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专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21日09:2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 健
冯远征  陈力  陶虹  颜丙燕  陈涛 冯远征      陈力        陶虹         颜丙燕       陈涛

  冯远征:做艺就是让我们先学会做一个好人

  “作为一名话剧演员,这些年我一直在踏实做事。能获得这份荣誉,我完全没有想到,它让我身上多了一份重担。”获得“德艺双馨”称号时,冯远征正 在演出北京人艺的年度大戏《司马迁》。对他而言,这部十年磨一剑的作品,既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也成为其表演生涯的重要代表作。“《司马迁》不一定是流 芳百世的作品,但是很多观众看完后有了思考、有了感悟,还愿意再看第二遍,这就是话剧的力量。我们的努力不是为了讨好观众,而是为了实实在在地给观众留下 一出好戏。”

  进入北京人艺以来,从小角色到知名演员,冯远征以其独特的气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演技创造了众多艺术形象。“电影、电视、话剧这三种形 式,我都喜欢,但是更偏重剧院,因为我是剧院培养起来的,剧院投入给你的无形资产远远大于在外演出的价值。”可以说,北京人艺的熏陶与培养为冯远征的演艺 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是进人艺的时候老艺术家传授给我的,要想做艺要先做人,这是人艺的一个传统。老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行为言传身教,比如排练时,我 提早15分钟到,会发现老艺术家已经在沏茶了,所以在无形中促使我要更早到。北京人艺排练厅的卫生原来都是演员谁来的早谁打扫,这是一个剧院风气的形成, 是演员就要从点滴做起,培养出对舞台、对布景道具的熟知。”作为一名话剧演员,冯远征一直恪守一个原则,即认认真真演戏,平平凡凡做人。“我可能不是一个 有天才的演员,但是我承认我是个努力认真的演员”。

  对待艺术创作,冯远征可谓一丝不苟,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角色的创造。“我是一个相对挑剔、挑剧本的演员。”2009年,冯远征参与 话剧《知己》的创演,并在剧中饰演顾贞观一角。为了让观众欣赏到一流的演出,他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反复琢磨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 演员求教,并主动放弃与家人共度春节的机会和大量的休息时间,与剧组人员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排练演出之中。由于戏份最重,一上台就要连续演出3个多小时,这 对他的表演和体能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为了保证演出质量,他在演出前和演出过程中从不喝水。长达数月的排练和演出,使他病倒了。但他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 带病坚持演出,白天在医院输液打针,晚上赶回剧院,严重的时候甚至利用演出间隙回到化妆室输液,咬紧牙关坚持把最精彩的表演奉献给观众,出色地完成了演出 任务。

  “做艺就是让我们先学会做一个好人。”作为一名知名演员,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最 后。2005年10月《全家福》演出期间,医院突然传来其父亲病危的消息。冯远征抑制住自己焦虑的心情,利用休息日和每天上午的时间到医院陪护,一到演出 时间就从医院直接赶往剧院,没有耽误一场演出。父亲病危直至辞世的这段时间,也是排练、演出任务最为繁重的时期,他一边料理后事、照顾家人,一边参加《茶 馆》的排练和演出。他强忍悲痛,在舞台上依旧谈笑风生,成功地塑造了松二爷这一艺术形象,出色地完成了《茶馆》赴美的演出任务,表现出一名优秀演员强烈的 敬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徐  健)

  陈力:在坚守中获得成长 在成长中修炼德行

  陈力导演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获得过不同的奖项,她独立指导的第一部电影《远山姐弟》1994年在东京为我国首次夺得了亚广联两项大奖,在她先后创 作的40余部影视作品中,荣获“华表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国家级奖项的作品就有30多个。她的作品多围绕伟人塑造或历史重大题材,在 市场经济如此高速发展的今天,陈力导演仍然塌下心来坚守做主旋律电影。在她看来,坚守不意味着停滞不前与模式固化,而更应该强调其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与独特 创新。众所周知,伟人题材作品的拍摄难度很大,演领袖的演员容易出现形体动作程式化的问题,甚至有些过火不含蓄,而导演陈力坚持要求从人物出发,从生活体 验出发,她镜头下的领袖人物生动形象。

  陈力在2013年指导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故事感人、制作精良、现实意义重大,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该片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 的重大突破。陈力在拍摄之前亲自到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采风,这里每个上了岁数的老人都能跟她讲上一段1961年周总理来到伯延调查灾情的感人故事,周总理 的人物形象因而得以被更好还原。在拍摄过程中,乡亲们端着拽面等剧组人员拍完戏做给他们吃,陈力被乡亲们朴实的情感打动着,这也是激励着她一直坚守为人民 群众呈现制作精良传递正能量影视作品的重要原因。之后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发 布了《关于组织观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组织好发行放映工作。她带领主创人员携影片及媒体深入革命老区邯郸、武安、涉县、 西柏坡、阜平及驻石部队、石家庄一中等地为老区群众、战士、教师学生、基层干部放映,受到了热烈欢迎,场场座无虚席,获得了一致好评。在此后,陈力不断通 过大量的书籍资料和走访采风深入挖掘周恩来总理这一人物形象,她说:“我正是通过不断地了解他、接近他,从而在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伟人情怀,正是这样的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向他们学习,跟大家共同去感受这样一代伟人是如何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她对伟人的不断探索在潜移默化 中有了情感,陈力导演在接受采访前还在八一制片厂紧张忙碌着电视剧《海棠依旧》的剪辑工作,这同样是一部有关周恩来总理的影视作品,据悉,该剧将在明年年 初与广大观众见面。

  她在坚守中获得成长的同时,也在成长中修炼自己的德行。陈力热衷于公益事业,她曾在《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剧情发生地及主要拍摄地武安市伯延镇举 行回家放映活动,艰苦的露天影院环境丝毫不影响观众的观影热情,情到深处,村民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随即向老区人民赠送了数字放映机,她用实际行动,用 不移的坚守,让人们从心灵上永远跟伟人在一起。 (许  莹)

  陶虹:演戏做人要有真诚的心

  “‘德艺双馨’说起来是一个很高尚的词,实际上是靠自己一点一滴去做的,只要做了以后,你身边的人才会被你影响,被你带动。”获得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的演员陶虹向记者道出了她对此荣誉的理解。

  弯弯的笑眼,邻家女孩般的气质,陶虹因塑造了诸多接地气、生活气息浓郁的角色而深受观众喜爱。她凭借电影《黑眼睛》《美丽新世界》《说好不分 手》、电视剧《空镜子》《汉武大帝》等作品,获得了“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金鹰奖”、“飞天奖”、“金狮奖”等诸多国内影视、戏剧界的重 要奖项。回顾自己的艺术创作,陶虹深感,如果说现在能有一些让人肯定的成绩,其原因或许就是自己一直遵循着的“不管演戏还是做人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在 观众心里,陶虹作为一名影视演员早已成绩斐然,但多年来,陶虹给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名话剧演员,她一直热爱并始终没有离开过话剧舞台。陶虹笑称自己作为国 家话剧院的演员,演影视剧是“不务正业”,演话剧才是“本职工作”。“在话剧舞台上可以尝试很多角色,我觉得这就是话剧舞台的魅力所在。”陶虹以自己对话 剧的钟爱和对艺术的执著又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舞台形象:《长夜》里坚韧内敛的嫂子、《四世同堂》里泼辣势利的胖菊子、《最后一个建筑师》中的诱惑清纯的 希尔达,她还在《厕所》《最后一个情圣》中分饰多角,角色形象从温婉到泼辣,从文艺到犀利,表演可谓信手拈来。相比影视剧讲求高效、快节奏的拍摄方式,陶 虹更喜欢话剧这种经过思考和沉淀之后的表演。在《长夜》排练期间,为了更加直观地体会剧中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陶虹曾和剧组到北京地铁的工地上采风, 深入地铁施工现场,同建设者进行交流。虽然选角之初,有人质疑陶虹的形象和气质与《长夜》中的“嫂子”不太相符,但陶虹通过台下用心的观察揣摩和台上细腻 入微的刻画,使这一角色最终获得了观众的肯定。“生活的细节无处不在,做演员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时刻观察生活,生活才是最好的素材。”陶虹相信, 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的一定是人物的心灵。无论演什么角色,当你把想表达的人物情感的部分演得很准确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观众会忘掉那些外在的东西。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陶虹以艺为本,以德为先。多年来,她一直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慈善捐助活动,担任公益宣传大使,以一颗真诚、持久 的爱心,身体力行地让公益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项内容、一种常态。陶虹坦言,这些年的慈善经历,有太多感动的瞬间都深深地触动着她,自己还谈不上是在这方面做 得很好的人,所以一直希望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让她特别感动的是,一开始只是认为自己做了一些小事,结果发现身边有很多人都在支持她,这让她有了紧 迫的责任感和更大的动力去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  (任晶晶)

  颜丙燕:春风十里不如你

  在颜丙燕20余年的从影生涯中,她在50余部影视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多个性格类型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她是《歧路英雄》中柔弱的邻家女孩,她是 《惊涛骇浪》中单纯善良的村姑,她是《爱情的牙齿》中年龄跨度长达20年的北京姑娘钱叶红,她是《万箭穿心》中与命运抗争的悲剧女性。与颜丙燕有过合作的 人都知道,她对角色的塑造从不脱离现实。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她向化妆的工作人员提出要求:“除非剧情需要,否则所有拍摄睡觉的戏都要卸妆。”她不顾自己外 表是否光鲜,而以真实感为饰演准则,她凭借影片《爱情的牙齿》一举夺得了中国电影的最高奖“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及“中国电影最佳新人奖”。采访中颜丙燕表 示:“每个人对漂亮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一个模特可能会关注什么是好看的,而一个影视演员要表现的恰恰是剧中人物内心的东西,是要给观众提供俗称灵魂的东 西,而不是一个华丽的空皮囊。”

  由颜丙燕所出演的作品曾入选法国戛纳、法国杜维尔、韩国釜山、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多个国际知名电影节并有所斩获。名声大噪的她却并不以片酬高低来 决定是否拍摄影片,而始终将艺术品质放在第一位。1998年颜丙燕在其出演的电视剧《红十字方队》获得第16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后正式离开了北 京歌舞团,那时的她并没有单位。1999年,母亲被查出患有结缔组织未分化,为了给母亲治病,她早已债台高筑。《爱情的牙齿》是她在母亲走后接手的第一部 电影,此片也是庄宇新导演的处女作,当影片拍摄完成三分之一后导演第一次看样片,对一切都不满意,那批胶片就全部作废了,只能重来。本就不多的投资给了导 演莫大的压力,而颜丙燕一直鼓励导演,并不计片酬高低用心将电影中的钱叶红这一角色刻画好。社会的快节奏发展注定了文艺片不好做,但是她更愿意去挑战这一 难度,因为她热爱这份事业,她能够在对角色的深入挖掘与创造中发掘无限的乐趣,她说:“这和出名赚钱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子”。

  除此之外,她还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颜丙燕的父亲患有心脏病,有一天为其父亲做手术的屈正大夫告诉她,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一批孩子从一 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治,孩子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而这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其实只要在他们小的时候做一个小手术便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颜 丙燕随即在由屈正爱心基金会发起的“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活动中救助了多位先心病患儿,她亲力亲为,对于慈善,她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帮助到了真正需要 帮助的人。

  生活中的她朴实低调,演戏时全力以赴犹如发光体。颜丙燕美在求实的品质,美在敬业的品德,更美在善良的心灵,在这种大美面前,春风十里不如你。 (许  莹)

  陈涛:文艺工作者应秉持艺术理想和良知

  如果从1988年9月考入重庆艺术学校杂技表演专业算起,陈涛的杂技生涯已经27年了。从一名杂技演员,到剧团的管理者、决策者,乃至重庆甚至 西部地区杂技艺术新的领军人物,陈涛的每一步都稳健扎实。他有开拓创新、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劲头,更有坚韧顽强、任劳任怨、敬业奉献的品质,正是他的艰 辛付出,为杂技艺术的发展和中国杂技走向世界贡献出了自己独特的力量。

  自担任团长以来,以陈涛为班长的重庆杂技艺术团秉承“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杂技精神,不等不靠,积极面向市场,狠抓艺术创作,大力拓展演艺市 场,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在陈涛看来,当代文艺工作者只有在艺术工作方面敢于突破、勇于超越,不断以新的文化内容、文化样式开辟文化发展的新境界,才能更 好地引领文化发展潮流。 “重庆杂技团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广泛演出,频获国家级大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精品立团,把艺术水准作为院团的核心竞争力。”陈涛说。重庆杂技团的创 作不追求数量的多少,而更强调质量的高低,绝不搞粗制滥造和迎合市场之作。比如杂技剧《花木兰》,前后改编、打磨上百次。“‘十年磨一剑’,在艺术追求 上,我们从来都是宁缺毋滥,观众不满意不罢休,专家不认可不放弃”。

  为了抓好剧目创作,陈涛把排练场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每天上班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病了累了也不休息,在疲困、艰辛中执 著地坚持着。参加第七届全国杂技比赛前,作为参赛节目《感—倒立组合》的分管领导兼指导教师,他天天坚守排练第一线,紧盯排练进度和质量,保证训练安全。 他忘我的工作,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也把大家的思想和精神拧成了一股绳,使《感—倒立组合》获得了全国杂技比赛文华杂技节目创作金奖第一名。

  剧团日常演出繁忙,但不管多忙,陈涛也没有忘记下基层演出,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重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坚决不做市场的努力。“现在国内 演出以公益为主,我们积极参加重庆市文化委组织的下乡演出,并以杂协的名义参加市文联组织的下乡演出。”陈涛说,“文艺工作者应该秉持艺术理想、艺术良 知,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与关爱,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切实履行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近4年来,重庆杂技艺术团先后在美国、法国、西班牙筹备建立自己的演出基地,创作的杂技剧《花木兰》《红舞鞋》已在英、法、美等20多个国家演 出3000余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而陈涛把这些“走出去”的成绩归结为团队的合作。“正是团队中每一个人热忱地工作、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演艺事业 的高度认同,大家拧成一股绳,始终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弘扬崇高文化理想,用高质量、高品位的优秀作品生动形象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担负起了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 (徐  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