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作家方舟:在南方的民间诗意行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04日21:41 来源:光明网

  作为广东外来诗人的代表人物、东莞诗歌界的先行者、呐喊者,方舟在推动东莞诗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他自己的诗歌成就,也是东莞文学界的一枚标杆。

  正是这么在广东有足够影响力,甚至在东莞首屈一指的诗人,在个人真性情方面,如他所说,却是很不愿意和一些有点神经质的诗人在一起。多年以来,他都一直逃避和诗人的聚会,包括某大牌诗歌节,一报到就开溜了。理由是,“我自觉不属于那个气场。诗歌情感可以是隐秘的,诗人也是可以独步世界的,而不是扎堆。”

  如果反思最初“为什么写作?”时,他的答案是:尊严。

  如今的方舟著作等身,诗集有《一片汪洋》、《海边的心跳》、《中外现代诗名家集粹:方舟短诗选》(双语)、《长安文学作品十年精选》、《方舟十年诗选》、《在路上:东莞青年诗人诗选》、《承担之镜:东莞青年诗人散论》,散文随笔集《倾听南方》、《昨日入城市》。至于获得过的诗歌类奖项,全国性的、省级的、市级的,多得连方舟自己都记不清。

  1990年,方舟带着一本大学时代的诗集以及一张用毛笔字写的简历来到东莞长安。

  1990年至2005年,方舟在长安的时候,堪称是东莞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郑小琼、刘大程就是其中代表之一。那时,东莞诗人群活跃的几个主要阵地——《长安报》“海平面”副刊、“海平面”诗歌论坛、长安文学会、青年文学大赛,全都是由方舟组织策划的。尤其是面向全国的“海平面”副刊,不仅带动了广东打工诗歌的发展,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底层作者。

  不止如此,方舟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反映底层生活的诗歌,包括《水的断章》、《海边的心跳》、《机器的乡愁》、《湖南的亲戚》等,单从题材来说,对现在活跃的打工诗群来说,方舟是先行者。

  2005年到东莞文化馆之后,方舟的工作重心放在全市性的制度化文艺创作赛事的组织和实施上。东莞群众文艺创作总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广东全省之冠,与他的工作自然分不开。由他辅导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广东省艺术花会金奖,以及由他参与策划的“绚丽大舞台——东莞市文化广场千场文艺演出”获得国家文化部的群星奖的项目奖。

  但方舟依旧不改初心,不仅坚持诗歌创作,还致力于诗歌文化的普及活动,参与策划了首届广东诗歌节、“诗歌回归大众”东莞市广场诗歌朗诵晚会、首届广东大沙田诗歌奖评选、“在银色的月光下”诗歌朗诵音画晚会等品牌活动,努力推广大众诗歌文化,繁荣诗歌创作。尤其是“诗歌回归大众”,历时三年,被誉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地方性诗歌文化普及活动。

  “生存之外无诗”

  行走,是方舟观照世界的方式,更是其诗歌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当被问及创作理念时,方舟豪不迟疑地朗诵起了这两句出自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25年前,怀揣着文学梦想的“理科男”方舟从杨万里的故乡江西一路南下,几经周折后落脚于东莞长安。此后,开始了他在东莞的“行走之旅”。

  在来东莞的25年创作中,方舟不停地仰望历史的星空,突破线性的时间观念,用现代视角观照一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同时,他也不断地丈量脚下的大地,为遭受过不公正待遇的外来打工者呐喊。著名诗人杨克曾夸赞方舟:“把打工诗歌提升到了文学的高度。”《诗刊》社原主编叶延滨则说:“方舟的诗歌有丰富的南方生活细节,也为那个时代提供了鲜活的生存证据。”

  在许多诗评人看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方舟为底层的打工者提供展示了个人文学才华的平台。不少打工诗人的早期作品,正是发表于由方舟主持的《长安报·海平面》副刊上。

  “生存之外无诗。”方舟说,不论你的作品多么有想象力,都会直指当下,只有将对行走的仪式、对生活的态度融入创作中,出来的作品才是 “坚实的”“ 有温度的”。

  如果说十年前方舟更倾向于从外乡人的视角出发书写底层——一个目击者的身份,那么,方舟近十年的创作则有一个大的转变——在方舟的新诗集《在东莞的民间行走》中,不少文艺评论家发现,方舟已不再是个心无所依的外乡人,而是以一个智者的视角观照一座城市的“发现者”和“讲述人”,一个把“异乡”走成自己“故乡”的人。

  通过二十多年对这片土地的注视、观察与寻思,方舟已经谙熟了这里的地理环境、历史根基和文化氛围,也用分行的文字加以录写和再现。

  回忆过去的时光,方舟也感慨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东莞写诗是孤独的,诗人身陷黑暗的边缘,在无限扩张的工业丛林里,人们无力也无暇倾听机器的疼痛的乡愁。不过,在新的世纪当下,人们想起了诗歌并开始有限地表达幸福,说到了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

  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张德明研究方舟的诗歌总体特征时发现,“方舟的诗歌是通过对各个地域外在风情的描画与内在精神的彰显,来向我们展示了属于他自己的、有着独特的艺术质地和文化底蕴的地理诗学的。”

  无论是对居住地东莞本土特征的写照,还是对旅游景地精神内涵的捕捉,以及对自我生存情状的直录,张德明认为,方舟的诗歌都可以从地理学谱系的角度来解析,都是可以纳入到地理诗学的镜像中来观照。“在方舟所精心构制的地理诗学里,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被诗人所点燃的诸多地域的诗性光亮,也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认识方舟诗歌所具有的独特观照视野和个性化美学特征。”

  少年往事

  方舟1966年出生于湖南新化,他的祖父家离著名文学家、革命家成仿吾的故居仅有500米。方舟的父母自小在商人家庭中长大,不擅长于务农。因此在大包干时期,他们家挣的工分很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更让少年方舟烦恼的是,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全家人常常成为被批斗对象。村里放电影之前,方舟的父亲总会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被点名。这些经历造就了他倔强的性格,也让他在此后的创作中充满了对底层生活的同情和对生命个体的悲悯,基调沉郁而激越。

  在那段日子里,为数不多的书籍成了方舟的慰藉,而这些书,也为他打开了文学的大门。方舟的母亲早年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因而家里有几麻袋母亲看过的书,这成了方舟最好的精神食粮。一有空,方舟就钻到家里的阁楼中读书,害得母亲打灯笼到处去找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太痴迷了”。

  那几麻袋书并不能满足方舟的阅读需求。他甚至把舅舅家包裹白糖的旧报纸也拆开来看,这个小细节,被方舟的舅妈念叨了近40年。

  后来,方舟的邻居家买了《歌德诗集》。这为方舟接触外国诗歌和现代诗歌开启了一扇窗。紧接着,方舟利用赶集的机会在镇上的百货店买回了《普希金诗选》、《莱蒙托夫诗选》,并尝试自己创作诗歌。曾有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亲戚在看了方舟的诗歌后夸他为“未来的作家”。

  虽然钟情于文学,但方舟的物理化成绩同样优异。上高中后,因受制于各种客观因素,方舟没能如愿到文科班学习。不过在高考中,方舟在语文漏答了20分文言文题目的情况下,仍考上了当时的重点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并入武汉大学)的工程机械专业。更令方舟惊喜的是,学校与文科实力很强的武汉大学分列于珞珈山两麓,两校之间并无屏障分隔,这让方舟可以很方便地参加武汉大学办的各种活动和讲座。同时,还时不时能见到受人尊重的教育家、时任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老先生的学识和人品让他如沐春风。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方舟主编大学的华洲文学社社刊,参加了武汉大学和湖北高校的各种诗会,成了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还有作品入选谢冕作序的《中国当代校园诗人诗选》。在1985年和1987年,方舟还出了两本铅印诗集《旅人——方舟大学生自选诗集》《视线》。这两部诗集奠定了他此后30多年的创作基底——在行走中观照世界、认识自我。

  新舟入海

  1990年,在江西一家国企工作了3年的方舟南下,希望在沿海地区谋得一个在文化部门工作的机会。海南和深圳的一些单位对方舟很满意,但在调动问题上都有一个门槛:先试用一年。而这恰恰是心高气傲的方舟所不能接受的。

  正当方舟打算打道回府时,《南方日报》上的一篇题为《长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的文章吸引了他。同时,方舟的一位朋友也向他透露,长安镇彼时正缺文化人才。这让他决定到长安做最后一搏。

  方舟到达长安镇政府时已是傍晚,镇政府大楼非常安静。在镇政府办公室,两位正在读报的男士热情地接待了记者身份的方舟,在经过简短的交流后,对方询问他是愿意来这里工作。于是,方舟拿出自己大学时期铅印的诗集和用毛笔手书的简历。对方看后对方舟的小楷字非常赞赏,又询问方舟是否会写美术字。原来长安镇开会的标语都要拿到虎门去制作。方舟开玩笑说,自己会机械制图,如果用机械绘图的方式把汉字的结体画出来,应该是标准的美术字。其中的一位男士随即果断地表示:“我们可以马上调你,你下周一到来政府报到!”事后方舟才知道,接待他的正是长安镇的镇委书记和镇长——后来他们都成为这个城市重要的主政者。

  不过,要把人事关系调到长安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时东莞的人才大门并没开放,几经周折,最后由东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方舟的调动才被批下来。

  当时,各镇街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有很多限制性条件,而且都要通过常委会开会讨论通过。市主要领导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两三年后,东莞市引进外来人才的大门终于被撞开。方舟的调动,是一个小小的引子。

  1990年,长安的公园、影剧院和文化中心同时开工,急需从全国各地引进各类文化人才。方舟成了长安“文化工作年”里第一个引进的人才,也成为长安文化事业的最早耕耘者。有趣的是,方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文章《OK!长安》,发表在老牌青年刊物《黄金时代》上,让自己意想不到的是,读者来信“如雪片般飞来”。不少年轻人读了还专门跑来东莞找工作,有的人干脆直接跑到长安镇政府找方舟。曾有10几个从北方结伴来广东找工作的女孩,下火车后不知往哪儿走。正巧在报刊亭里杂志上读到了方舟的事迹,于是就决定一起到了长安找方舟。突然间有10几个女孩来找自己,可把方舟吓了一跳。

  1992年底,方舟在镇领导的支持下,办了全国第一家镇一级的机关报——《长安报》。创刊之初,只有方舟一个人,每两个月出一份报纸。2005年方舟离开长安到市文化馆工作时,整个报社已有20多人,报纸也成了周二报。

  最让方舟自豪的,是报纸的副刊——《海平面》。该板块由诗坛泰斗艾青先生题词,致力于给打工诗人们提供展示平台。著名打工诗人郑小琼成名前就曾在《海平面》上发表了三四十首作品。同时,该刊物还多次举办青年诗人大赛和青年诗歌展,团结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底层诗歌作者。

  莞邑诗缘

  方舟在文学上成长的经历与成就已与东莞这片土壤相融在一起。他得益于这里开放的文化环境,也凭着自己的成果使东莞增添了许多灿烂的光芒。近年来,东莞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嬗变,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和代表性的作家,而其中尤以长安作家群最为突出,涌现了一批重要作家。除了方舟,还有陈启文、塞壬、邹萍、马云洪、严泽、陶青林、木兰、洪湖浪等人,他们诸多作品频频进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天涯》、《花城》等重要文学期刊,陆续密集地获得许多国内有分量的文学奖项,引起全国文坛的瞩目。

  对于这一现象,青年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胡磊在评论东莞地域性文化创作状况时指出,不同的地域成长着不同的文学文本和特定的文学生态,从不同侧面展示着整个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方舟也只是东莞文学群体成就中的其中一员。胡磊认为,“东莞文学发展到今天,不再只是一个作家、一篇作品就可以代表的,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学现象。说东莞是广东省的文学强市,一点也不过分,以地级市的规格,东莞文学放在全国也具有竞争力。”

  想象一下,假如方舟二十多年来不在东莞这座城市,他的文学命运将会如何?或许方舟还是同样诗作累累,但对于推动一个地域诗歌走向繁荣的贡献与今日应该有所不同。

  在胡磊看来,东莞文学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该地的地域环境,很多外地的学者对东莞已经成熟的文学机制很羡慕。民间、企业、政府、媒体的共同努力,为东莞文学创造了一个立体式的创作环境。这么多年,正是在这种氛围之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者和作品。

  诗歌是对生活的一种感知和表达,而诗意也是一种态度。在方舟看来,诗是一种对缺失的修正,是这个世界的悠久的平衡器。方舟还在诗意行走,在他心中,“烟雨在哪里/哪里就是诗意的村庄”。(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毕中林 叶璐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