉票去看老师,刚来到老师住的村口,就遇到乡亲告诉我老师已经饿死了,我马上泪流满面。”

  老师去世后,何绍就自己摸索着继续练。“50多年来,我和独弦琴互相陪伴,无论多艰难,我都没有冷落它。”文化大革命期间,何绍被批判,但他对独弦琴的痴情不改,哪怕在火塘边烤火,也要弹奏独弦琴。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学好、弹好,把经验传下去。“人生与名利如烟如云,但能给后人留下音乐瑰宝,让后人沿着前辈的足迹走出更美好的音乐道路,我就满足了。”

  他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前提下,研究、改良、创新了独弦琴的弹奏方法,把多种乐器的音韵融于一弦之中,成为风格统一、一弦多音、多功能的独弦乐器,大大提高了独弦琴的表现能力,此科研成果荣获“国家文化部文化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在50多年的演奏生涯中,何绍以京族民歌为素材创作了《拜月》、《采珠谣》、《叹月》、《京海琴韵》、《月下摇篮曲》、《一鸣》、《欢歌擂鼓庆丰收》、《海之春》等一批具有较高传承价值的京族独弦琴独奏曲。这些独奏曲曾获多次国家级、省级大奖,被誉为“独具一格的中国独弦琴演奏家”。在长期的钻研实践中,他著有《京族文化艺术之魂。何氏演奏法》与《中国京族多功能独弦琴独奏曲选集》,作为独弦琴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

  独弦琴音优美惊天下

  1980年,何绍赴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他是当时广西唯一被选进入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各国驻华大使演奏独弦琴的演奏家。何绍演奏的京族独弦琴,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渔村早晨》不光绘声绘色地模拟出各种鸟鸣声,还能奏出男女对歌的声音;《激战边陲》形象逼真地奏出军号声、枪声、冲杀声和重炮轰鸣,表现出我边防战士英勇奋战的意境,整个曲调气势磅礴,淋漓酣畅,一气呵成,赢得如雷般经久不息的掌声,他一共谢了4次幕,听众才罢休。出场顺序排在他后面的西藏歌唱家才旦卓玛,几次欲上场都被听众献给何绍的掌声打断。后来,才旦卓玛对何绍说:“何老师,我服您了!”

  在何绍的家里,放置着一个醒目的礼物,那是2000年,何绍去台湾参加台北市传统艺术季时,马英九敬赠的。当时,何绍的独弦琴演奏在台湾引起轰动,台湾的《民生报》除了刊登他演奏的彩照外,还这样评论他:“他创新的‘佩拨套指’演奏方法,把多种乐器之音色融于一弦之中,大大丰富了独弦琴的表现力。” “美国专家称他为‘独具一格的中国独弦琴演奏家’。何绍这次带来许多自己创作的曲子,与乐迷一起分享即将失传的独弦琴。”

  何绍有一个学生叫沈莹君,考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时,仅凭一曲独弦琴弹奏,就征服了考官,最后被破格录取,成为美谈。

  2015年夏天,60多岁的中国古琴师郑宝春来防城港,听到何绍的独弦琴弹奏后,竟当场跪下,恳请何绍教他弹奏独弦琴。

  “弹奏传承独弦琴,已经成为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沉下去时,世间一切俗念都消失了,我的心和琴融为一体。”何绍深情地说。(记者 梁文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