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评论 >> 正文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散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06日15:37 来源:人民公安报 

  编者按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丰富的知识、精彩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或清新隽永、或典雅华丽的文采,能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陶冶与精神上的启迪,本期读书会,我们请大家聊一聊我们读过的那些经典散文。

  至真至情《我们仨》

  □王 娟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样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杨绛先生写的钱钟书、她和他们的女儿钱瑗的故事,组成了《我们仨》。这是2003年杨绛先生92岁高龄时所写的散文集。

  书有三个部分。作为序言的第一部分《我们俩都老了》只有短短几百字,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启程。

  《我们仨》我看了三遍,都在读到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时泣不成声。仔细回味下,杨先生行文并不十分用力,没有“啊,哦”等感叹词,也没有“感天动地、生命无常”等形容词。相反,她的叙述自然、舒缓,让读者在“我们仨”日常陪伴的点滴中,被一个学者家庭面对疾病和别离的牵心挂肚所打动。这部分是全书的精华,用意识流的象征手法,写杨先生的梦境:钱先生被车接去开会,一家人在“古驿道”团聚,阿瑗因腰病住院离世,钱先生去世,最后杨先生一个人回到“三里河”的居所,茫然四顾。杨先生用河流象征命运之手,用古驿道象征人生之路,用驿站代表一个个居所,用梦境淡化内心倾泻的至情痛楚。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则以纪实手法,还原了婚姻、生女、留学、回国工作、文革等生活历程,全景式地描写了相敬如宾的夫妻,各守一桌做学问的家风,生于乱世,一家子却独享与世无争的宁静。这位“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写出《我们仨》,是为了让三口人在书中再次团聚。

  掩卷后,我不禁想起杨先生的一句话:“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他们平生不卑不亢、不争不抢,忍生活之苦,保天真之性,隐喧哗之外,安然做学问。如果这世上有神仙眷属,他们当属一对儿。如果这世上有真正意义的书香家庭,“他们仨”当属其一。看淡成就和名利,看淡悲欢和起伏,至情不喧哗,至真只从容,难怪杨先生历经世纪之风雨,却能长命百岁,高人也!

  那场一九七四年的雨

  □曾润华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十多年前,初读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既新奇又激动,任眼睛享受那些优美的文字盛宴,心早被那节奏铿锵、韵律丰富的长短句拽得东奔西跑。而今,再读此文,感觉更为深沉。

  春寒料峭的冷雨,落在金门的厦门街日式古屋上,而作者的笔触却伸到了四川的蛙塘、美国的丹佛他山和唐诗宋画,一个游子对故乡、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溢于纸外。作者幼年时代为避战火辗转迁徙,后流落香港,定居台湾,此后又赴美求学,中年以后游历欧洲各国,虽然满目繁华,阅历丰富,但江南故乡、华夏故地的印象却始终刻在骨子里。从少年听雨到雨中初恋到冷雨打坟头,那跳跃起伏的文字在人生的河面上闪动着粼粼金光,感情基调时而轻快明媚时而沉缓忧郁,时而凄清凄迷,人生的况味尽在其中。“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一世界,”凝练的短句、华丽的长句,富有弹性的文字在虚实之间,在景物、文化、历史、个人情怀中来回穿梭,作者天风海雨式的想象力、挥洒自如的笔力展露无遗。

  丰腴而多汁的文字,使读者的感官得到极大的享受,诵读起来回味悠长。“雨里风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同音词重叠使用,从现实空间到想象空间,在视觉和听觉上使人新奇更心折。“各种敲击音和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听觉诉诸触觉,视觉又诉诸听觉,这体验何其刻骨感性,细密和深沉。“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哒哒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多像一首弹唱的乐章,给人的回味绵长而醇厚。

  1974年春分之夜。余光中的书桌上下起一阵冷雨。从此,《听听那冷雨》,这阵中国散文史上的奇雨,淋湿了每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开始滂滂沛沛地下个不停。

  平凡中孕育生命之美

  □迟 慧

  众多散文名篇中,尤其钟爱智利著名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的作品《玫瑰树根》。这是一篇精致的咏物散文,尽管全篇只有600余字,却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幻的“地下世界”。

  涓涓细流遇到丑陋的树根后,嘲笑对方“准是一只猴子把他的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埋怨树根只会喝掉自己蓝色的汁液。面对细流的质疑,树根坦言:与泥土的长期接触令自己浑身灰褐,过度劳累让自己变形,可正是自己辛勤的工作,才令“日光下的部分”格外美丽。怀揣质疑的细流一路向前,阳光之下,他看见芬芳美丽的花朵装点大地,不禁感慨,“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或许是女性作家所特有的细腻感情与丰富想象使然,常人眼中原本平凡的事物不仅被赋予了生命,也被给予了绚丽的童话色彩,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关于人生的哲思。“以貌取人”的细流让我们明白,目之所及的范畴并不是事实的全部,“眼见”有时不一定“为实”;而谦卑的树根则以其日复一日蜷缩于黑暗之中的辛勤付出,向我们诠释了灵魂之美、道德之美。从这短短600字中,我们是否也能感受到“诗和远方”呢?

  时下,“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成了不少人的座右铭。按照这样的逻辑,成年累月地在黑暗潮湿的泥土中寻找维系植物生存汁液的树根算得上“苟且”了吧,可是树根并未因此感到不满,即便面对细流的冷嘲热讽,依旧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心态,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工作。而正是因为树根的“苟且”,才换来了阳光下花开枝头的美景。或许,“诗和远方”并不仅仅是那充满想象和韵律的语言、遥远美丽的地方。心有风景,厚爱生活,诗意自然蕴藉其中。所以,不妨学学深埋地下的树根:一心一意做好手头的事情,怀揣积极的信念,不去理会周遭的质疑与不解,终有一日,繁花满树,春意盎然。

  活在眼前的这一瞬间

  □郭军峰

  一个人生活在荒凉的湖边,吃什么?穿什么?怎样排解内心无边的孤独和恐惧?《瓦尔登湖》告诉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一本散文集,在书中,他像一个长者,用自己的智慧,把我们引领到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在书中,作者详尽地描述了在瓦尔登湖畔度过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活。早晨,木头浸透了露水,他独自凝神遐想,幻想中午时分会有甜甜的树汁从里面渗出来。晚上,他会在夜鸟发出的“呜—噜—噜”的叫声中睡去。生活宁静而又美好。

  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希望在桃花源里找到巨大的快乐,可是人生里巨大的快乐是很难找到的,它是生命里的偶遇,所以梭罗告诉我们,可以把这种快乐缩小,每天只要一点点就满足了。就像他在书中描写得那样,一张床,一张书桌,一盏油灯……用这些家什自耕自食,过着朴素本真的生活,他读书,锄豆,在湖上荡舟,任凭轻风吹着,船只荡漾,或者饶有兴趣地观察蚂蚁的一场大战,在他的生活里,从来不缺少诗情画意和快乐。

  《瓦尔登湖》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如果达到了某种境界,自然会认为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安身”。这种境界,我认为一是简单,二是活在当下。比如读到一篇好文章,看到一部好电影,找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其实就是把眼前的小快乐转变成了生活中的大欢喜。“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的这一瞬间”。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感受,让生活放慢脚步,更从容,更简单。

  那永远难忘的背影

  □郭 红

  前几日,因为心中对父亲的思念,忍不住再次品读了朱自清的《背影》。

  作为散文名篇,《背影》中描绘的场景和“父亲”形象,早已耳熟能详,仿佛一闭眼,就能想起那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深青棉袍、黑布马褂,蹒跚穿行在铁道边的肥胖身影。再次重温,这个熟悉的“背影”却渐渐模糊,渐渐变换成了父亲那消瘦的、佝偻的、拄着拐杖一步一颤的背影。

  一场腰痛,把一向健硕的父亲彻底击倒,迅速迈入生命的寒冬。去年立冬,久卧床上的父亲难得高兴,挣扎起来和我们共坐。却耐不过疼痛煎熬,只一会儿就得回床躺下。要强的他拒绝我和哥哥的搀扶,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腰,深深地驼着背,一步步颤巍巍地挪回到房间。望着那单薄得如同风中黄叶的身躯,心中仿佛被重锤击过,那佝偻的背影,连同一阵细细密密的钝痛,一起刻进了心底。

  这之后,是因工作频繁的出差远行。每次在父亲病榻前与他告别,虽是面对面,可脑海中浮现的总是那个颤巍巍的背影。直到元宵凌晨,在千里之外接到噩耗……

  父亲在世时,常挂在嘴边的“你工作那么忙,小心休息”“出门在外,注意安全啊”的叮咛,乃至他每每像献宝一样,捧到我们跟前的小零食、小点心,心中都有些不以为然,应答里也多少带着敷衍。而其中蕴含的父爱深情,到现在才真正领悟珍惜,想要重温,却已不可得。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再读到这结尾,泪水终于落了下来。

  未到新疆胜游新疆

  □张剑峰

  我没去过新疆,但提到新疆,我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只因我读过汪曾祺的散文《天山行色》。

  《天山行色》是作者汪曾祺根据自己在新疆旅游的经历,按不同的景点分小节来写的,全文共分成十个小节,每一小节都着重介绍一两个地方。你可以在各个小节中挑选着读,也可以从头至尾一口气读完。进入这篇散文,如同跟着作者走进新疆,把南山、天池、天山等十多个著名景点游了个遍。文中每一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如南山塔松、天池雪水、天山、伊犁河等。其中有讲风景的,也有讲人文历史的。总体感觉是朴实中透着淡雅,清新中泛着优美,读来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喜欢的是“赛里木·果子沟”这节文字里,作者对赛里木湖“蓝”的写法。作者在不到400字的篇幅里用了5个“真蓝”,而且单单是“蓝”字就用了16个,可见赛里木湖最大的特色真的就是蓝了。“蓝得奇怪,蓝得不近情理,蓝得就像绘画颜料里的普鲁士蓝……像一湖纯蓝墨水”,读着读着我好像真的看到远方出现一湖最纯正的蓝。我想起朱自清的散文《绿》,文中写梅雨潭的绿时,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绿”,甚至有让人很回味的“女儿绿”。两位大师的写法不同,都写出了眼前景物的独特景色,但相比于梅雨潭丰富的绿,我更喜欢这篇里纯粹的蓝。

  “伊犁闻鸠”不同于其它几节,它极少讲风景,主要讲“闻鸠”。“鹁鸪鸪——咕……”“鹁鸪鸪——咕”类似这两句斑鸠叫声就引用达8次。看字如闻声,我感觉自己像是坐在伊犁雨后的林子里,一边听着斑鸠叫一边欣赏散文,这种感觉真不错。文章还使我长了见识,原来斑鸠的叫声“鹁鸪鸪——咕……”和“鹁鸪鸪——咕”是有区别的,当地人认为,单声叫雨,双声叫晴。你听,那边的斑鸠又在叫了“鹁鸪鸪——咕”。

  最后一节写到火焰山,用“凡火之颜色、形态无不具。”等寥寥100多个字写出了火焰山“火”的千姿百态。如同作者说的“火焰山真是个奇观。”我觉得这一部分文字也算得上绝妙之笔了。

  即使你去过新疆,也未必能感受到如同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的那种美和意境,这便是文学的魅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