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非虚构:真实的深刻性 唐颖对话王雪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0日09:03 来源:上海作家 思南读书会

左为唐颖,右为王雪瑛

  5月7日下午两点,小说家唐颖与评论家王雪瑛做客读书会,唐颖为何选择非虚构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异乡陪读生活?虚构与非虚构的方法有何异同?在美国,父母和孩子同为异乡人,如何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下共同成长?唐颖和王雪瑛以虚构与非虚构的文学创作为核心,同时聊到了中美的教育、语言、社会生活等问题。

  异乡并非“避难所”

  一个女孩子冰天雪地里在教堂前举着牌子,抗议歧视同性恋,拒绝人工流产,开车过去才发现是自己的女儿,他惊呆了。“他”是唐颖在美国的华人朋友,这个故事也是唐颖决定开始非虚构创作的缘起。唐颖坦言,带孩子离开中国,最初是一种逃避。但是来到美国后,她发现自己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如何了解美国文化,如何融入美国社会,如何引导孩子融入学校生活,这一切都亟待解决。从中国到美国,父母与孩子同为异乡人,作为一个整体,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毫无根基,会与外界产生很多冲突。比如美国是一个法律社会,很多法律对于华人来说,很陌生。这种无知有时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给家庭带来沉重影响。

  另一方面,因为年龄、教育、生活阅历、交往人群的不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家庭内部也会产生很多隔膜。比如父亲完全不清楚女儿的政治立场;家长焦虑,却完全不理解子女在学校遇到的困惑与障碍等等。如王雪瑛所言,“相比他们的父母来说,第二代的孩子是更年轻的时候进入美国社会,所以肯定对美国的浸入程度和了解程度更深,所以他们会碰到他们的问题,这也是唐颖作为一个作家很关心的一点。”

  真诚抵达真实

  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小说家唐颖始终在利用文学再现生活。“唐颖是一个接地气的作家”,王雪瑛这样评价她,“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作品,她都不会远离自己的人生,而是非常贴近自己的人生,感受自己的人生。”在书写自己的生活中,唐颖也经常反思自我,“我能否将我看到的真实全部表现出来?真实性在作品中是否有局限?”作为一名作家,一位母亲,唐颖已经多次用不同的方式进入到美国,每次的感受与体验都不同。在深入过程中,她依然不断地质疑自我、勇于面对局限。因为这种真诚的勇气,唐颖可以在作品中展现真实的力量、真正抵达深刻。

  非虚构的生命力

  Non-fiction在国外已经有很长时间的传统,据唐颖介绍,十多年前,纽约书店畅销榜的排名中,非虚构就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中国文学界,非虚构是近两年才兴起的词汇。王雪瑛表示,唐颖在真实的个人基础上,选用非虚构的方式充分表达了自身在美国丰富的人生经验,这是非虚构的魅力。在中国,非虚构的写作方式正在受到大家的重视,中国社会碰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土地流转、国企改革、青少年犯罪等等,这些现实问题需要新闻广度和文学深度结合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能够直接进入这个时代,表现这个时代。

撰稿:陈 思

现场:王若虚

摄影:迟 惠

杜湘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