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留在心中的送别——致杨绛先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27日20:5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留在心中的送别——致杨绛先生

  新华社记者吴晶、姜潇、施雨岑

  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这是杨绛先生的最后遗愿。

  如先生所愿,她安静地走了。

  27日,清晨时分,北京协和医院一号院门口,和往常一样。除了几名在路边执勤的安保人员,街道上没有等候的人群,亦没有鲜花。

  “今天上午9时,我们送先生起灵,前往八宝山。”协助料理后事的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声音有些喑哑:“没有仪式,没有灵堂,没有花圈挽联,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大家只想安静地送先生走完最后一程。”

  大道至简,自始而终。

  4年前,先生曾对前去看望她的中国社科院负责人提出:去世后不开追悼会;不受奠仪;至多七八至亲送送。现在,即使是她工作多年的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也仅有陈众议一人代表参加。

  “上世纪80年代,我刚进社科院外文所的时候,杨绛先生最后一次来所里办事,我远远地看了她一眼。她非常干练干净,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干净;她的笑容,慈祥而豁达。”多年之后,陈众议仍清晰记得当初与先生的“不期而遇”。

  这位百岁老人的笑容,定格在了很多人心中。

  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门前,同学们特意将先生的照片摆放在此。连夜折出的纸鹤迎风飘摇,洁白无瑕。

  这里是杨绛先生生前最爱的图书馆。这里留存着她的青春,也凝望着她与钱钟书先生一生一世的牵手。18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8年前钱钟书先生逝世十周年,清华园的主干道上也都曾挂满纸鹤。

  “先生,有一千只纸鹤陪着你,路上不会孤单……”“先生,我们会擦干眼泪,愿自己一路坚强,学着您的模样成长。”同学们用纯真的祈愿和真挚的誓言,送别这位老学长。

  2001年,先生代表已经去世的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在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很少公开露面的她专程出席捐赠仪式,并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勉励受助学子。

  先生的讣告,生前已经准备好,并由她亲自认定。全文432字,关于奖学金的内容占去近一半篇幅:“杨先生生前已将她和丈夫钱钟书先生二人全部作品著作权中因作品使用而获得的财产收益捐赠母校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用以鼓励清华大学家庭经济困难但好学上进的学子,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并希望领受奖学金的学子学成后,能以各种形式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对先生最好的送别,就是将先生之恩、先生之风,永记心中。”曾获“好读书奖学金”的清华大学电机系博士生吴迪说。

  25日先生辞世的消息传出后,她的生平故事、处世言谈在媒体上、朋友圈中被广泛传递和分享:

  有人慨叹“一个时代落幕了”,有人为她的智慧学识所折服,有人感佩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的感情……更多的人,只是默默地,从这位阅尽沧桑的百岁老人身上,从她淡泊宁静的文字中,寻找、汲取那种通达从容的力量。

  先生走了,靠她的文字取暖的人要来送她最后一程。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新华社记者:连日来,无数读者和许多单位从四面八方发来唁电,先生在无锡老家也有很多朋友专程赶来为她送行。

  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杨绛作品推荐”货架上的书这些天被卖得很快。“《我们仨》已经卖光,很多读者都很遗憾。”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78岁的王志兰老人是一名退休语文教师,她专程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来买先生的书。她说:“钱钟书、杨绛夫妇一生淡泊名利、重情义的人品给我们这代人影响很深。”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在丈夫和女儿离世多年后,先生不必再“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也不必再“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更不需要再借写作来重温,让“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自己,“和他们再聚聚”。

  今天,杨绛先生回家了!

  这一次的送别,也许真的不必哀痛惋惜,因为“我们仨”将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团聚。

  从此,再无生离死别;从此,生命之火永恒。(参与采写:王思北、周珊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