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追寻“消失”的方大曾——冯雪松访谈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24日11:2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杨芳秀 王国鹏

  传承民族精神,弥补国家记忆

  追寻“消失”的方大曾——冯雪松访谈录

冯雪松向人们介绍方大曾 陈育 摄冯雪松向人们介绍方大曾 陈育 摄

  “一位是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在卢沟桥等地采访,拍摄中国护战第一照,及时报道的方大曾;一位是不计个人得失,坚持深度采访,十五年如一日在全国各地汇集资料,还原历史真相,拍摄纪录和出版专著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冯雪松。一位是历史上留有深厚记忆的记者,一位是坐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充满敬意的记者。这种不可磨灭、生生不息的精神,就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宝贵的职业精神。”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冯雪松追踪采访方大曾事迹座谈会》上铿锵有力地如是说,并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缅怀方大曾,学习冯雪松。

  两代记者的缘份,始于1999年的那张传真。从最初的对家庭要有个交待到后来的要对国家有个交待,15年艰辛寻访,冯雪松以一己之力孤单前行,在历史的碎片中不断“连连看”,真实还原了一个消失了70余年的优秀名记——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方大曾。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真实再现了整个寻访过程,与两代记者跨越70余年的隔空对话,传递两颗灵魂的同频共振,首印后一年内重印4次。新闻学界泰斗方汉奇评价:冯雪松的这部专著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而范长江之子范苏苏则说,该书为青年人没有信仰的天空点亮了一颗耀眼的星。

  方大曾从历史中走了出来。方大曾纪念室建起来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方大曾校园行” 公益计划行动起来了,已走入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繁体字版也在澳门隆重发行了,助推中华民族前行的力量,值得所有人汲取;书的所有版税及收入,作者分文不取,留作基金,奖励为新闻事业奉献的年轻人。

  寻访还未结束,追随更是永远……

 《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中国记协 (摄影:孙楠) 《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中国记协 (摄影:孙楠)

  方大曾, 消失70余年后,走进了公众视野

  ——方汉奇:希望“方大曾”这个条目能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目前108个条目后的第109个;中国记协组织座谈会纪念方大曾;《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繁体字版首发式和方大曾遗作展,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等出席。这与2012年方大曾诞生一百周年时,一个互动网友都没有的落寞的访谈形成鲜明对比。

  记 者:可以说,最近方大曾挺“火”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出版后,媒体关注,社会上掀起了方大曾热,繁体字版首发式上,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等政要都悉数捧场,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去方大曾纪念室缅怀学习。中国记协在今年5月25日举办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主要新闻媒体代表及新闻院校、社科院的代表都做了发言,并进行了广泛报道。据了解,中国记协为个人召开座谈会,今年只有2人得此殊荣,另一人是汤计。在追踪采访方大曾的时候,您想过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冯雪松:从来没有想到过。4月,接到中国记协打来的电话,说正筹备关于方大曾的座谈会,希望我能提供资料,准备10分钟的发言。方大曾是我近16年来一直寻访、不能割舍的情结,能以官方的名义来纪念他,我很高兴。那天到现场一看,主题赫然写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我一下愣了。以至于当很多与会的各主流媒体代表盛赞我为“记者中的杰出代表”、“媒体人的楷模”之类时,我还以为是说的方大曾,没反应过来。感谢中国记协和和新闻单位对于方大曾的纪念和对于我本人工作的肯定,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8月,在澳门举办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繁体字首发式和方大曾遗作展。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还有中央驻澳门联络办的主任李刚,还有外交公署特派员等都出席了。这与2012年方大曾诞生一百年,我邀请方大曾的外甥、摄影史家陈申三个人在央视网做纪念日访谈时,连一个互动网友都没有、非常落寞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记 者:这种巨大落差,可不可以说,缘于《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的强烈社会反响?自2014年底第一版面世后,不到一年时间,就连续印刷了4次,被列入“解放书单”推荐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刊发了书评。书中一代名记方大曾的专业主义与爱国情怀让人感慨,而你坚持15年寻访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动。方汉奇说你把湮没了七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出版此书出于什么初衷?

  冯雪松:寻访方大曾多年的故事,被上海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们于2013年8月约我写这本书,我非常兴奋,于 2014年6月写完。当时出版社谈版税什么的,我在合同上除了写名字和身份证以外,其他都空着让他们填。只要书能出来,就算对这十几年寻访有了一个交待,当时没想太多。

  书出版后,方汉奇先生充分肯定该书及方大曾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把这本书推荐给“中国新闻史年鉴”,希望列入该年鉴。还希望有一天,“方大曾”这个条目能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目前108个条目后的第109个。

  之后,新华社约我做关于方大曾的节目,并发出“《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出版 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浮出水面”的消息,引起强烈社会反响。3月,有全国人大代表陆波先生提案,希望相关部门以官方的名义纪念方大曾。5月25日,中国记协举办座谈会,之后,香港大公报邀请我出席“一份报纸的抗战”论坛,并做了《伟哉大公报 壮哉方大曾》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7月2日发表题为《冯雪松:寻找方大曾 勉励后来人》的专访,央视《等着我》、《朝闻天下》栏目推出关于方大曾的节目。 8月,繁体字版在澳门出版。9月23日,为期两年的“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开始走进校园,首站从清华大学启动。一系列的效应都出来了。

《方大曾纪念室落成仪式暨纪念活动 - 保定方志馆》河北保定 (摄影:孙楠)《方大曾纪念室落成仪式暨纪念活动 - 保定方志馆》河北保定 (摄影:孙楠)

  追随小方,16年一路相伴,只为给民族一个交待

  ——拍摄关系结束,但渊源却没法剪断。一开始,寻找是为了给他的家族一个交待。不断地往前走,觉得是该对民族有个交待,“传承民族精神,弥补国家记忆”。弥补中国新闻史的空白,给后人留下一种追随的精神,作为新闻人挺骄傲。

  记 者:在你完成了有关方大曾的纪录片之后,跟台里的合约画了句号,这件事就可以放下了。那时你才二十多岁,就已经是总导演了,曾经带领五十多个人的团队做过大型纪录片。你完全还可以做更多抢眼球、意义更大的选题呢。可是你对小方的追访才只是开始,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寻找?

  冯雪松:我的拍摄任务结束,但我与小方的渊源却没法剪断。一开始,寻找小方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给他的家人一个交待。但是不断地往前走,小方的价值愈加凸显,我觉得所做的这件事,是该对我们民族有个交待。“传承民族精神,弥补国家记忆”,不应该把这样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人忘记。

  方大曾成为我放不下的心结。他一天没有结果,就是我永远的选题。香港《大公报》曾以《最长的选题》报道我寻访方大曾的事。每次当事情变成一个句号的时候,又打开了一个问号,然后又变成逗号,然后又接着能往下找。在必然和偶然的这种开开合合间,一点点地往前走。直到今天,我只要有机会,就查找与他有关的材料,有时候去图书馆查,有时候在网上查,看他同年代的人,是不是有提到他,然后再从这些线索里面去搜寻,有时找相关当事人或者其家属深度挖掘。消失前两年内,他写了很多文章,我现在还在不断地发现中。上个月,我又发现了他的一篇文章《由保定向北去》,发表在37年8月15日的广西日报上。

  这么多年,如果不去查小方的资料,我的家人都会感到意外。连我上小学的儿子都隔段时间会问我:“方大曾找到了没有”,他还安慰说,以后会有仪器,到战场上一测就能找出来。我相信,随着咱们寻找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又会有新的发现。而且寻访的路越往下走,越觉得有太多事情要做。比如,方大曾的作品除了有大量照片,还有通讯、消息。我想把多年收集的这些通讯全部梳理出来,请20位范长江奖得主谈体会,出一本书,我相信,这也很有价值。

  记 者: 除了文字和图像纪念方大曾以外,在河北保定,有一个方大曾纪念室,也受到广泛关注,不时有各地媒体采访报道此事。很多学校以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去缅怀、学习方大曾的精神。小方成为了实实在在具体可感的现实存在。

  冯雪松:今年3月底,我把《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送给保定市长,因为小方失踪在保定,建议他们设立方大曾纪念室,给小方的英魂找个家,因为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1937年9月18日写于保定。后来经多方筹措,7月7日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落成,由方汉奇先生题匾,许多新闻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现在,小方作为中国新闻史上著名新闻人已成定论。由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主编的《中国名记者》丛书,就把方大曾列入“中国名记者”,请我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作为一个新闻人,我觉得挺骄傲的。不但弥补了中国新闻史的空白,还给后人留下一种追随的精神。

《方大曾校园行-清华-现场照片》北京清华大学(摄影:孙楠)《方大曾校园行-清华-现场照片》北京清华大学(摄影:孙楠)

  寻找小方,是一本开放的书,永远在路上

  ——没有双腿的丈量,解说词是没有温度的,没有实地的考查,镜头是空洞的。小方家境优越,他的朴素、敬业、怜悯让人感动。寻找和介绍的过程,是净化自己的过程。希望更多人加入寻找方大曾的队伍,这个队伍越大,影响力就越大,传递的正能量就越大。

  记 者:中国记协书记翟惠生说:“以史为镜,我们发现两代记者的故事追寻的是同一种精神。因为这种精神,使中国记者始终面向现实,不畏艰难困苦,记录世界,牢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鼓与呼的责任。”在您看来,这种精神有哪些内涵?

  冯雪松:方大曾身上的朴素、敬业、怜悯的家国情怀最让人感动。同时代的很多人有相机,但是大都以拍风花雪月、美女月光、写意之类为主。他的视角对准普通大众与基层,给那些不相干的老百姓拍,拍门口的车夫、苦力,却舍不得给家里人拍。他妹妹说,我们不敢要求拍照,都怕碰钉子,哥哥跟门口的车夫熟极了,出来进去都打招呼,但是从来不坐洋车,到哪儿都骑自行车。父亲译学馆毕业,留过学,就职于外交部,母亲是一个开明的家庭主妇,家庭环境很好,他却从小觉悟很高。

  寻找和介绍方大曾的过程,也是净化自己的过程。方大曾在25岁失踪之前,是一个通透、阳光、率真的人,几乎没有瑕疵。他留下的都是正能量,这些正是年轻人需要的。我通过小方反观自己,用小方精神来指引自己。有人说,这么多年从历史堆里一点点找,多费劲!没有双腿的丈量,解说词是没有温度的,没有实地的考查,镜头是空洞的。与方大曾相互成就、相互促进。这其中由艰辛变成的的快乐和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看了书后说:“在学习继承新闻前辈优良传统的时候,我们常常想到的是忠诚、执着、敬业、奉献,以及优秀的新闻人应当是优秀的文化人,这些在雪松同志身上,欣喜地都看到了。”这样高度的评价,对我是一种鞭策,对年轻人,是一种启发。

  记 者:9月23号,“方大曾校园行” 公益计划第一站在清华大学启动,学生们踊跃参与,效果非常好,媒体也高度关注。从今年9月开始,计划到2017年7月卢沟桥事变80周年、方大曾诞辰105周年,两年间,您将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20所一流大学的新闻学院。你本人工作已很繁忙,放弃休息时间,走入高校,其实是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选择这样做,想要实现什么效果?

  冯雪松:这个活动是公益的,目前已接到了多所大学的邀请,两年内基本安排满了,因为平时要做行政管理工作,所以时间和精力有限,有些学校没有安排进来,但是去学校讲之前,我都提前声明,免收讲课费。我想要让学校里的孩子们学习和继承方大曾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将来到社会上能有担当。范长江之子范苏苏先生,70多岁了,看完《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后,给我发来信息:“雪松老师,你花15年时间寻找方大曾的足迹,非常有现实意义。我们现在青年人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整天追星,也不去了解过去,方大曾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孤身一人奔波在战地的最前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了他?你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会支持你继续寻找下去的事业,继承前辈的工作。”

  我希望通过校园行,让方大曾的热度不断持续,使他的精神深入人心。在每次结束讲座的时候,我都希望大家加入寻找方大曾的队伍,这个队伍越大,影响力就越大,传递的正能量就越大。在书的后记里,我说希望它是一本开放的书,虽然由我来执笔,但是它属于全社会,大家都可以共同补充、修正那些未知的部分。

  记者:《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的所有版税及收入,你为何分文不取?这么多年的寻访,都是你自己的工资支撑。

  冯雪松:留作基金,全部用于宣传推广方大曾,希望有一天设一个“小方奖”,奖励有新闻理想、专业素养、职业精神,为新闻事业奉献的年轻人。港澳记者曾问我,是哪家基金支持这么多年的寻访?我说是家庭基金。为此,我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