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王小鹰:做“笨拙的写作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3日10:37 来源:文学报 张滢莹

  写作就该是“无人等待”的,只要慢慢地写,为自己写。

  “很多时候,写作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没到火候的话,再多的素材也只能慢慢等它酝酿、发酵。”作家王小鹰的家中,就一直珍藏着母亲为她的创作而写的七本回忆录。从《长街行》,到《假面吟》,这七本回忆录始终在写作的同时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这是母亲临终前的愿望,这些年来,我时常会翻看它们,写下这一段历史,是我身为写作者的责任。”

  王小鹰的父母、公婆都是新四军老战士,母亲在一次躲避敌人时把她生在射阳河芦苇荡中的一只小船上,托付给当地百姓抚养,因此,王小鹰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到底是哪天。去年11月,王小鹰带着妹妹们一同前往父母在抗战时期生活、战斗过的苏北地区。这不仅是一次将母亲回忆录中素材“坐实”的探访,更是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寻根之旅”。遗憾的是,当年的记忆已经很少能在如今的苏北城市中找到对应物,连当年与她出生处类似的芦苇荡,也是在辗转寻访多处后才找到的。王小鹰说:“生活变化太快,遗忘也许会更快,所以更觉得必须要写,只有写,才能留住记忆。”

  王小鹰把自己称为“笨拙的写作者”,不会用电脑、不会花巧功,只能实打实地依靠生活积累将笔下的文字夯实,慢慢打磨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我已经不年轻了,看了很多,想了很多。对写作者来说,写个故事其实很方便,但我总想着我所写的故事,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缺乏了这一层涵义,故事就是站不住脚的,就是乏味没有价值的。到这个年纪了,写作一定是写对自己、对他人有价值的东西。”

  这部酝酿多年的长篇小说,也从侧面印证了王小鹰对写作的理解。一方面,她想要完成妈妈的心愿,探讨他们那一代人的命运,另一方面,她又希望能以小说“立此存照”,成为两代人之间关于理想、信念等观念的相互参照。“我想写两代人不同生活的路,和我们这代人对照起来写。他们对于理想长久、一贯的坚守,和我们建立理想、被打破、又重新定位和重塑理想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值得探讨、值得反思的地方。”

  今年,因为公公住院,王小鹰坦言属于自己的时间非常少。但仅仅是整理这部作品的材料和结构,她也已经写了30多页纸。“我总觉得,写作就该是 ‘无人等待’的,不听从市场、不听从读者,就像没人等着你那样,既然如此又何必着急呢?只要慢慢地写,为自己写。我一直也在准备、积累和等待,等到自己完全准备好,可以起笔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