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新闻 >> 正文
为“民”的真情书写
回良玉《七情集》研讨会在京举行
7月14日,回良玉散文随笔《七情集》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等出席研讨会。30余位专家学者、读者代表从不同角度对《七情集》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行了深入研讨。
《七情集》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回良玉自2013年以来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我的黄山情怀》《我的残疾人情感》《我的“三农”情缘》 《我的家乡情结》《我所体悟的民族情谊》等作品,以善良的心趣透视过往,以情为题,因情动人,既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寄予了深刻的时代沉思。
张海迪谈到,《七情集》体现了作者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深厚感情。作者不只是从战略和全局上引领推进残疾人发展事业,对残疾人事务也充满理 想。他时刻把残疾人冷暖挂记在心,时刻想着为残疾人创造福祉。在《七情集》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尊重生命、尊重残疾人,真诚赞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 神,以及独特的人文关怀。作者所经历过的人、事、情都已“融化为一坛酒,历久弥香;成长为一棵树,日渐郁葱……”
何建明认为,《七情集》具有浓郁的人情味,既大气又细腻,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怀的国家领导人形象。他写自然、家乡和工作岗位,始终围绕一个“民” 字,这是一个领导者最深刻、最真挚、最出彩的落脚点,他的血脉中流淌着对人民的真挚情感,也正是这份情感让他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这些作品既有家国情 怀,又具有对父老乡亲的质朴情感。
“三农”问题专家谈到,《七情集》中可以体察到作者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深刻思考、精辟见解和不懈努力,能看到作者挥洒在农村天地的汗水, 倾注在农民身上的心血。民族问题专家认为,这部集子体现了作者对民族兄弟的深情厚谊,他把民族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 上具有远见卓识。与会者认为,《七情集》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平民情感、人格魅力和心路历程,凝聚起求真求善求美的正能量,该书既是解读当代中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读本,又是当前党员干部“三严三实”活动的重要参考。
研讨会由中国言实出版社、文艺报社共同主办。 (晓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