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评论 >> 正文

放眼古今 风云入思

——读陈奕纯历史散文《激情燃烧汀泗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2日16:51 来源: 林伟光

  最近,我读陈奕纯的历史散文《激情燃烧汀泗桥》,心情沉浸于激动之中,已经很少读到如此过瘾的作品了。难怪它因此荣获“沙家浜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征文散文第一名,是名至实归的荣誉。 

  我一直喜欢读陈奕纯的散文,因为总会有出人意外的惊喜。陈奕纯心中始终牵挂着汀泗桥,或者有一份割舍不下的深情,我就读过他不止一篇写汀泗桥的散文。汀泗桥也的确值得陈奕纯的如此关注,它在中国历史上有很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我们写作的人,总得选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或者说要有一个能够牵动我们思绪的重要对象以供考察。汀泗桥,就是陈奕纯精心选取的纵览古今的一个最佳观察点。陈奕纯说,“中国梦,在过去和现在,有着不同的解读。过去中国人的梦想是争取民族独立,彻底终结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杀人、掠财的历史。今天中国人的梦想是争取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的日子。”这就是此篇散文的主旨,也是他所想揭示的精神。

  我很喜欢陈奕纯活泼的思想,他的文章大气,而这种大气象,却正是他很多散文所呈现的一种鲜明的艺术特色。现在,不少写作者都喜欢写得很长,好像非此难以展示才华。其实好与长短无关,长未必就具大气象。因为不少人的大,恰恰正是我们不敢恭维的那种大而无当。可是,陈奕纯此文虽近一万字,我们读时,却不觉得长,它有大气象。而这种大气象,却是建立在他对细节的精心描写上,他的散文从来就不说天马行空的玄虚的话。那种表面好像高深,很具诱人色彩的大话,其实于散文的写作最是有害的,因为除了些漂亮的外壳,什么也没有,是经不起我们咀嚼的。

  陈奕纯的《激情燃烧汀泗桥》,所选取的是一个广远的视野,别看只是一座桥,却不是寻常意义的桥,是有历史厚度,能反映历史风云,并且有很多故事的桥,借此其实可以观中国八百多年的历史变化,尤其近现代社会的风云激荡。在这里,汀泗桥已经不是一座物质意义的桥了,也不只是一座存在了八百多年的古桥。古桥虽少,但比汀泗桥更古的桥,在我们中国也并不能说无,而汀泗桥的意义,却是因为它的与近现代的政治风云息息相关。从大革命时期北伐反动军阀的叶挺铁军的汀泗桥战役,到日寇入侵中国时的“武汉保卫战”,再到解放军高歌“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的解放武汉,汀泗桥无不在场,它不但见证了每一个历史事件,更参与了历史的书写。从这个意义上说,汀泗桥可以说是一册厚重而生动的史书。当然,这里陈奕纯也没有野心全方位的表现,谁也不可能做到的,所能做到的不过是取其一脔,冀以一斑窥全豹,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在陈奕纯心里,汀泗桥是伟岸的丰碑,可是却又是生动的细节,他以细腻的笔触挖掘着更多迷失于历史烟尘的细节,人物和故事,这是文学的意义,总是使历史更具一种质感,更有一种灼痛感。所以,陈奕纯笔下的汀泗桥,有温度有感情,更有令人亲切的感觉。

  汀泗桥是历史的汀泗桥,我们说它宛如一卷史书,但它也是今天的汀泗桥,有指向当下的意义。我发现于此的动人的描写,也正是陈奕纯此作高出同类作品之处。

  不错,写这样纵横古今的散文,历史的厚重度要表现得足,可是往往也可能会因此出现了厚古薄今的情况,这是不足为训的;有时竟会因此而出现了若干惆怅的情绪,流于怀旧,就大大地减弱作品的现实意义了。

  写过去就为了怀古吗?当然不是。写历史是为了知今,为了今天的活得更好。我欣喜地读到《激情燃烧汀泗桥》里,这种对今天幸福生活的动情歌唱。

  历史上的汀泗桥,饱经沧桑,战火、灾难、血雨腥风、伤痕累累,留下的是痛苦,是悲壮,是苍凉,在某种意义上,它仿佛是古老中国的象征。可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国梦催生了古老中华的活力,也使汀泗桥焕发了靓丽的青春。

  陈奕纯行走在汀泗桥,深入汀泗桥周边的乡镇,他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从来就是忍辱负重、勤劳坚韧的,他们的精神是不屈的。有时是勇敢的抵抗,如抗日时的舍生忘死,有时是擦干泪水的重建家园,和奋发图强。陈奕纯倾注着他爱和敬慕的感情讴歌生活在这里的万万千千的人民。他甚至还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几个改革开放后以勤劳致富的农民。我们常常说,实现中国梦。其实不是很空洞的口号,支撑着中国梦的正是姚文祥、周军、李文化等等的亿万普通的中国人民。作者的笔不惜以重彩来写他们,这也是他民本思想在文章中的闪光。

  战争是罪恶的,有时候我们却是因为正义而不得不奋起抗争,但我们更爱和平,更盼望着幸福的生活。正如作者最后所说的,“沧海桑田八百载,和平盛世亿万年。”这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的由衷期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