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薛涛:我的创作向着灵魂深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14日14:3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马 犇

  写在前边

  去年某个周六的中午,阳光特足,陪朋友去电台录节目,直播间的桌椅、电脑等都晒得滚热。恰巧那天主持人与沈阳的薛涛先生电话连线,我被其自然朴实、蕴藏深意的话语深深打动,内心暖洋洋的,因阳光,更因薛涛。

  两周前,在沈阳鸭绿江街附近,我和薛先生有个简短的交流,话不算多,却很投机,彼时,晚上十一点多。北国夜凉,但那刻丝毫不觉,缘于酒,更缘于他的热情。

  没多久,也是一个夜晚,我发去访谈提纲,薛先生当即回复。我这才想起他说过自己每天睡得都很晚,也由此想到这样的场景:每每入夜,总有个屋亮着灯,他在窗前踱步,看着周边住家的灯熄灭,等着可爱的孩子们走进梦乡,然后回到案前,耐心地给孩子们熬制精神食粮。

  “薛涛的创作十分讲究,讲究故事,讲究立意,喜欢直接进入人性的底部去看那里的风景和气象;讲究场景,或山或水,或大河或雪原,或大雁飞过的天空或狼群奔突的荒野,总是迷人;当然也讲究语言,讲究叙述和描写,甚至在人物的名字上都不会草草行事。”曹文轩先生的这段评述客观精准。让这个讲究的东北汉子写出更多讲究的作品,该是曹先生、更是众多小读者的心愿吧!

 

  他用这些地名提醒了后人——你即便在这个小地方面朝黄土,也要心怀宇宙大同

  天下书香:“童年的记忆、大地的气息时刻影响我的表达。真诚的写作离不开童年经验的滋养。东北绝美的风光,森林、雪原、冰河、野生动物,那里幽默的人,都是我童年绕不开的题材。”这是您常说的一段话。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童年经验滋养了您的创作?

  薛涛:我想,是全部的童年经验在滋养我的创作。童年有一条河,一年四季都不一样。春天枯瘦,夏天汪洋,秋天明净;冬天完全变了模样,成为一条闪着银光的冰河。我的书中只要一出现河,童年的河便开始流淌。闭上眼睛,我能听见流水的声音。

  天下书香:儿童文学作家关注孩子的童年可谓一种“职业需要”,反过来,孩子们对作家的童年也常常心生好奇,能否给孩子们讲讲自己的童年?当时读过哪些儿童文学作品?

  薛涛:我的故乡在辽宁北部,长白山余脉横亘东南,其间散布丘陵,大部分则是辽河冲击平原。就说说我出生的那个小屯子,它名叫太阳。你们谁能说自己来自红太阳的故乡?你们谁好意思说自己在红太阳的照耀下成长?打开地图更是一目了然,那一带布满了星星、月亮、五星、银河这样的地名。我至今不知道这些地名是怎么来的,产生于什么年代。它们应该出自一个喜欢玄想的先人,这个人时常仰望夜空,胸中装满宇宙意象,于是用这些意象命名身边的山河和村落。这个举动绝非小事,他用这些地名提醒了后人——你即便在这个小地方面朝黄土,也要心怀宇宙大同。

  我喜欢一个人躺在草甸子里看书。我家的土坯房西边一间是仓房,有一次我去里边找玩的东西,在一个柜子里翻出两本书,一本是《西湖民间故事》,在这本书里写到很多食品的来历,“西湖醋鱼”那一章写的是苏东坡的故事。我读了不知多少遍,每次都读得津津有味。一本是《鲁迅全集》(第二卷)。《西湖民间故事》里面印着彩色插图,而《鲁迅全集》前面印着好几张一个梳平头的人的照片。我觉得新鲜,拿着这两本书去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她告诉我,它们都是好书,应该读读它们。

  我说我是为母亲写作,会有人说我的创作不够崇高吗?

  天下书香:9岁时经历家庭变故,您由最初的想不开到跟母亲“打赌”——“总有一天,我写的文章会出现在你教的语文课本里”,立志用写作来和世界对话。后来您的儿童小说《黄纱巾》真的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这些年,还有哪些作品选入教材?您的母亲有何评价?

  薛涛:《黄纱巾》除了选入苏教版的七年级语文教科书,还选入北京实验版的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广东省思想品德教科书,此外,还选入多种语文课外读本。这些选本,曾经极大地鼓励过我的文学信心。另外《女孩的暖冬》选入了全国示范学校的儿童文学教科书。为此还发生一件非常巧合的事情。那年,我还在学校任教,出差的路上发现邻座的女孩在读一本书,我侧目一看,是我的《女孩的暖冬》。我客气地请她借我翻阅一下,便发现了这本教科书。《冬天》选入了广东省艺术院校的《大学语文》,《橘黄色的学校》选入了高等师范院校教材《中国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等等,我目前只能统计这么多,应该还有其他的作品。

  我母亲是初中的语文教师,也是我的语文老师。儿子的作品选进教科书,跟鲁迅的作品、曹雪芹的作品、莫泊桑的作品编排在一本书里,她认为这是对儿子的写作事业的最高评价。她抚摸着那本教科书,用放大镜仔细打量目录,确信无误后是满脸的喜悦和自豪。当然,还不忘口头表扬她的儿子,说了不起,太了不起了。母亲说的怎么会错。于是,我也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了。更觉得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不管读者是否对我的作品满意,母亲满意就是最大的鼓励。我说我是为母亲写作,会有人说我的创作不够崇高吗?

  我不过是在重现这块土地上的“万物有灵”的生命观

  天下书香:您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多以东北为背景。把自己的故乡“太阳镇”写进作品,并称它是故乡,更是精神故乡。还曾表示那是块充满“童话人格”的土地,请讲讲故乡乃至东北的“童话人格”。

  薛涛:我说的“童话人格”无处不在。在我的家乡人和树的交流是家常便饭,不算什么稀奇古怪。一个老人拄着拐杖跟老槐树汇报过日子的鸡零狗碎,就因为这槐树比他还老,是看着他长大、变老的。忙着汇报,也要调侃树下走过的一条瘸狗。瘸狗的瘸固然可怜,可是老人的调侃绝非恶意,那是善意的关切。在东北,有一种善意看似冰冷、暴戾,其实是嘘寒问暖。不懂这个表达方式会感到诧异,甚至误解了对方的好意。瘸狗大概来自外省,不懂老人的意思,狼狈逃走,老人站在树下嘎嘎笑。这样的交流在我的《九月的冰河》中随处可见,遇见这样的描写千万不要认为我故意使用了童话式的写法。这种写法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拟的意味。我不过是在重现这块土地上的“万物有灵”的生命观。

  在旅行途中,能听见一个人讲灵异的经历。他讲的是他弟弟的事情。他弟弟怎么了?他弟弟出大事了。只见他弟弟一会儿双手相抱,叩首作揖,一会儿满地打滚,做顽皮状,目光却呆滞、直钩,好似灵魂出窍,根本就不像他弟弟本人了。见过大世面的人会说,这个后生被黄貔子“迷住”了,赶紧找赶紧找。人们挥舞棍棒,四处寻找那个操纵者。他们在一垛松枝下面找到了那个自鸣得意的家伙,做掉了它。讲到这里,他的口气变得怜惜,就好像打死的不是黄貔子,是他的弟弟。黄貔子一死,他弟弟随即恢复常态,又变回他的弟弟。

  复述这个故事时,我的耳边回响起萨满的太平鼓和腰铃。这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最动人心魄、也最神秘悠长的交响乐。我相信它在每个东北人的内心回荡,甚至就在我的血液里流淌。它早就熏染为一种气质,一种人格,存放在我们的眼神和笑声里。

  女儿对我的作品掌握着生杀大权

  天下书香:多数作家写完作品后,会请作家朋友、评论家或业内人士提意见。而您每写完一部作品,都先请女儿读,虚心听取她的意见。荣获首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和台湾九歌少儿文学奖的《小城池》亦不例外,女儿给这部作品提了哪些意见?

  薛涛:其实,开始构思的时候就开始跟女儿交流了。我会把那个故事雏形讲给她听,看她怎样评价。她会说,这个故事没意思。那么,我就可能推翻重来。她也常常一脸惊喜,说这个故事太绝了。这无疑是最大的鼓励,我会兴致勃勃把它写下去。女儿对我的作品掌握着生杀大权。当时我把《小城池》初稿给她看,请她给沙漏这个女孩提提意见。她说,如果你想写一个女孩,就别按照女孩去写,这个人物就独特了。女儿这个说法给我很大启发,她让我重新思考如何塑造独特人物。后来我对这部作品适当修改,让这个女孩更加个性化了。

  行走让我保持了生机勃勃的生命状态

  天下书香:近些年,您特别注重行走,一度“先行走后创作”。先后两次赴北极村文学采风,创作了《九月的冰河》;多次深入云南香格里拉做田野调查,创作了《白银河》。您认为行走对创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薛涛:行走就是吸取天地精华,行走就是承接地气。另外,行走也让我增长学问和见识。最重要的是,行走让我保持了生机勃勃的生命状态,这是我从事创作的基本保证。《九月的冰河》和《白银河》是目前我最看重的两部作品。《白银河》即将在香格里拉拍摄成电影,这部作品由新锐导演宝力德执导、史壹可编剧,目前已经进入开机倒计时。这部作品深深打动了导演和编剧,他们要把这部小说改编打造成一部电影精品。《九月的冰河》也已经列入全国第二届影视版权拍卖大会重点推荐作品,已经有多家影视机构开始洽谈。这两部作品至少有两个方面打动了他们,一个是枝繁叶茂的生命状态,一个是向着灵魂深处探索的创作姿态。

  书是严厉的,照见我们的浅薄和无知;书也有温度,与我们同悲喜

  天下书香:“现在的孩子共性多于个性。他们成长的环境很相似,想的问题也差不多,同质化严重。”您曾如此评价现在的孩子。此外,我个人感觉,他们的环境“糖分”过高。而您自称“我的儿童文学不是一块甜点心”,这样的创作姿态难能可贵。孩子自身如何削弱同质化的程度?

  薛涛:如果阅读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建议他们多读“陌生化”的作品,用书中“陌生的经验”去填补自己的人生经验。

  天下书香:您常说,“我最大的快乐是超越,哪怕仅仅是一毫米。我永远走在赶往下一站的路上。”听说您的下部小说以吉林市鱼楼村——中国鹰屯为背景,能否“剧透”一下?

  薛涛:大体是一个驯鹰少年的故事,书中也会涉及走向没落的乡村文明。有成长,有疼痛,也有痛到极致时的大欢喜。我要写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

  天下书香:谢谢薛老师,请您给《天下书香》的读者送段寄语。

  薛涛:书是严厉的,照见我们的浅薄和无知;书也有温度,与我们同悲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