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青春 >> 新闻 >> 正文

一个文学少年的创作之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3日08:28 来源:长春日报

  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四班的薛聪,今年只有11岁。他从6岁开始在媒体发表诗歌,如今已发表各类作品近百篇。他在10岁暑假时创作的中篇小说《失去世界》,目前正在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刊《校园文化》上连载,并将由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此,记者采访了薛聪和他的母亲宁辉。

  注重早期培养

  薛聪的父亲薛立永在省作家协会工作,是一位作家;母亲宁辉在杂志社工作。因为长年和文字打交道,他们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早期培养。薛聪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们每天就用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教他认字,薛聪四五岁时就认识了上小学才能学的汉字。薛聪的父母经常给他读一些故事、小诗,对他影响很大。

  薛聪6岁时,就尝试着写了两首小诗《我的小乌龟》《我的小白鸽》,在《潮白河》诗刊上发表。其实,薛聪更早发表的作品是一幅儿童画《鲜花照太阳》,是他在2008年4周岁的时候创作的,为了纪念汶川地震,发表在《意文·漫情》上。

  营造阅读氛围

  薛聪的成长更多依靠的是他对阅读的热爱,作为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阅读形象大使的他,如今已读过图书近六百本。而他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是来自于父母的细心引导。

  妈妈宁辉说:“因为我和他爸工作忙,有一段时间,薛聪迷上了拼插玩具,对阅读的兴趣淡了下来。我和他爸决定想办法把孩子拉回到书本上。”于是,他们家有一个多月没打开电视。两人回到家,一个看报纸,一个看书。就这样,他们吸引了薛聪的注意力。一边给他讲,一边培养他的阅读兴趣,鼓励他自己读,从此让薛聪爱上了阅读,从中获得了智慧和力量。

  写作带来快乐

  薛聪在七岁那年参加了一次公益游南湖公园活动,在南湖发现了许多死鱼。于是,他给市长写了一封信《我为南湖的鱼求救》,呼吁游客们保护南湖环境,被许多媒体转载,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薛聪说:“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逼迫我,我写作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作没有影响薛聪的学习,反而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即将升入初中的他,希望将来能当个发明家,但是他不会放弃写作这个爱好,只要有时间他还要继续在文学之路上走下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