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格非成为北师大驻校作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02日09:26 来源:中国作家网 行 超

  继贾平凹、西川、欧阳江河、余华、严歌苓、苏童、迟子建、翟永明之后,作家格非正式入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为又一位驻校作家。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董奇为格非颁发了聘书。在当天举行的主题为“重构或归返中国叙事之路”的研讨会上,苏童、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陈晓明、程光炜、陈福民等作家、批评家围绕格非30余年的创作特点及其变化过程展开交流。活动由莫言主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迷舟》《褐色鸟群》等为代表作的格非,因其鲜明的语言风格、叙事方式和思辨色彩,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旗手之一。然而,近年来,格非的小说如《春尽江南》《人面桃花》《山河入梦》《隐身衣》等,较之此前的作品更加侧重于讲故事、写人物,更多地彰显了他作为一个当代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陈福民谈到,格非写作方式和特点的转变是自觉而渐进的,这其中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表现了一个作家对自己所处时代困难、艰苦的体认。因此,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一个作家写作风格的转变,更与整个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格非的写作“提高了知识分子意义上的作家的智力水平”,让写作这样一件个体的、感性的活动更具有理性和智性的思考、规划。与会者认为,格非近年来的作品,很好地将知识分子的学院派写作风格与作家对人间生活的体察、关怀结合在一起,他的写作一方面受益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滋养,另一方面又与作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入研习有关。

  研讨会上,苏童从格非和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从一个侧面回顾了中国文学30年来的发展变化。他说,上世纪末的中国先锋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西方文学强大的叙事魅力,甚至遣词造句的某种特性、特质所笼罩,然而到了《人面桃花》这个阶段,中国作家“变了身段,变了腔调,变了文字,变了结构、叙事,变成非常中国化的传统叙事,完成了一个腾挪或者转移”。的确,格非的变化显示了他作为学者的开阔眼光和胸怀,也凸显了他作为一个优秀作家不断生长的可能性——正如格非自己所说,“随着写作越往前走,思考的问题幅度和宽度都会变得越来越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