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儿子眼中的柏杨:在苦难中坚守爱与宽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04日09:2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秀娟
1会场1
1会场2
1白庚胜
1吴义勤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接受捐赠
1梁鸿鹰
1何向阳
1崔道怡
1周明
1范咏戈
1胡平
1李炳银
1贺绍俊
1白烨
1李宏伟
1梁海春
1李朝全
1红孩
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汤文辉主持会议
1作者郭本城为读者签名

  “在父亲离世的第6年,我完成了这一本书,而今天能够在大陆上市,我觉得,是我这一生,最值得振奋的事。”4月30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背影:我的父亲柏杨》研讨会”上,文化名人柏杨先生长子郭本城的一番深情追忆,让严肃认真的会场氛围中,多了一份温情。

  2008年4月29日,柏杨先生病逝。5年之后,郭本城开始撰写柏杨传记,即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今年1月份推出的《背影:我的父亲柏杨》。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以及崔道怡、周明、范咏戈、胡平、李炳银、梁鸿鹰、何向阳、贺绍俊、白烨、李宏伟、梁海春、李朝全、红孩等作家、评论家参加了该书研讨会。

  该书详述了柏杨幼年被后母凌虐、少年失学、战乱从军、冒名读书、远渡台湾以及10年小说、10年杂文、10年著史的人生经历,重温柏杨先生的苦难与抗争,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希望通过这部回忆录,呈现柏杨先生“爱好和平的精神”、“诚信宽恕的思想”、“坚忍卓绝的毅力”,希望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承续和两岸亲情的绵延贡献一份力量。

  研讨会上,有评论家认为,这部传记从学术意义上来说,为柏杨思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以及台湾政治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从文学意义上而言,这部作品感情丰沛、可读性强,为普通读者了解柏杨、了解台湾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口;尤其是柏杨先生对祖国、对故乡血浓于水的深情,在屡遭厄运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博爱和豁达,会深深地感动两岸读者。

  研讨会后,郭本城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送了该书签名本,吴义勤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接受捐赠。

  柏杨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渊源深厚,曾在台湾、香港多地争抢其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排除干扰选择了“重回大陆”。2006年底,柏杨在台北将大批文献赠送中国现代文学馆;2007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专门成立柏杨研究中心,为两岸三地及世界华文文学界走进柏杨、研究柏杨、鉴赏柏杨产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图/文刘秀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