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于丹:“我身上有很多标签,没空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24日10:30 来源:深圳商报 谢晨星

  于丹出版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回应“被标签”

  “我身上有很多标签,没空撕”

◀于丹出版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出版社供图)◀于丹出版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出版社供图)
▲于丹在北京举行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的首发。(出版社供图)▲于丹在北京举行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的首发。(出版社供图)

  十年前,北师大教授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而一炮打响,风靡全国。几乎到了人人都看于丹的盛况,她用美文来讲说国学经典的方式也受到读者的热捧。然而,近年随着读者审美疲劳,于丹渐渐走下神坛,也被人质疑为“国学教母”、“心灵鸡汤”。7月19日,她的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在北京举行新书首发,在此之前,她接受了记者的微信采访,回应称“我身上的确有很多标签,可到底有哪些,连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也没空去撕”。

  “鸡汤”是被标签的概念

  记者:相较你之前解读的国学作品,目前这本国学著述的视角有什么明显不同?

  于丹:较之过去的国学作品不同的地方在于,过去的作品主要依据一个具体的有限的话题,比如论语、庄子、诗词等。而这次的新作包括了经史子集,以及我很喜欢的国画、中医等题材。这个写作是按照真善美这样的体例而不是传统的典籍分类法。我想使这套书更加亲切,美好,可读。

  记者:你觉得这本书是心灵鸡汤吗?

  于丹:现在“鸡汤”是一个被标签化的概念,心灵是需要滋养的,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记者:你介意别人贴在你身上的“标签”吗?你觉得国学经典是否会再度流行?

  于丹:我身上的确有很多标签,可到底有哪些,连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也没空去撕。国学是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基因和血液中的,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种唤醒。

  人生的寒是梦想的代价

  记者:书名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人生的寒是什么?

  于丹:“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这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一联诗,因为时光在我们的日子里流过去。往往人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程序都是重复的日复一日。工作环境是固定的。回家的一日三餐也是有自己的节奏。见的人绝大多数也是重复的。我的流光就是这样走过了生命,但是是什么让我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是什么让我们终于成为不可复制的自我,其实是关于未来的梦想,是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信念,是他对于生活充满了诚意和勇敢的态度。

  我不避讳这句话真的意义就是那个“寒”字,生命力有寒冷,才能需要梦,这个梦不是锦上添花,妆点炫耀,而是给自己取暖的。有时候我还是心寒。我讲一个题目,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从新闻里看到,有5个孩子在垃圾箱里取暖身亡;6月初,一家四个孩子服农药自杀;贵州省毕节15岁的中学生不让别人抄他的题,被群殴致死。被大家屡屡知道所有这些孩子共同知道的名字就是“留守儿童”,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这在国外已经是几个小国加起来的人口数字。在中国,他们的父母是更庞大的数字是2.16亿农民工,这些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一面,他们长大会怎么面对这个世界。今天是我们感受最寒冷的时候吗?也许不是,也许这些孩子从小被遗弃、被撕裂、被剥夺,他们在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心里是空洞的,但是他们有肌肉、骨骼,你让他们怎么面对这个世界。

  所以只要有梦想,不管你前方遇到什么样的坎坷。起码还是有温暖憧憬。我们的梦想总是在年轻的时候很勇敢,然而丰满的理想遇到骨感的现实,便会遍体鳞伤。梦想很容易变成幻想,而幻想有时候会变成妄想,有了自信,梦想才能生根长成理想,历经千疮百孔之后,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人生的寒,就是梦想的代价。

  我会坚持做一个正数

  记者:既然这部书都是用“真”来串,那么如何保真。这是一个技巧,也是一个艺术,更是一种完全的本能。你的看法是什么?

  于丹:保真这件事情有时候叫返璞归真,人在长大过程中你不知不觉就要被这个社会带上一些假象、一些假标签,有一些规则里边你必须对人的应酬。最后又怎么样还能回得来,我觉得归真这个词说得非常好,这其实是要回来的事。真也是要做减法,人一开始就保持愣头青那样的真,可能也不能跟世界打交道。

  今天我们可能方方面面做加法的时候,还能不能够让自己做点减法。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有的时候用减法,人就走上了回来的那条路,所谓返璞归真是能回得来。

  记者:你认为人在江湖,该如何把握真实的“度”?

  于丹:做个真人当然是不容易的,就好像做算术题,你是正数,遇到一个负数,要得到一个正数的结果,往往你得变成一个负数,那么我怎么选择呢?我会坚持做一个正数,不在乎最后的结果。

  记者:是什么机缘让你开始这个写作方向?

  于丹:希望找到一个大众理解国学的好的形式,把各种国学知识融于其中。所有的这些内容我想不是什么结论,是一种引子,是我特别希望生活在流光中还能有一些闪光的时刻,让我用文字把它镌刻了。留作生命的书签,留做自己回顾时候的参照。人人都这样刻画自己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流光走过,是因为曾经坚持的梦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