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 凝聚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暨《闽都文化》研讨会发言摘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30日08:04 来源:文艺报

  从闽都文化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逄先知(中共党史专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

  闽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远古时期的东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吸收了外来文化演变而来。中原汉族曾有三次大规模进入福建,传来 中原文化,推动了福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原文化与闽都文化融为一体,先进的中原文化开始占主导地位。福州地处东南临海,是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海外交 通发展较早,通过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人越洋归里,带来了形态多异的海外文化。海外文化与闽都文化互相渗透,对闽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说明,闽都 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同时,闽都文化又有向外传播、辐射的能力。大量海外移民,带出去了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闽都文化,近到东南亚、远到大洋 洲、美洲等地,扩大了中华文明在海外的影响力。

  以福州为中心的闽都文化的发祥地,近代以来涌现了一大批风云人物,包括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革命家、科学家等,他们都深刻地受到闽都文化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闽都文化,应当很好地挖掘这个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闽都文化的精髓。

  首先,应当弘扬它的爱国主义精神。闽都文化有一种民族自强、以身许国,渴望通过变革使祖国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第二,应当弘扬它的对外开放精神。船政文化是一个典型代表。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船政派去吸收外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制造,对西方经典文 化的翻译,派出大批留学生,培养优秀的近代科技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等方面,取得十分显著的成就,而具有世界眼光的林则徐则是我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第三,应当弘扬它的重视教育的传统。从近代以来,福州地区学风鼎盛,出现了大量书院。后来又出现了官办的全闽大学堂、洋务派办的船政学堂以及外国办的教会学校。而在改革旧学、提倡新学方面,又走在全国前列。

  从闽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就是应当怎样对待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 淀物,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纽带,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同时,它又是在同其他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得到发展。我们的中华文 化就是由多兄弟民族文化互相交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丢弃了本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只固守本民族文化而不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吸收其优秀的东西,本民 族文化也难以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有所创新,故步自封是不对的。吸收外来文化要加以鉴别,取其先进的、优秀的、适合本民族的东西,而摒 弃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在文化方面,我们反对全盘西化,对待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加以分析和鉴别。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应当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 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阻碍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这个道理。

  保护多样性就是支持创新

  李准(文艺理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单一就意味着停滞和衰败。如果说,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标志着人类在对待自然关系认识上的一次伟大自觉,那么,2001年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文化内容与艺术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就标志着人类对人类自身相互关系及社会发展认识上的一次伟大自觉。《宣言》和《公 约》说得很响亮:“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多样性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这 种多样性有益于人类的当代和未来”。在全世界是如此,在一个国家内也是如此。2000年我去加拿大渥太华参加“世界艺术与文化峰会”,会议的两个论题就 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如何保护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在各国内部,如何保护土著和地域文化的发展” 。

  中国是个地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各种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发展动力。闽都文化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以中原文化 为主体,又积极吸纳海外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和优势。除了人们谈得较多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造性,我以为还有两点需要提出。 一是为真理而真理的探索精神。比如严复翻译《天演论》 ,宣传“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就打破了儒家用求善代替求真阻碍求真的传统局限,凸显了真理追求的独立性,强调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又如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 想的攻坚,看起来只是在做高等数学智力游戏,并不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但它却锻造了中国人探求真理的思维能力。这种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正是我们实现民族复 兴的中国梦所最需要的。二是教育最优先的观念与做法。近代以降,福州不仅出了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还出了那么多爱国的革命的科学文化的先行者,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高考录取率多年居全国榜首,“文革”期间还出了个陈景润,改革开放后更是人才辈出。为什么?因为教育最优先的观念深入人心,并且有一套与 之相匹配的做法,这在全国是很突出的,也是在国家战略上应大力弘扬的。

  在经济全球化和美国文化霸权话语大举扩张的新形势下,要增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必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实现我国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创造性转 化和创新性发展。福州籍的当代成功企业家黄如论出资支持创办《闽都文化》 ,就是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的可贵行动。该刊创办一年多来,扎实为文,图文并茂,生动梳理闽都文化多彩的内容和特点,认真总结闽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经验, 尤其致力于对那些真正能成为整个中华文明现代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的精粹内涵的发现与弘扬。一卷在手,令人眼界大开,越看越爱福州、爱祖国,越看越对我国民族 文化的创新和走向世界充满了信心,实在可喜可贺。我相信,只要能进一步开掘刊物内容,扩大作者队伍,更有前瞻性地做好选题规划,刊物一定能越办越好,也希 望有更多的地域文化刊物问世。

  闽都文化的普遍意义与深刻启示

  仲呈祥(文艺理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手捧自2015年以来出版的一整套《闽都文化》刊物,虽不厚重,却甚简朴精致;读之,倍感其文化品质、内涵与意义沉甸甸的,令人获益匪浅,启示良多。

  其一,显现了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所谓自觉,是自觉而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只能致富,文化方能致强;实现闽都文化资源的深广发掘与最佳配 置,实现闽都文化生产力诸因素的充分调动与优化组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闽都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自信,就是自信而着力于以 闽越文化为基础、以中原文化为主体,融汇整合了海外文化,具有领风气之先且开放包容的鲜明特征的闽都文化,如三坊七巷文化、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 文化、温泉文化与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纾、林觉民、圆瑛法师、林祥谦、侯德榜、郑振铎、胡也频、林徽因、邓拓、冰心、陈景润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的文化精 神,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时俱进地实现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是今天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能源。这种可贵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全国各地方各民族的现代化文化建设,都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其二,显现了一种高明睿智的文化建设方略和思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精辟阐述了“四个讲清 楚”的文化建设方略和思路,强调“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 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讲清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对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做到这“四个讲清楚” ,对每个地区和城市也应做到讲清楚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区情和市情,从而坚定地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显然,“闽都文 化”正行进在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讲清楚”文化建设方略和思路的康庄大道上。

  其三,显现出一种深刻而不肤浅、高雅而不低俗、沉稳而不浮躁、审时而不趋时的可贵的文化品格和美学品位。读《闽都文化》篇章,观《闽都文化》栏目,皆着意于引领社会风尚、提升审美情趣、营造精神净土,可谓刊物虽小而境界甚高。这在时下,显得尤为可贵。

  有此三条,我们坚信:“闽都文化”研究前程远大,未可限量。

  域外人谈闽都文化

  王朝柱(中共党史军史专家、影视编剧、作家)

  福州,八闽首府,史称闽都。所谓闽都文化,即以福州为中心的福建东部沿海一带的文化。据史记载,2000多年以来,福州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闽 都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十分耀眼的奇葩。因此,它也成为我国历代文化学者尤其是闽籍通硕大儒们研究的重要命题,并取得了高水平的文化成果。

  灵动的山川大地孕育了代代人杰  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告诉我,只有不同风貌且具有灵动的山川大地,才能孕育一代又一代不同个性的伟大的历史巨人。当我驻足在波涛汹涌的东海边,久久眺望着大海 中那尊美丽的妈祖雕像,我似乎明白了这就是生于斯、长于斯且又永远承载着妈祖精神的人民。事后,我暗自发问:这难道不就是闽都文化的精神源泉吗?当我登上 太姆山的高峰,手摸着那坚挺的直插云天的高大石柱,遂又禁不住地发出喟叹:这就是福建人民永不屈服的伟大个性的象征!当我再站在太姆山之巅,俯视脚下那难 以驯服的东海,只见一波接一波的大浪无情地撞击着太姆山,不仅发出震耳欲聋的隆隆响声,而且还在海山交界处生成层层叠叠、绚丽多彩的雪浪花。我沉思良顷, 有些激动地向同行的文友说道:我找到了多姿多彩且又绵延不息的闽都文化的真谛了!

  接着,同行的文友就此话题议论起来,尤其是说到闽都文化孕育了历代名人的时候,他们如数家珍地讲出了朱熹、黄榦、林则徐、沈葆桢、林纾、严复、林旭、林觉民、郑振铎、陈景润、冰心……再看看陪同的闽籍朋友那自豪的面色,你就越发地感到闽都文化是何等的伟大。

  作家在孕育创作之前,必须了解生养传主的地域文化。但是,真正动笔进入创作的时候,还必须捕捉到所写传主统领全剧的灵魂。否则,所写剧作就是一 堆没有思想价值的故事。我记得在写《船政风云》剧本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天都在为寻找剧魂一筹莫展。为了帮我驱愁散心,时任福州宣传部长的张作兴同 志提出去鼓山品茶聊天。

  鼓山,是中国佛家的名山。我在写《辛亥革命》剧本的时候,就知道国学大师章太炎为研究佛学,曾向清末政府提出公派去印度或泰国。可他得到的答复 却是:研究佛学用不着像当年唐僧那样去印度,你去福州的鼓山好了。事后又知,曾连任中国佛教学会七任会长的圆瑛法师就在鼓山涌泉寺出家受戒。据说弘一法师 赴南普陀出家路经福州的时候,也曾赞叹过鼓山有着不可言传的佛家灵气。

  我十分喜欢具有佛家灵气的鼓山。当我坐在涌泉寺门前,无声地品着用松树干枝煮开的泉水冲泡的茶水,才会真正体会到右石壁上刻的“滴水之恩当涌泉 相报”的寓意。我无意之间向前方一看,奔腾咆哮的马江之水向着东海流淌,我默默地看着,突然马江之上变成了火海,点点的渔帆渐渐化作了中法马江之战的悲壮 的战场……当同伴把我从幻觉中唤醒之后,我声音很是低沉地说:

  “谢谢鼓山的灵气,帮我找到了《船政风云》的剧魂!”

  “快把剧魂告诉我们吧!”

  “《船政风云》的剧魂是闽都人民——自然包括船政学堂的师生坚决反抗法国侵略者的爱国精神!”

  事后追论,这不仅是《船政风云》的剧魂,也是闽都文化最重要的灵魂。同时,我还真正地意识到:惟有福建这灵动的山川大地,才能孕育一代又一代闽都人杰。

  敢领风气之先的闽都文化  为创作《船政风云》,我用心研究了林则徐和沈葆桢这两位历史人物。世人皆知,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禁烟的民族英雄。可是今人尤其是青年少有人知道,他是腐朽、 没落、闭关锁国的清朝末年“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为了寻求富国之道,组织翻译英国的《世界地理大全》,并亲自审编为《四洲志》。当他感到无法完成这一 宏愿时,遂又把《四洲志》交给了可以信任的晚辈魏源,并叮嘱这是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不负林则徐的托付,终于完成了一代名著《海国图志》。

  林则徐为了实现强军之梦,曾在湘江的船上与左宗棠作彻夜长谈。自然,他也曾为此谆谆教导自己的外甥兼女婿沈葆桢。事后证明,他留下的革命种子在 福州发芽、开花、结果。左宗棠供职闽浙总督期间,他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创办设在福州马尾的船政学堂。不久,他接到了调任陕甘总督的所谓圣命,遂立即奏请皇 帝任命沈葆桢出任一品船政大臣,继续接办船政学堂。自此以后,经沈葆桢数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福州马尾创建了我国第一支海军。其中严复、刘步蟾、萨镇冰等 均是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的高才生。接着,沈葆桢率领以船政学堂的学生为骨干的部队入台,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宝岛台湾的恶行,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事至今日, 台湾的人民尤其是学者还在研究沈葆桢保卫台湾以及开发台湾的历史功绩。多年之后,不少船政学堂的学生又升任北洋水师的海军将佐,并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甲午大 海战。由于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等人的惧日无能,使得我国第一批海军将佐大多壮怀激烈地葬身大海中!这就是烈士用鲜血书写的闽都文化中的船政文化!

  列强们的坚船利炮不仅叩开了我们的国门,也唤醒了四亿同胞的救国之心!随着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不少英雄的福州儿女又变成了弄潮儿。请看:船政学 堂的毕业生严复投笔从戎,翻译了《天演论》等西方的学术著作,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大家;在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之中,福州人民献出了“戊戌六君子”之 一的林旭;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墓中,葬埋着林觉民、方声洞等福州人民最忠诚的儿子;在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的大潮中,福州还走出了郑振铎、冰心、林徽因等先 进的学者和文学家;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八闽大地不仅杀出了一条“血路”,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而且还在思想界、文化界出现了具有全国影响的不同派别的理 论家、文艺家、诗人等。总之,这不仅是福州人民的骄傲和光荣,而且也是敢领风气之先的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都文化》是典型的地域文化期刊。建国初期,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刊物,讲述着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其中有关戏曲、民歌、民俗等内 容分外吸引着读者,这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西方流行文化的涌进,神州大地无处不是震耳欲聋的卡拉ok声,而儿时喜 闻乐见、被讥为“土得掉了渣”的民俗文艺不见了。闽都文化界是幸福的,有侨商、慈善家黄如论捐钱办《闽都文化》。

  探究“闽都文化”源头

  郑伯农(文艺评论家、《文艺报》原总编辑)

  福建在先秦是化外之地,据史学家讲,古时这里居住的是古越族的居民,后来,这里的土著逐步与中原来的汉族互相融合。我国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中 原人氏南迁,一次在晋朝,八王之乱和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大批居民南迁。还有一次在唐末。几次融合使这里的居民成为了汉族的一部分,有着共同的文字, 却有着不同的方言。我姓郑,在福建算是大姓,郑氏祖先是从河南来的。福建最大的姓氏是林、陈,都是从北方来的。

  福州地处边疆,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些地区未经战火洗劫,所以保存了一些在黄河、长江流域已被冲没的汉族传统文化。它又有独立的方言,独立的历 史、地理、民风、民俗,文化中自然存在着一些在中原难以见到的特殊因素。譬如,福州话中保留着不少汉语古音。一位大诗人曾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古 代白话诗,不押韵。其实,用福州话念,它是完全押韵的,因为福州话中蕴含着不少唐音。闽剧中有一出戏叫《墦间祭》,用《孟子》中的一段故事《齐人有一妻一 妾》编成,在其他剧种中没见到过。用《左传》《战国策》《史记》中的历史故事编戏,这样的节目很多,而用《论语》《孟子》中的典故编戏,这样的作品比较罕 见。《墦间祭》中有一段很有名的唱段:《移步出家门》,60年前在福州几乎家喻户晓。

  福州坐落在东海边上,是近代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接触西方文化也比较早。清朝的国门被打开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福州的林则徐就是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是民族英雄,敢于抗英烧鸦片。他还是诗人、思想家和水利专家。由林则徐倡议并开了个头,由魏源完成的《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本详 实介绍外国历史和地理的著作。《天演论》的译者严复,13岁考入马尾船政学堂,1877年赴英国海军学校留学,两年后回国,在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他是 海军,却成了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许多同学在甲午海战中牺牲了,这令他不得不陷入思考。作为开眼看西方的爱国主义者,严复的思想比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要 进步得多。他认为,要救国,不仅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比“技”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思想、先进的哲学。他编译的《天演论》,无疑是从国外盗来的圣火,照亮了 几代中国人的心。称他为近代思想启蒙的前驱,是毫不为过的。林纾翻译西方文学名著,在介绍西方先进文化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他还是诗人,写过《闽中新 乐府》。近现代,闽东出过许多杰出的文化学者。

  “闽都文化”研究会和刊物做了许多工作,令人感动。今后还有十分重视材料的收集、梳理工作,这是基础工程。譬如,闽东有一大批“蛋民”,终生在 水上生活。其他地区也有“蛋民”,福州最多。他们祖先受罚,终生不能上岸,衣食住行都在水上。“蛋民”有特殊的习俗,也有大量反映他们生活酸甜苦辣的民 歌。研究会已经在收集整理上做了许多工作。福州评话是群众性很广的说唱艺术。过去从初一到十五,福州街上每隔几百米,就有大户人家搭台请艺人说书。我不知 道现在福州的评话怎么样了,福州的说书艺人境况如何?戏曲界前几年搞录音录像工程,把名家演的著名剧目录下来。福州评话也可以搞录音录像工程,把优秀的闽 剧、评话搞成音像带,长期保存下来,流传下去。

  让世界认识福州,让福州走向世界

  黄如论(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闽都文化》杂志理事长)

  三山两塔,闽都风骨厚德载物;一带一路,善行天下人文日新。我的故乡福州,钟灵毓秀,人文鼎盛,建城2000多年来,始终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文化 重镇。在这片热土上,无数先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共同铸就了屹立东海之滨的人文奇峰。在中华文明漫长而艰辛的演进史上,这座城市始终敞开襟怀,兼容并 蓄,不但庇护了南渡避难的中原士族,为华夏文明保存了珍贵火种,更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近现代中国,率先开眼看世界,启中国现代文明之先河。形骸有 尽,精神不灭。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在恢宏的天地经纬里,我们看到黄榦呕心沥血注朱子经书,传承华夏文脉;郑思肖持节不屈,首次提出“中国梦”;林则徐虎 门销烟,震撼世界;沈葆桢创办马尾船政学堂,奠定中国海军基石;严复开启《天演论》惊涛骇浪,令天摇地动;林觉民、方声洞为推翻千年帝制,甘化碧血黄花; 萨镇冰、黄钟瑛甲午奋战,出生入死;冰心、林徽因用爱、用情、用心,在民族灾难深重时点燃温暖的小桔灯;林纾、邓拓、高士其、郑振铎、陈景润等在人文与科 技领域各自缔造传奇……一代代仁人志士、各界精英,让这座绿榕掩映的幽幽古城,因文化而兴盛,因文化而传承,因文化而汇聚风格独到、璀璨生辉的闽都文化精 神!

  树高千尺根难忘,燕飞千里终还乡。作为一名曾经漂泊海外的福州儿女,深深镌刻于血脉中的故土乡音,令我魂牵梦绕。几年来,我先后捐资数千万元支 持《闽都文化》研究工作,深入挖掘福州历史人文内涵;举办第一、二届福州语歌曲大赛,形成轰轰烈烈的福州人唱福州话歌曲高潮;支持闽剧事业发展,延续闽剧 的研究与普及,使闽剧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得到全新演绎。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为闽都文化精神与时代同步,展现多元价值,呈现深度内涵,使之成为八闽首府 的全新名片,并通过闽都文化这一桥梁,让世界认识福州,让福州走向世界。

  宋代大儒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众所周知,欧洲因为取回拜占庭火种而实现全面文艺复兴,闽都文化 精神作为古华夏文明化石般的载体之一,潜移默化保存了先人的诚信、仁义、谦恭、进取、开放等诸多美好品质,又率先淬炼了面向大海的蓝色文明,在大力推进 “一带一路”、谱写中国梦的今天,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与可借鉴价值。深入研究闽都文化精神,提炼总结面向未来的传奇基因,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 实现中国梦,提供厚实的理论参照与精神衣钵,传承绵延祖先留给我们神圣的不灭的火种!   

  三坊七巷,十邑精神扬旗鼓;闽水榕风,左海文章射斗牛。《闽都文化》一定能迸发出全新风采。福州这座历史名城,也必定能与时俱进,光照未来,名耀千秋!

  闽都文化与海上丝路精神

  向云驹(文艺评论家、《中国艺术报》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闽都文化》在当今文化期刊中是值得称颂的。《闽都文化》每一期都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把福州文化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民情、掌故、人物、 俗信等等,进行了丰富而生动的呈现。《闽都文化》上承《闽都别记》书写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民俗志、民族志、地方志、文化志的理念,突 出福州地域传统和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构成了一个地域的文化百科全书式的书写和记录,是一个地域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家园。翻阅一期期《闽都文 化》,我对福州历史、文化在近代以来的独特人物、独特历史、独特贡献印象深刻。

  《闽都文化》所反映揭示出来的“闽都文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闽都文化”的融合力,展示出中国文化包容、坚守、创新的特质。以古老的闽 越文化为基本底色,“闽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吸纳了客家文化标识的中原文化传统,形成了文明以止、人文深厚、样式丰富的地域文化,构成独特的方言 与文学、街区与城市、海洋与大陆、民俗与雅士、信仰与宗教、演艺与工匠、哲学与精神等丰富精彩的文化景观。二是长期的开放实践,“闽都文化”的交流和海上 丝绸之路的历史,使之成为我国面向海洋、面向世界的文化前沿。近代以来,尤其成为中国现代转型的发祥地。“闽都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西方文化走进来的 重要港口,近代史上中西文化的冲撞、变革、新生乃至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上演。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纾、林觉民、林徽因、冰心、庐 隐,以及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詹天佑等一大批中国科技精英,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政治、文化的新生,以及在造船、海洋、冶金、电信、铁路、飞机等新式工业上 的发展,改写了中国历史。

  “闽都文化”不仅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缩影,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坚守者、传承者,对于今天“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践也具有重要启示。这种启示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坚守文化的根脉、根源、根性。文化的发展必须基于根基深厚和血脉深广,必须固根强本。坚守自家文化面貌,才能有文化交流的自信,才有强 大的文化吐纳的能力,才会获得文化的尊严和尊重。二是必须坚持文化的开放、拿来、借鉴。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国家富强必须保持开放的胸怀,必须在全球化时 代和全球化进程中有与时俱进的活力和动力,保持对世界、对未知、对未来、对其他文明的优秀性、先进性的求知欲和学习态度。所谓学无止境,是一个民族不断进 步的推动力。三是始终秉持文化的平等、礼让、和睦、文明、和平的交往姿态。近代以来,我们是一个饱经磨难、历经欺凌的民族,强权、侵略、战争、掠夺绝不应 成为文明交往的主流。中国近代史的沉痛教训,不是我们冤冤相报的理由。世界文明的未来,应该从饱受欺侮的民族的痛苦历史中获得文明的教训和智慧,中国近代 史也应该是人类文明史反思其错误和教训的重要课题。我们自己也要汲取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超越苦难,奋发图强。四是要把我们拥有过的包容、并蓄、兼收的文 化传统继承和弘扬起来。把闽都文化精神、海上丝绸之路文明精神这样的自传统或内传统加以放大,成为我们今天“一带一路”文化实践的大战略、大胸襟、大境 界,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对外文化交流、构建新的国际格局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品格。

  闽都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播扬刍议

  曾镇南(文艺评论家、《文学评论》原副主编、研究员)

  近几日,有机会浏览《闽都文化》杂志、《闽都文化概论》和有关福州三坊七巷的文化研究著作,大长见识,大有得获。这次对“闽都文化”的集中学习 和了解,使我想到,一个人对自己出生并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故乡,虽然有一种浸淫其中、日久形成的天然的了解、熟谙,故乡的山川地望、民俗风土、前 贤史迹、乡音食味乃至父母言教、师长发蒙等等,都能牵引出许多温暖而忧郁的记忆丝缕,不绝地萦绕着你走过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 自己出处的文化渊源和流动在你血液中的文化脉息,就有清楚、明晰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和自觉,是需要学习、解惑、去蔽、提升的。这其中,必会有一个“不识庐 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阶段,身从故乡来,未解故乡事,是常见的。所谓乡愁,也就属于文化认知的感性阶段吧。要上升到文化自觉、自信、自为的理性认 识阶段,当然就需要学习,一般文化学、文化形态学的学习和文化多样性学说、特殊文化形态的学习。因此,也就需要专门的文化学者如“闽都文化”的研究者和播 扬者们所做的工作那样,给一般关切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的人们以切实的帮助。也因此,我对于“闽都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化和播扬,就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 求。

  “闽都文化”的进一步深化,我希望能聚焦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形成、丰富和发展“闽都文化”有卓越贡献的具有代表性、标帜性的人物身上,集中在研 究这些人的文化思维成果和文化创造实践上。在这些方面,作为随笔型文化期刊的《闽都文化》,在组织、确定每一期的“专题”或“主题”时,已经有所体现,如 纪念林则徐专题、严复和严氏家族专题、沈葆桢和船政文化专题等,虽然限于文体与篇幅,不能像学术论文和研究专著一样深入和周到,但也昭示着编辑者看重历史 文化人物和传播闽都文化的践行意愿。但如果从闽都文化研究的总体拓深格局上看,在突出、聚焦历史文化人物研究方面,仅此就显得有些不够了。《闽都文化概 论》重在概观,书中虽点到多如繁星的人物,却隐没在章、节标题之后,难以按书索骥。三坊七巷丛书重在地望,各书虽多涉及居于此地的名人望族,但记叙过于分 散,故居故实繁富,人物鬚眉难现、謦欬杳闻。史之骨骼在“纪”,史之血肉在“传”,文化史、文化形态的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的人文气、人生性,自然更应该着 重于人。尤其是特定文化的代表性、标帜性的人物,他们作为思维着的个体,作为思想的生产者、文化的传播者而活动着,参与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 配,其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和窗口作用,就更是彰明较著的了。

  唯物历史观认为,文化的本源是由生产工具的使用发展起来的。人类使用工具,不仅创造了外于己的人化的自然,而且创造了人自身。由于生产工具发展 的不平衡和科学地使用工具的历史时差、地理殊异,造成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但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相互依 存的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则是物质文明的主导和灵魂。离开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不仅会发生偏至,迷失方向,也将因失去精神动力和智力 源泉而停滞不前,从而导致文化在总体上的衰落甚至腐坏。然而,作为文化表层结构的物质文明,其利于民生的作用和效果较为彰著,其悦于耳目的感性的声、色更 为动人,容易引起人们重视;而深藏于文化深层结构之内的人们的意识、精神素质,社会风气、社会心理等等国民性的问题,往往不易被人认识和引起重视。注重、 聚焦历史与时代文化人物的研究,很自然地就会把文化研究引向精神文明、民族精神、人心民气的探究和培育方面去。这也是把“闽都文化”研究引向深入的最为平 正易行的路。

  “闽都文化”的生成、发展、播扬、革新,是一个接续奋斗、代有传承的历史过程。“江山代有才人出”,着眼于不同世代的文化代表、标帜性人物的研 究,由点而线,可见出文化传承的沿革源流;由线而面,可见出文化播扬的浸润幅度。文化之演进,如大江之行,回旋起伏,变化万端,激浊扬清,终归于进步。用 这种流动不息、变动不居的发展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更可见出透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代表人物的意义。“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以此观文化史上的各种人 物,不亦宜乎?一部文化史是心灵史,也是众生相。言人人殊,百家争鸣,万籁呼应,是恒调;相个个异,不拘一格,开众妙之门,是常态。

  关于闽都文化的一点认识

  张陵(文艺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

  文化是鲜活的、具有创造性的。现在我们讲文化,很自然就讲传统文化,讲古代文化,讲文人文化,好像只有这样讲,才是讲文化。其实,讲文化要注意 源与流的关系。什么是文化之源,什么是文化之流?我们现在讲的文化,大都从文化之流的层面上说,也就是从历史过程这个层面上去说的。其实,文化之源在我们 时代生活,在我们国家和民族创造着好生活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只有找到文化之源,才具有创造的活力,文化才有价值。离开了创造谈文化,可能会离开了文化的本 质。我们今天谈“闽都文化”,应该更多地思考这种创造性的先进性的文化因子对“闽都文化”的作用。我们注意到,“闽都文化”最重要的是创造创新,特别是近 代以来,先进文化对“闽都文化”通过许多的仁人志士发生的重要作用,激活着“闽都文化”。这是“闽都文化”的特质,也是“闽都文化”的魂魄。现在又有一个 新的历史机遇,那就是“一带一路”建设。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闽都文化”发展最 鲜活的时代资源,我们应该好好抓住。

  生活是人民创造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因此,文化也是人民创造的。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认识到位并不容易。我们讲的文化可能更多地倾向文人文化、 名人文化,这当然没有错。一个地域的文化,文人、名人具有代表性,是地方文化最灿烂的明珠,应该多多宣传和弘扬。不过,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文化更应该着力去 认识,去开掘。这是一个地域文化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地域文化的价值所在。关于“闽都文化”概念定义中,有这么一句话:“主要是由闽 江下游和闽东地区一带操福州方言的居民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独具特色的一支地域文化。”这个表述非常具有人民性。实际上,我们是说,弘扬一种 地方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弘扬方言文化。因为一个地域文化的存在,是由老百姓日常语言描述出来的。没有老百姓的语言,就没有地方文化。把自己的母语当作神 明来敬畏、保护和弘扬,才是抓到文化的根本。具体地说,就是要特别重视福州语言文化的建设。我们这个时代,方言的危机越来越突出。失去了方言,也失去了地 域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福州语是一种非常美好的语言,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关于这个话题,应该成为“闽都文化”发展创新的思考重点。

  对地域文化要心存敬意

  柳萌(作家、《小说选刊》原社长)

  《闽都文化》是一本优秀地域文化杂志,集当地文化之大成。跨越时空2200年的闽越文化,它的多元性从文史方面尽展杂志之中,给读者提供了丰 富、独特、厚重的知识,是一本阅读有兴趣、保存有价值好刊物。我国确立的“海上丝绸之路”重大策略,福建是个绕不开跨不过的地方,它的文化必定随着经济活 跃更加丰盈;另外从我国八大地域文化来说,闽台同属一个地域文化板块,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台湾同胞认知度会有帮助。因此《闽都文化》的出版很有现实意义。

  “闽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一部分的地域文化,首先是要不要重视和保护,其次才是要不要继承和发扬。关于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理论上回答是肯定 的,实际做法则是多有不足。仅以地方剧曲为例,据统计原有350多种,现在还剩多少种呢?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反正央视第11频道,经常露脸的戏曲就是几 大剧种,京剧、越剧、豫剧、河北梆子,众多地方戏剧和曲艺,根本没有或很少有露脸机会。我年轻时候四处流浪,坐火车判断到什么地方,不必询问任何人便知 道,因为电台播放地方戏曲。这是每个地方的声音名片。现在各地电视台主打通俗歌曲,很少播放当地戏曲节目,全国几乎一样没有特点。主流传媒尚且如此,依靠 挣钱养活的地方剧团,自然考虑的首先是票房价值。所以我说对待民族文化首先是重视和保护。

  重视和保护民族文化,就是重视和保护祖宗遗产,这是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文化人既无权又无钱,如何起到作用呢?我想主要是尽其所能,在 继承和发展上做些事,如对传统地域文化项目,做些整理、鉴别、推荐工作,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进言。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要靠地 方政府官员的政策坚守,要靠当地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还要靠敬畏民族文化的企业家的支持。

  关于文化创新问题,应该认清的是形式创新还是内容创新,民族文化的创新,形式上要在尊重传统规律前提下,寻找观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内容上要在 反映现实生活基础上,给人以激励以振奋并能让群众欣然接受,这才是多样形式和健康内容统一的文化创新。文学难攀高峰,艺术缺少精品,作者没有大师,造成这 种情况有其客观原因,但是就其主观原因来说,人心浮躁、迎合低俗、钱大于艺、监管不力,等等,这些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靠什么攀登高峰呢?我想恐怕还得靠我们自己的两只脚,这两只脚就是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洋人的艺术形式只能当作登山手杖,借助一点力量,而不能完全倚仗和一味模仿。对民族文化要心存敬畏之心。

  闽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刘玉琴(作家、《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闽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求我们珍视历史,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坚信“闽都文化”在过去现在与未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能提供深厚的精神支撑,为和谐社会建设能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深厚。说到福州,人们会想到它的“文脉,文气,文明,文化”,想起那些美好的印 象和元素。“闽都文化”的独特内蕴和路径,以及影响和意义远远超出了福建,“闽都文化”的源远流长、清新高雅、博大精深、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对于丰满中 华文化形象、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闽都文化”让人有足够正视与珍视的理由。

  费孝通先生说过:“文化是干什么的,文化是要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艺术化的世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再追求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闽 都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对自身文化有充分自信,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并相信它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适应新环境、新时代 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尤其是对世道人心的温润净化作用,对社会进步所起的引领推动作用,这是“闽都文化”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几十年来,我国处于巨大社会转型期。以往的理念观念、情感认知、风俗习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闽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要求我们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观念理念、机制思路上打好组合拳,沉稳扎实,坚定自觉。

  既有上层设计、机制保障,将传承、弘扬“闽都文化”作为系统工程建设;又能修复抢救,不断宣传造势,极大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贵的 是,福建目前既有闽都文化研究会,闽都文化杂志,闽都文化网,闽都乡学讲习所、闽都文化传播志愿者团队等,还有将热心研究闽都文化的专家、学者、文化工作 者以及相关部门、相关研究会的力量充分协调,织成网络,增大辐射面积的积极举措,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闽都文化传播活动,开枝散叶,有声有色,显示了“闽都文 化”的非凡魅力。“闽都文化”的不断丰富,浓厚的时代气息,所生发的巨大张力,体现了闽都人高度的文化自觉与强烈的创造意识。

  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当今经济一体化浪潮快速涌来之际,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成为既老又新的课 题,面临巨大挑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程度,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还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从这个意义而言,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挖掘“闽都文化”内涵,探析“闽都文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闽都人的眼光与坚守、自信与自觉、情怀与担当,是有 普遍的示范作用的。

  根文化的召唤

  李硕儒(作家、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

  人类文明所以走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仰赖于物质和文化的发明、发现和发展,而在这两者之间,又互为作用、互为借鉴、互为促进,这才构成了今日世界 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就这层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文明之根之源,只有以虔诚之心爱护、培植、弘扬自己的根文化,这个民族和国度才能长盛不衰,才能璀璨 于天下。或许正是出于如此初衷,菲籍闽人企业家黄如论慷慨解囊,出资承办了以弘扬闽籍文化为主旨的刊物《闽都文化》,于此,不光能看出他爱国爱乡的情怀, 更洋溢出他珍惜根文化的绵绵情愫。

  文化多元使人眼界开阔、胸襟博大,自然生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生态,正因为此,历代闽籍文人学士几乎都成为以自己的根文化为主体、积东西文化 于一炉的先驱和劲旅,如集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严复以他翻译的《天演论》《原富》等当时西方的哲学名著开启了我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著名文学 家、翻译家林纾除了发表自己的著述外,还翻译了十多种文字的170多部文学作品,以致当时“一时洛阳纸贵,风行海内”,使国人第一次通过文学作品认识西方 世界;自诩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先期留美、后又留德,终能以中、英两种文字创作多部文学作品,并因此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 国女作家赛珍珠请到美国定居写作。此外如活跃于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文坛的林徽因、冰心、庐隐等女作家不仅创作丰盈佳话多多,也为中国文坛构建了一幅别具风 情的风景线,此线绵长不歇,驰骋于今日文坛的刘再复、张炯、谢冕、舒婷、郑伯农、曾镇南、张陵、何镇邦等仍是笔健不歇,各逞风姿……政界精英如林则徐、沈 葆桢、黄乃裳、陈宝琛、陈季同、高梦旦、林白水、林旭、林觉民、郑振铎、胡也频、邓拓等也是诗书满腹,胸怀天下,骨傲不阿。

  图书、报刊是弘扬传统文明的载体,是火热现实的呈现,《闽都文化》坐拥闽越历史文化的宝山,自有挖不尽的文化宝藏,抒不尽的文明情怀,遍翻此 刊,深觉它不负祖先,未负众望,看得出,从刊物的理事会、编委会到编辑部正以虔敬之心,孜孜眷眷有章有法地沿着先人的足迹,展现着这方福地的历史,书写着 他们的璀璨,光耀着他们的丰饶,可说是花开绚烂、图文并茂。如要求全,我以为,可设几个固定栏目,对每个栏目都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开掘展现,切莫大水漫 灌、水过地皮湿式地虚掷文化资源,以防资源用尽、效果不彰;其二、如每期有一个主体内容,其余配合点缀,更可使一般读者印象深刻,为研究者提供一方研究园 地,刊物面貌也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有节奏有变化有色彩。

  由《闽都文化》看地域文化的传承

  陈先义(文艺评论家、《解放军报》文艺部原主任)

  一个城市,一方地域,重视不重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承,表现的不仅仅是这个地方的领导能不能从文化的角度思考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更表现的是 这个地方的领导者有没有文化发展战略的宏观思维,有没有敬贤法祖的历史眼光。在这方面,我认为福州的领导和黄如论先生走在了前边,他们是富有文化发展的战 略思维的,他们对福州地域文化的大力张扬,不仅仅源于乡情故土的文化情结,更具有对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前瞻眼光。《闽都文化》对地域 文化的开掘,张扬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历史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再放异彩。福州及至整个福建,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郑和下西洋从这里出发,五口通商 福州是重要口岸,这些都使传统的中原文化增加了看世界的开放眼光,其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都文化。至今,闽都文化对我们当代的改革开放 都具有特别的思想引领意义。

  闽都文化的瞭望高地

  徐忠志(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

  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闽都文化,不仅有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基因,还洋溢着闽江流域独特的风采气韵。它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以中原文化为主体,融汇 了海洋文化和外来文化,正是开放、包容、进取的鲜明特征,引来无数相信“爱拼才会赢”的海内外华人为它痴迷、为它倾倒。“闽都文化”的深刻影响早已超越八 闽大地,波及全国乃至世界。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志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开始深入研究和开发闽都文化,旨在整合文化资源,凝聚文化力量,发挥其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闽都文化研究会和《闽都文化》办刊团队便是这样的有识之士,他们以航海家的气 魄和实干家的精神,倾情展现“闽都文化”魅力,悉心开掘其当代价值,注重推介那些反映“闽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生活相协调的好文章好成果,为 广大读者打造了一个葱茏的“闽都文化”的瞭望高地。

  阅读《闽都文化》杂志,对《闽都家庭的守护神》(谢冕)、《临水夫人》(章武)、《甲午之泪凝成〈严复全集〉》(夏雪)、《齐天大圣与福州猴神 信仰》(徐晓望)等诸篇什印象深刻,我从中领略到了闽都文化的深厚、丰富、多彩,其中的历史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极具地域特色,至今有着强大的生 命力。三坊七巷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古街区之一,被建筑界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在这片街区里,历代名人荟萃,文化遗迹众多,是福州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 福州乡土文化充满魅力,一些延传至今的喜庆习俗、岁时习俗、信奉习俗,折射出福州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情趣。还有“世味留年”、“闽都记忆”、“左海风流” 等栏目的一些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特色鲜明的福州宗教、戏曲、工艺等。在我看来,这些“特色”有着别样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是研究闽 都文化的“活化石”,亦是《闽都文化》的办刊资源优势。

  闽都文化是华人华侨魂牵梦绕的乡音乡情,也是海外游子认祖归宗的文化灯火。福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 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近年来,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广泛、逐步深入,“闽都文化”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为推进两岸文 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闽都文化”研究和《闽都文化》 发展,若能发挥好突出优势,展现出深厚实力,在现有基础上,静心打造千万客居海外的福建人惦记、向往、不舍的精神栖息地,吸引更多闽越语族为祖国和平与发 展贡献力量,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我们有理由对此充满期待。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练知轩(福州市原市长、市人大原主任、闽都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闽都文化》杂志理事长)

  今天,大家的关心下,在黄如论主席的精心策划和中国文联及《中国艺术报》 《文艺报》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闽都文化》杂志非常荣幸地能有机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这预示着《闽都文化》杂志的办刊水平将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对闽都文化 的传承与创新将起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刚才,黄如论主席满怀深情地作了精辟感人的讲话,代表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黄如论主席作为杰出的企业家、慈善家,在事业兴旺,工作十分繁忙之际,仍然十分关心、热爱、支持家乡文化发展,尤其对传承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 情有独钟,不仅慷慨捐资扶持,而且身体力行宣传闽都文化,经常积极参加并亲自指导家乡各项文化活动。2007年以来,黄如论先生捐资2000多万元,举办 了两届“金源杯”福州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邀请名家创作、演唱福州语歌曲,连续三年举办全市闽剧大会演,扶持家乡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援建闽都文库,开展 闽都地方文化资料的挖掘和保护; 《闽都文化》杂志也是在他大力扶持下才能走到今天。近年来,黄如论先生还慷慨捐资了2000多万元鼎力支持闽都文化其他活动,这些都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和普遍赞誉,为传承和弘扬闽都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