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出版社改名成风为哪般?招牌是做出来不是叫出来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2日17:04 来源:青年报

  最近青年报记者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封面下面印着“文化发展出版社”的字样。记者从未见过这家出版社,一打听才知道,这并非是一家新的出版社,而是原来的印刷工业出版社改名而来。近年,中国的出版社改名成风。名字一个比一个有文化,一个比一个气派大。但是出版毕竟还是内容为王。名字需要响,内容还得优,这才是发展的正道。

  印刷工业出版社是最近改名的。这家出版社1981年成立时就叫这个名字。但是其实现在这家出版社出得最多的是大众图书和少儿图书,出的很多书都和印刷工业无关。该社负责人坦言,改名就是为了消除误会,扩大业务。“考虑到‘印刷工业’这几个字对有些想出版其他专业专著的作者来说总有些顾虑,感觉与我们出版社似乎不相符,改名之后业务范围更广了,以前一些作者的顾虑也少了。出版社更名之后,业务方面也有所调整,品牌也有所提升,对我们也是一个机会。”

  最近大量出版社在忙着改名。其中一点就是将原来很专业化的名字,改得更大众化,显得更有“档次”。比如中国审计出版社改名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改名为江苏凤凰出版社。而中国物资出版社则有了很“高大上”的新名字,叫中国财富出版社。一些地方出版社还努力地去地域化,比如福建省的出版集团叫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宁夏的出版集团叫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湖北的出版集团叫长江出版集团。

  这些出版社的新名字,都是怎么“大”怎么来。长江、黄河、中原、海峡、财富、文化,基本上能用的都用上了,还嫌不够大气。一家专业出版社的编辑私下告诉青年报记者,他们改名也实在是无奈之举,虽然大家对原来的名字都很留恋,怎料一些作者嫌那个名字太“土气”,不愿意把书交给他们出。“不得不承认,出版社之间是有先天优劣之分。你看人家人民文学出版、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这些名字一听就很有底蕴,难怪作者都愿意到那里去出书。”

  不过,出版社这样一改名,很多读者就犯了难。过去一些读者习惯于按出版社去买书,现在名字改了,乍一看还以为是盗版。一些读者还认为,有的出版社招牌已经打了几十年了,很多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现在既不做公示,也没和读者商量,说改就改了,实在有点可惜。但是现在这股改名风潮的另一个问题是,出版社为何要把名字看得这么重?要知道,出版是最讲究的内容为王的领域,名字叫得再好听,书的质量不行,效益还是上不去。

  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这样的大社名社,也不是创立之初就有那么多作者“慕名而来”的。是靠一本本书做出了名,那块招牌才成了金字招牌。所以业内有言,招牌是做出来的,不是叫出来的。现在很多出版社将很多的精力都放在“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好听”方面,如何做好书的实际举措却鲜见提出。追求了名头形式之余,更追求内容,这恐怕才是一家出版社的发展的正道。记者 郦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