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第一阅读 >> 正文

《空白之页》(故事梗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01日09:55

  ■长篇小说

  1 天气大热,时局动荡,孙康平死后的法事,便也做得十分潦草。他母亲邱大坐在院坝里,一声长一声短地数着他生前的好处;他父亲和妻子,则在伙房忙碌。邱大对儿媳惠君的敌意,由来已久,此刻再次爆发。生者和死者各自的孤单,由此显得格外刺骨。

  邱大认为,儿子是坏在了女人手上,否则不该那么没出息,也不该死这么早。

  8年前,孙康平去重庆考学。其时,宜昌以下的长江早被日本人封锁,仅宜昌至重庆段,即人们俗称的川江,还在中国人手里。江边这座名叫渡口的小 城,离宜昌不远,在川江尾子上,常有船只去重庆,船上装载的,是上海、武汉等地兵工厂卸下的机器部件,还有中央大学等高校的教学用具,同时也有难民和学 生。日机跟踪轰炸,江面涌起壁立的水山和殷红的鲜血,学生们却无所畏惧,高唱抗日歌曲。孙康平深受感染,混迹于纤夫中,想瞒过母亲,走到重庆。但未能成 行。一年以后,他才踏上重庆的土地。

  跟他一道去的,还有同乡郭相臣和张东生。他们都考上了大学,但三家人并无半点欣喜。那时的陪都,正遭受日机狂轰滥炸,传言重庆已成废墟。三家父 母闻到的,是来自长江上游的死亡气息。果然,三人由零落来信,变为音讯杳然。都以为他们死了。孙康平的父亲孙祥,常去江边捞浮尸,买上棺材将他们郑重埋 葬,就像埋自己的儿子。

  可日本投降20多天后,孙康平突然进了家门。

  2 孙祥见到儿子,如同见到鬼魂。刚满25岁的孙康平,老得不成样子。他抽着烟,不停地咳嗽。当孙祥知道儿子不是鬼魂,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性格刚强的邱大,却是远远地躲到一个地方,弯腰曲背地痛哭了一场。她早已丧失哭泣的能力,儿子活着这巨大的喜悦,让她恢复了这种本能。

  一切都需从头再来。战争灾难的深重,即使胜利的一方也难以消受,当兵荒马乱已经过去,胜利成为确凿的事实,才见出胜利的苍白和苦涩;当废墟站立 起来,打倒了入侵的强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废墟。渡口城到处是酒鬼。对孙家而言,似乎又更仓皇些。一旦确认了儿子活着,邱大的抱怨就无处不在。她责怪丈 夫花钱埋浮尸,责怪儿子去重庆投考,让家境败落。她开着染坊,可染缸早就干得起壳。孙康平沉默以对。在他看来,如果母亲经历过重庆大轰炸,看到过万千生灵 顷刻间血肉模糊,就该对现状知足。但他又无力指责母亲,要是没有母亲的含辛茹苦,这个家不堪设想。

  回家月余,孙康平去看望郭相臣和张东生的家人。那两人至今没有音信。郭家和张家是城里的富户,但都在战争中败落了。张家大儿子还因战时投机倒把 被枪决。孙康平没见到张家人,只见到郭相臣的小妹郭安琪。郭安琪一直暗恋才华横溢的张东生,张东生的失踪,让郭安琪身上奇异地弥漫着一股守寡多年的气息。 郭安琪告诉孙康平,她父亲去重庆找过哥哥,父亲回来后,就变得神经兮兮,行为古怪莫测。

  3 迫于生计,孙祥干起了皮匠活的老本行。孙康平给父亲打下手。日子如此不济,孙康平却要买烟抽,让母亲极 为不满。邱大觉得,既然儿子念过大学,就该出去寻个官做;她认为张家老大之所以吃枪子儿,就因为无官位护身。孙康平对母亲的提议无动于衷。邱大满腹悲凉, 觉得文雅上进的儿子,去重庆混过几年回来,浑身却只写着两个字:堕落。

  这也是孙康平的自我评判。他觉得自己早就堕落了。考上大学后,出众的口才加上不断激励着他的英雄梦想,让孙康平迅速成为重庆高校的学生领袖,他 走上街头,分析未来形势,宣讲抗日必胜,鼓舞民众士气,也揭露当局的腐败。他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本质上怀疑和退缩的性格,使他的英雄梦总是蒙着一层 阴影。1943年初,在抗议蒋介石亲信吴南轩及陈义夫做中大校长(史称“驱吴拒陈”)的游行中,他和部分同学被捕,关进了“白墙监狱”。没过多久,其他人 先后释放,惟孙康平继续受押。并非他的罪行更大,而是他被遗忘了。他掉进了“裂缝”——逻辑的裂缝、思想的裂缝、生活的裂缝、社会的裂缝。这使他早就开始 的怀疑,走向更深的黑洞。彻头彻尾的无价值感,让他的精神缴械投降。

  从那时候他就明白:自己堕落了。

  当把孙康平想起,放他出狱,抗战已经胜利。出狱时他却被告知:他患上了肺结核。

  物不是,人也非,孙康平连去学校看一眼的心思也没有,就乘船回家。

  4 他没有勇气把自己的病情和遭遇告诉父母,也不想告诉,所有苦闷都独自承担。这使他抽烟越发厉害,还去了“红牙碧串、妙舞轻歌”的得月楼。邱大失望到骨。可她同时觉得,儿子老大无妻也是自己的责任,于是决定请人去向郭安琪为儿子提亲。

  孙康平坚决阻拦,说自己配不上郭安琪这个人,更配不上郭安琪的爱情。

  一场大水淹没了城市,也冲刷出无数秘密。其中就有关于郭相臣的秘密。张东生踪迹全无,看来确实死了,而郭相臣没死,他加入共产党,早就去了延安。郭安琪曾告诉孙康平,说父亲去重庆寻兄回来后变得古怪,就因为郭父知晓了儿子的去向。

  这消息让邱大感到命运待她不薄,也庆幸没去向郭安琪提亲。

  孙康平却从街坊对郭相臣的议论中,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嫉妒郭相臣。现在更加嫉妒。郭相臣永远都有清晰的目标,永远都在为目标行动。而他,只是想,只是做梦。

  郭家父母被抓进监狱。郭父被勒令每天给儿子写信,奉劝儿子洗心革面。他得不到任何回音,因为郭相臣从没收到过父亲的信。这样日复一日地写得不到回音的信件,让郭父沉入迷醉状态,笔下只跟自己说话,事无巨细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并从中获得精神的舒张。

  所有人都断绝了与郭家的来往,孙康平却在这时候去向郭安琪求婚。这是他英雄梦想的一部分。他要以此表明,自己不怕担负“共匪”亲属的罪名。

  郭安琪拒绝了他。孙康平很受伤,他的英雄梦永远不能开花结果。

  孙康平去向郭安琪求婚时,他未来的妻子惠君,正走在寻找他的路上。

  5 惠君的父母都在重庆大轰炸中罹难,做副师长的叔叔又因事下狱,她中断学业,参加了救护队。她曾多次聆听孙康平的演讲,视孙康平为偶像,也探问到了偶像的好多事情,包括他的名字、身份和老家。后来孙康平消失不见,她去重庆大学打听,被告知已被杀害。

  1946年初夏,惠君与曾经的学友一起,去南京参加还都典礼。礼毕,对时局各怀忧虑,也只好各奔前程。惠君却无去处,便决定去孙康平的家乡渡口城看看。

  千辛万苦找到孙家,发现孙康平竟然活着,惊愕之余,喜极而泣。

  邱大劝说已无家可归的惠君留下来,意在让她做儿媳妇。孙康平却对惠君很冷淡。他放不下郭安琪。而郭安琪已进庵里做了尼姑。孙康平与惠君结了婚。

  好些日子过去,两人才有了交流。惠君拿出了三大本笔记,记的全是孙康平的演讲;每次听了孙康平的演讲,回到住地后,再累,她也要把内容记下来。

  两人有了共同的回忆,关系日渐亲密。

  这期间,渡口政府让孙康平去征兵办上班,因为接着还有另一场战争。上班的头一夜,孙康平突发高烧,卧床一月才勉强起身。他是为躲避差役,故意把自己弄病的。但邱大指望儿子成为公家人的愿望终成泡影,她因此怪罪到儿媳身上,甚至因为琐事打了儿媳。

  6 母亲越这样,孙康平越爱惠君,他把自己患结核和曾经入狱的事,悄悄说给了惠君。他说自己抽烟,其实并无烟瘾,只是因为出狱过后,首先就是以抽烟的方式,来确证自己获得了自由。抽烟成为了他精神苦闷的出口。

  就在那天夜里,惠君与孙康平成了真正的夫妻,并怀上了孩子。

  惠君理解丈夫内心的煎熬,但劝他把烟戒掉,并以回家祭拜为名,去重庆找叔叔曾经的上司范将军,想从范将军那里借钱为丈夫治病。范将军对叔叔很好,也认识她。但此行一无所获。她特意去寻访了曾经关押丈夫的白墙监狱。那监狱已荡然无存,像从来就没存在过。

  邱大开始以为惠君是逃跑,当惠君回来后,又认定她是无处可去才回来,因此对她更加刻薄。孙康平对妻子的明责暗护,加上借高利贷重新开起来的染 坊,几乎没生意可做,让邱大焦躁和愤恨;再加上,孙康平的病情已无法隐瞒,绝望让他加倍抽烟,邱大觉得惠君没管好丈夫,打骂惠君成了家常便饭。

  惠君生了个儿子,取名孙开悟。孙开悟满周岁不久,孙康平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死之前,他终于做了个完胜的英雄梦,并以他的英雄梦去嘲笑死神。

  惠君在孙康平的棺材里放了两包香烟,邱大认为这是儿媳在诅咒儿子生生世世得肺病,对儿媳的折磨变本加利。而在惠君眼里,却充盈着对婆婆无以言说的怜悯。

  若干年后,孙开悟曾问妈妈:奶奶那样对你,你为啥不恨她,还全心全意照顾她?惠君觉得,儿子没经历过重庆大轰炸,不懂得对生命的守望,对亡灵的守护,也可以成为人一生的事业。世间有一种光,只要接纳,就能照亮全部旅途。

  (《空白之页》,罗伟章著,作家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