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春风“已”度玉门关——甘肃酒泉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少数民族舞蹈展演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29日08:04 来源:文艺报 夏宁竹

  出了甘肃的嘉峪关一路向西北,骄阳似火,公路两边几乎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盐碱地,玉门是这古老而狭长的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的马乘快是甘肃玉门市小金湾民族学校的一名学生,两年前,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生活在西部农村地区的他也可以登上舞台翩翩起舞。

  故事还得从2007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推行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开始讲起。2007年12月,为响应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丰富农 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号召,由中国文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舞协承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 美育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以千万农村儿童为实施对象,抓住少儿这一艺术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和舞蹈美的观 念、方法输送到广阔的农村天地。

  其实早在2006年起,中国舞协就已经开始组织教材编排、论证,试点实施和验收等一系列工作,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也对农村舞蹈高度重视,时任中 国舞协分党组书记的他决定把这项公益活动一直做下去。中国舞协先后在全国各个省市设立试点,在教授孩子的同时也在培养并壮大着师资力量。2013年,这股 春风吹到了甘肃,接到任务的金淑梅老师刚刚被任命为甘肃省舞协的副主席,早就想致力于此项事业的她终于迎来了机会。

  带着这股春风,金淑梅老师来到了玉门市小金湾学校,孩子们黝黑的小脸上写满了好奇。面对这些在祖国西部边远农村生活的腼腆而又调皮的孩子们,金 老师决定通过舞蹈为他们打开看世界的窗子。一遍又一遍,孩子们舞之蹈之,感受肢体带来的艺术律动。然而就在孩子们笑着跳舞的背后,却是外出打工的父母、离 异的家庭以及支离破碎的生活。金老师说,自从她了解到这些孩子们的事情,也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们在平时是那样地顽皮,却在最初接触舞蹈的时候是那样地害羞, 她决定通过舞蹈来转变孩子们的生活。

  将近两年的时间,“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在金淑梅和她的小白杨舞蹈学校团队的带领下,在甘肃狭长的地理版图上穿梭着,总行程近10万公里, 把舞蹈课堂推广到全玉门市57所学校,义务将120名零基础的文化课教师培训成为舞蹈老师,让23517名学生接受到舞蹈教育,让舞蹈艺术的种子在农村学 校落地、生根、发芽、生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孩子们的眼睛更加清澈明亮了,笑容也更加纯洁甜美了,这是金老师教舞后孩子们最大的变化。“孩子们甚至和我说,想去北京,要出去读大学。”每每 想到这些她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精力的孩子们,一种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就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金淑梅有一个美好的“中国梦”,她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 关注农村现状、关注农村艺术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队伍当中来,在三至五年的时间让舞蹈走进酒泉每一所农村校园,让所有的移民孩子、农村孩子分享美育的 成果,让他们像挺拔的向日葵一样心向阳光、追求梦想。金淑梅说:“跳舞跳的是文化,教舞蹈,就是在传播文化,传播爱心;舞蹈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也点亮了 孩子们心中的梦想的明灯,一盏灯可以照亮一个家庭,千百盏灯将照亮一个民族。”其实被感动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学舞的老师纷纷表示愿意做金老师的舞 蹈志愿者,让这一工程,扎根农村,发扬光大,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冯双白有着自己的信念,他坚信,扶贫和人心相关,精准扶贫中的文化力量不容忽视,它可以帮助人、改变人,舞蹈尤其如此,“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 程”正是要以美育人,以艺养人,以情化人。孩子是农村建设的未来。冯双白期望的不仅仅是教会他们跳舞,给他们带来一时的欢乐,更期望通过舞蹈真正帮助孩子 在成长道路上建立自信,给孩子们带来人生的改变。这是这项工程发起时的初衷,现在已经见到了实效。 (夏宁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