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青春 >> 新闻 >> 正文

青春的城市需要青春的文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03日16:16 来源:深圳特区报 谢 晨
郁秀
袁博

  “与其他地方的青春文学相比,深圳的青春文学,作者队伍更为年轻,写作风格更为纯正。深圳青春文学在自身成长中取得的经验,委实宝贵,值得重视,需要推广。”

  谢 晨

  日前,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周年,总结青春文学深圳经验,探索青春文学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价值路径, 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联、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深圳市中学生文联、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海天出版社承办的深圳青春文学创作论坛暨青年作家郁 秀、袁博读者见面会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行,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吴筠代表主办方致辞表示:“深圳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与文化界、新闻出版界和社会各界的通力 合作,重点打造学校文化和青春文学建设的协同机制,打造校园阅读和青春写作新品牌,让我们的城市因为青春文学而更加闪亮。”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出席论坛时表示:“与别的地方的青春文学相比,深圳的青春文学,作者队伍更为年轻,写作风格更为纯正。深圳青春文学在自身成长中取得的经验,委实宝贵,值得重视,需要推广。”

  青年文学代表作家郁秀、袁博在本论坛中发表主题演讲,并与读者现场交流互动。

  旅美青年作家郁秀:青春文学永远年轻

  关于《花季·雨季》系列:在海外生活多年后,我重新进行写作,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写什么?写给谁?怎么写?我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还是成长小说。文化只是一 个语境,焦点还是人。当我看到一群华裔少年用英文也用中文交谈时,我想,这些被放置在一个完全陌生环境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如何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所 以,继《花季·雨季》之后,我连续出版了一系列反映小留学生的故事,如《太阳鸟》、《美国旅店》和《不会游泳的鱼》等。《少女玫瑰》是我最新的小说。成年 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当青春年少时,我们都有一股子难以名状的热望与冲动,那时的语言尚未成熟,无力诉说自己的心事;成年后语言准确纯粹,心境却已远 去,再次无力诉说自己的少年心事。虽然这是一本写孩子的故事书,却不是只写给孩子看的。

  《花季·雨季》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对于我个人,她更是我自己的花季雨季。因为我最重要的成长和青春消耗在这里,文学这扇大门无可抗拒地诱惑着我。我对文 学抱着初恋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把那份被成年人称为“暴风雨时期”的青春期变得与众不同,充满了意外与惊喜,也收获了鲜花与掌声。《花季·雨季》出版至 今已经20周年了,这让人真正体会时光飞逝,真正体会到“十六岁的花季只开一次”。青春文学的作者将会老去,但是青春文学永远年轻。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想太多,也没有想到后来的市场反映。单纯所以勇敢。但出版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就在我完全不抱希望的时候,希望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这部小说的反响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荣誉和掌声。这些荣誉和掌声都会过去,但读者们的鼓励永远都在。现在,《花季·雨季》已经有了盲文 版,在中国出盲文版的书非常不容易的。虽然《花季·雨季》印了几百万册,但是在我心里最重要的那一版是盲文版,因为它确实温暖了我。

  关于网络文学的灵魂问题:俄国有一个诗人曾经说过,他我死后整个俄国都会歌颂我的名字,他的名字叫普希金。但在英国,她说我仅仅是希望在我的女儿鞋子穿破 之前,我可以有钱给她再买一双鞋,她写了一本书叫《哈利·波特》,她叫罗琳。我想说的是,文学可以疗伤,文学可以温暖人心,所以网络文学也应该有灵魂。

  动物小说王子袁博:创意写作提升青春文学的品质

  关于青春文学与创意之城:我的文学创作启航于中学时代,受益于深圳这座创意城市。深圳经常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讲学,而且这些讲座都是公开的,所有市 民都有机会免费接触到思想的巅峰。深圳是一个专家学者的汇聚之地,是一个思想的都会。从中学至今,我专攻“动物小说”,把“动物小说”创作作为自己的主攻 方向。从《鸵鸟家族》到《火烈马》,再到《霸王龙兄弟》、《剑龙不流泪》,我已出版了10多部动物小说,每一部新的动物小说力求精益求精,都是在原来作品 基础上的一次全新突破。从中学开始,我一直致力于了解多元化的民间艺术知识,并融汇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一年一度的文博会是国 内最大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之一。文化产业作为一种观念,从中学开始进入到我的意识中。我三次参加文博会,在学会作品创新的同时,我为作品选择合适的读者定 位,并在作品影视改编、绘本改编、有声读物制作等诸多形式的文化产业合作中发现新的创意,让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够被更多的读者接受、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艺 术品。深圳青春文学在2008年提出了创意写作理念,创意写作提升了深圳青春文学品质。

  关于自己的动物小说创作:我始终相信动物之间存在情感交流,甚至语言交流,也许它们表现的形式并不像我们人类这么复杂,这么多样,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交流过 程,就像动物行为学,研究的是动物社会,认为动物也是有社会结构的,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它们也有社会组织,也有情感交流。当年我在野生动物养殖场生活,我 发现不同的雄性鸵鸟之间也有差异。它们固定有一个首领,有鸵鸟王,它发出的叫声,每天早晨都是它第一次开始鸣叫。鸵鸟的叫声一般是只有雄性鸵鸟才能发出。 有一次意外的事故使这个鸵鸟王失败了,失败之后他陷入了绝望,他身上的毛发开始脱落,甚至失去了繁殖能力,在那一些还没有繁殖能力的少年鸵鸟,即使这一群 很不成器的鸵鸟当中,曾经的鸵鸟王也受尽欺负。这引起了我的反思,什么才是一个王者,经历失败之后的王者是否可以新生?我觉得动物社会与人类社会一样,他 们也有情感。

  《火烈马》的创作就跟我到青藏高原南部的田野调查有关系。在大二的时候,我到青藏高原进行生态学考察,草原上的马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我发现,牧民 养的马数量再多,往往都是一个毛色的马,因为那里的马还处于半野生化放养的状态,不同毛色的马在一起是会打架的,因为马群对于毛色有一定的喜好,比如说一 群褐红色的马群当中就不能有黑色的马,黑色的马就会被他们排斥。我就观察到了一次难得的决斗,属于两个马王之间的决斗。黑色高头大马赢了,而褐红色马群的 马王败了,这个马群里原来非常焦躁的小马都变得萎靡不振,因为他的爸爸失败了。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放在人类社会当中,一个失败者会怎么样,一个成功者会怎么 样,这是我创作《火烈马》最初的来源。我的动物小说中始终充满着一种英雄主义。

  关于动物小说和科幻小说:动物小说和科幻小说所写的都不是日常所见的现实生活。动物小说所描写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平行于我们的世界,是用动物的眼 光去看的世界。这要求作家要有动物世界的观察和体验。而科幻世界则是另外一种形式对现实的联系,与现实世界有些相似,其中的科学元素占了主导地位。科幻小 说给了作者一种可能性,一种想象的空间,使弱者能够构建出与现实相关,让科技元素占主导地位之后经过改造的世界。

  关于文学少年的人文素养:我觉得我们作为文学少年,首先关注的一点还不是文学,而应是人文素养。作为一个作者,我觉得选择写快餐文学,满足人们的娱乐趣 味,也是可取的,因为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的趣味。我们少年作者不一样,我们以后并不一定要成为职业作家,有许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但是任 何一种工作都离不开人的本性和心情,而文学作品就在于陶冶人的心情,文学的灵魂也就在这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