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专访学者周国平:学术著作不是我最看重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4日10: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周国平周国平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实习生 曾琪/文 齐洁爽/图

  昨日,知名学者周国平受市民文化大讲堂与本来生活网之邀来深进行演讲,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作为以翻译和研究尼采著称的学者,周国平却认为,学术著作并不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在他看来,把生命经历和生命感受写出来,才是他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哲学能够带人回归生活本真

  深圳特区报:这次您在市民文化大讲堂的主题是“谈谈生活”,您推崇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呢?

  周国平:我推崇的是生活的一种本来状态,可以说是大自然规定的生活。怎么来鉴定“大自然规定的生活”?我认为一是要亲近自然,一是满足自然的本能。我去年出的书叫《幸福的哲学》,是我的讲座的集子,主题就是讲什么是幸福。人身上最宝贵的是两个东西,一是生命,一是灵魂,这两者如果都有一个很好的状态,那就是幸福。对于幸福,我是强调一种生命的单纯,本来的需要是生命最核心的东西,不能因为衍生出来的需要而忽略了本来的需要,而这恰恰是现代许多人出现的问题。

  深圳特区报:那您认为接触、学习哲学能让人们更好地回归生活本身吗?

  周国平:哲学应该有这个作用。哲学就是追问本来是什么,去探究事物本来是怎么样的。

  深圳特区报:对比上个世纪80年代的“哲学热”,您认为哲学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是否有所边缘化?

  周国平:哲学有两个层面,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我从来不认为是大众的事情,应该是少数的学问家去研究的问题。还有一个层面的哲学就是哲学的本义,就是Philosophy,爱智。这是每个人需要的,古希腊哲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这种哲学应该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如果说我写的哲理散文能够一直出版,有那么多人喜欢,我认为就是因为大家需要这个东西。我无非就是让哲学回归到本来意义上去,这种传播型的工作,是我觉得我需要去做的。

  ●我可以不写学术著作,但我一定要写妞妞

  深圳特区报:您现在大多数的作品都是比较通俗的哲理散文,在学术方面,您最近有没有新的计划?

  周国平: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其实学术这一块我一直是有兴趣的,比如说尼采著作的翻译。有一些翻译了以后我还没有整理出版。另外我还想写一本关于尼采的书,因为我现在出版的就两本,一本是《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那个实际上是讲尼采的人生哲学的,还有就是《尼采与形而上学》,讲的是尼采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其实我还想写一本书关于尼采的精神哲学和文化哲学,这个也是收集了很多资料的,但还没有时间做这个事。

  此外,目前我还准备做的是关于西方哲学刚刚传入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此的解读,包括严复对英国哲学、王国维对德国哲学的翻译和研究,我从十几年前就想做这个工作,从这两个案例来分析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方哲学时有些什么困难,有很多的偏差,这些偏差里面就显示出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这样一个分析很有意思,其实我做到了一半,我觉得把它搁在那里有点可惜,所以我要把它做完。

  深圳特区报:您是尼采的译者,在我们印象中尼采是很激烈的,而您现在的观点是一种很平和的,您怎么看这种反差?

  周国平:很多人看了《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后觉得我的文章没有那种激情了,我承认这一点。首先因为我不是尼采,我没有必要让我的思想感受始终沿着尼采的轨道走,我是我自己。我思想的发展并不是受我的阅读量所支配的,它也是由我的生活经历支配的,我觉得生活经历是更重要的。尼采是比较偏激的,当然他的偏激有他的精彩之处,他不偏激就成不了尼采了,像我这种人就成不了尼采,成不了这种大师。我会觉得我把哲学上的追求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是古希腊的特点,一切古代文化的特点,包括中国的儒家、道家都有这样的特点。其实我很多想法更接近于道家的思想。

  深圳特区报:有人认为您是一位将哲学“生活化”的哲学家,您在写作的时候是否会在作品的学术性与通俗性之间做出选择?

  周国平:这很难说我是出于特别理性的、明确的选择。根据我的回忆,我没有把大块精力放在学术上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生活发生了转折,具体就是妞妞那个事件。妞妞那个事件以后,我发现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心思(做学术),我发现生活对我更重要,我首先要把它表达出来、整理出来。后来,我就发现其实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是更重要的。我可以不写某一部学术著作,但是我一定要写妞妞。在我的价值系列中,我不觉得学术著作是最高的。可能很多人在学术上很有抱负,但是我这个人并没有很大的抱负,我没有想过要在中国学术史上留名。翻译尼采,研究尼采,别人是可以代替的,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把我的生命经历和生命感受写出来,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我觉得这对我更重要。

  ●有人在网上骂我,我很生气,但不在乎

  深圳特区报:您经常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您看来,微博和微信这些社交工具对您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呢?

  周国平:我在互联网上与读者交流还是比较早的。自媒体的发达我觉得是一种进步,首先是传播手段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我觉得这种东西给我带来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你像以前出一本书,要得到读者的反馈就很难,但现在通过互联网很快就能得到反馈。

  但副作用就是人们所说的碎片化,人们的兴奋点不会停留,人们不断地更换和寻找新的兴奋点。这种状态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损害很大。精神生活需要宁静,需要停留,对于我这种“有定力”的人是没有影响的,但有些没有定力的人,很容易就被裹挟着往前走了。

  深圳特区报:您会看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心灵鸡汤”文章吗?有些人把您的文章归于“心灵鸡汤”,您怎么看?

  周国平:通俗文章和通俗文章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我的文章是想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但有些“鸡汤文”是没有问题的。好的文章应该是深入浅出,而不是浅入浅出。对于“鸡汤文”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本来就是浅薄的人,这些东西会让你停留在浅薄里面,你不会深刻起来,但如果你本来就是个深刻的人,这些东西不会对你有影响。有些人是可以从浅薄到深刻,就需要去引导他们,应该去读原著,不能光读只言片语。

  深圳特区报:对于互联网上的舆论您怎么看?不久前您在微博上关于女性的评价就“踩”到了地雷,这一经历会影响您在互联网上发表观点吗?

  周国平:对那些无理的谩骂,我是很生气的,但我也不在乎。这些言论不会影响我在互联网上发表我的观点。因为你一段20年前的文字都可能引来谩骂,这些是防不胜防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