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朱涛诗集《半轮黄日》在京研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15日10: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黄尚恩
朱涛诗集《半轮黄日》在京研讨朱涛诗集《半轮黄日》在京研讨

  6月5日,朱涛诗集《半轮黄日》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谢冕、唐晓渡、刘福春、张柠、敬文东、孙晓娅、师力斌、刘琼、杨庆祥、安琪、李宏伟、戴潍娜、陈均、李浩、严彬、彭敏、李壮等20多位诗人、评论家与会。研讨会由《诗刊》副主编李少君主持。

  朱涛,1960年代生人,浙江舟山人。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将火红的青春岁月化作澎拜热血的诗句,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上海文学》等。后来,他弃文经商,略有所成。2008年,在时隔20年之后,他重新回归诗歌写作,“我以泪水回到大海故乡的一颗游子之心再次切近文字,迫不及待叙说肉体沉重的痛苦”。他的写作迎来一个井喷期,一年之内写出了一本诗集,后来结集出版时命名为《站在舌头上》。4年之后,类似的创作激情再次眷顾了他。2014年7月12日,在南宁,旭日东升,光芒弥漫,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重度灼伤的病人,在南宁机场他写下这样的诗句:“翅膀飞走了/半个身子在挣扎”。(《失手打碎花瓶》)自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又写出了110首诗作,于是有了这本诗集《半轮黄日》。

  《半轮黄日》被评价为是一本不大容易读懂的诗集。在研讨会上,谢冕谈到,现在的一些诗歌太“容易”了,沦为了“口水诗”。朱涛则坚持了写作的基准,他的诗歌是一种有难度的写作。敬文东从情感与修辞的角度分析了朱涛诗歌中的张力。如果仔细加以考究,这种“难度”的来源在于,朱涛在《半轮黄日》中很少书写个人直接的现实经验,而是将之抽象化、间离化,去书写内心的一些隐秘经验——关于死亡、悲伤、迷茫、焦灼……用诗作《半轮黄日》中的句子来说,“他陷入了消灭自我的战斗”。他用很多混杂的、跳跃的词语和意象来呈现内心的复杂状态,试图在与语言的搏斗中把内心的焦灼和能量消磨掉,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和平静。这些意象是如此庞杂、跳跃而无逻辑,读者想走进去自然很困难。

  当然,一首诗从来不会因为它难以读懂、难以进入而自动获得价值。戴潍娜认为,朱涛在诗歌写作中虽然首先关注的是自我,但他是有广场意识的,他就像是一个“在劫难逃的受难者”。李宏伟谈到,朱涛的诗歌是具有“身体性”的,他的一首首诗作就像是一个个零部件,组合起来就是一副盔甲、一个变形金刚。因此,与会者认为,朱涛诗歌的价值在于,在这种关于个人的表达之中,其诗歌又间接地与我们这个时代很多的宏大命题产生了非常隐秘的关系。比如,这个时代带给个体的巨大压力、个人对这个时代的迎合与拒绝、个体对“无物之阵”的玩命抵抗等。因此,即使我们无法捋清楚每一首诗的具体含义,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中读到很多感同身受的东西。

  从这种广场意识以及朱涛所使用的意象出发,唐晓渡、陈均等谈到了朱涛作品与上世纪80年代诗歌的联系,并进而提出:在今天写“80年代式的作品”,其意义何在呢?的确,朱涛诗歌中的一些意象,甚至他进行意象转换的方式,都体现了80年代朦胧诗对他的影响。但也有与会者提出,80年代诗歌中的理想或反抗,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指向,而且这些作品首先解决的是时代、社会、政治的命题,其次才是自我。但在朱涛的作品中,他首先面对的是自我,他也较少有理想主义的东西,所谓的广场意识也只是处于第二位的。他醉心于死亡的书写方式,让我们看到不同于80年代作品的一面。杨庆祥则认为,不同的人从朱涛的作品中看到不同的侧面,这正好反映其诗歌的复杂性。如果他的写作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现实有帮助,那么他就是我们诗歌的同时代人。

  但不得不承认,朱涛的这些作品也有粗糙的一面。与会者谈到,朱涛的写作是一种灵感式的写作,有时候为了保持灵感的鲜活性,写作过于快速了一些。但有时候诗作的内在逻辑不够严谨,意象之间的转换有时候经不起推敲。在宣泄表达欲望和进行修辞打磨、在封闭呈现自我与留给读者阅读缝隙之间,他需要更多的力气来做好平衡的工作。(黄尚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