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作家冯唐:用食物类比写作 尽显“吃货”本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5日10:28 来源:人民网
冯唐冯唐

  冯唐,当下最火的作家之一,因“万物生长三部曲”而被读者熟知,其中《万物生长》一书已经再版15次并被改编成电影由范冰冰和韩庚主演,书迷赞他“写出了我们这一代真正的青春”,《人民文学》 也将其评为“未来20大家”榜首。这位“文艺男神”日前接受现代快报记者专访,聊电影聊写作总是忍不住拿食物举例,无意中暴露了“男神”内心的“吃货”本色。

  聊新书

  记者:最近获得茅奖的几位作家非常热,书都卖断货,你对获奖这事怎么看,你想获奖吗?

  冯唐:如果以后真颁什么奖给我,我当然不会推辞(笑)。但是我不追求获奖,我也不追求畅销,我追求的是十年二十年卖多少本,甚至我死后一百年、两百年卖多少本。比起畅销我更喜欢长销。目前看这事有希望,我所有的书里,新书销售只占一小半,旧书反而占大头,这么多年一直卖得很好。

  记者:很多人这么多年来一直追着你的书看,可是《女神一号》有不少读者表示不太喜欢。

  冯唐:喜欢不喜欢都很正常,很高兴我的读者能够坚持自己的阅读品位。就像同样是鱼,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有些人喜欢吃天妇罗,吃自己喜欢的就好。

  记者: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专门为你写书评,说国内的文学批评圈子不敢拿冯唐开刀,因为你的文字很前卫很难归类。

  冯唐:有些评论家可能对我有些误解,其实我是传统类型的作家。至于李敬泽老师,他对我最大的帮助不是写文章给我,而是他曾经告诉我“你写东西不要听任何活着的评论家的任何话”,写你想写的。

  比起畅销我更喜欢长销

  冯唐1971年生于北京,微博粉丝数850多万,人称文坛男神。已出版长篇小说《欢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2015年最新作品《女神一号》由果麦文化出版。

  记者:你要翻译《飞鸟集》,怎么想起来做这件事?

  冯唐:我在思考自己的文字风格从二三十岁形成的时候就一直没有改变过,有些读者看我的文章看几段就知道“这是冯唐写的”。我就想着也许可以找点东西练练笔,就像运动员做基础体能训练一样。这才有了翻译诗歌的念头。

  记者:那为什么会选择泰戈尔的《飞鸟集》?

  冯唐:泰戈尔是东方人里面第一个得诺贝尔的,他的诗歌借鉴了日本的俳句,而我这个中国人再翻译成中文,感觉挺好玩的,想尝试。不觉得有压力,我一直认为“诗意”是当下中国翻译界所失去的,我自己也是个诗人,我不准备像一些翻译家那样非常忠实于原文字字直译,我想把自己的东西加进去,让读者看到充满诗意的《飞鸟集》。

  记者:在你看来,翻译诗歌或者写作诗歌,跟写《万物生长》《女神一号》这样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冯唐:诗歌的不确定性更高,你可以让我一年写十万字,以目前的创作力我可以办到,但如果你让我一年写十首诗,虽然字数很少,但对不起我办不到。

  聊诗歌

  中国翻译界缺少“诗意”

  近日,兼具作家和诗人身份的冯唐推出自己的首部译作《飞鸟集》。翻译之余,特别撰写了一篇札记《翻译泰戈尔<飞鸟集>的二十七个瞬间》,分享翻译过程中的种种感悟,成为网络热帖。

  记者:范爷和韩庚演的《万物生长》你看了吗?有些网友吐槽说不好。

  冯唐:至少我不觉得不满意,电影上映之后,我包了五场请了500人去看。

  记者:新书会改成电影吗?

  冯唐:《女神一号》很适合影视改编,也有不少公司在谈,这事不着急。我是提供食材的人。我给大师傅提供了一条活鱼,这条鱼最后味道怎么样,取决于大师傅怎么做,清蒸、红烧都可以,也取决于来吃饭的客人想要什么口味的鱼。好的厨师加上好的食材,可以一加一大于二。

  记者:你觉得电影也可以一加一大于二?

  冯唐:电影也是如此,经过二次加工,做得很好,读者就有了新的艺术产品可以享受。这事有难度,但并不是不可能。比如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被姜文改编成《阳光灿烂的日子》,单独来说小说和电影都有缺陷,但合在一起就可以互补。

  记者:如今票房动不动就好多亿,电影很赚钱,有没有考虑过专门为电影写书或者剧本。

  冯唐:电影其实和我写作的思路是冲突的。电影的第一属性是商品,它必须取悦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而且一部电影至少是上百人通力合作做出来的,无法总是强调一个人的艺术性。

  聊电影

  电影与我的写作是冲突的

  电影《万物生长》于2015年4月上映,改编自冯唐小说《万物生长》,讲述了男孩秋水考上医科大学,在两个女生间游走,并与一群损友鬼混的青春故事。由李玉执导,韩庚、范冰冰、齐溪、沙溢、吴莫愁等主演。(郑文静)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