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京剧像音像”:中国原创的民族文化传承工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11日08:30 来源:光明日报 刘连群
张克(右)主演的京剧《珠帘寨》
叶少兰、赵秀君主演的京剧《西厢记》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传承保护京剧、昆曲”,提出“实施中国 京剧像音像集萃计划”。同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要求“做好京剧‘像音像’工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取的重大举措。这一年,也是“京剧像音像”连续第二年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期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陆续播出新录制的“像 音像”剧目,并于2016年开设专门的栏目,广受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也得到艺术家、专家的热切关注。

  “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是李瑞环同志继“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之后,创意、策划的又一项文化工程,也是再一次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保证民族优秀文化薪火相传开辟新路的创新工程。

  “像音像”与“音配像”的不同在于,“音配像”是采用前人的录音,后人配像,以解决有音无像的问题;“像音像”则是当今的优秀演员自己给自己的录音配像,以解决舞台演出不可避免的缺憾。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音配像”工程,是在“十年浩劫”过后,京剧艺术遭受重创,许多前辈大师、艺术家过早离世,他们创造的经典艺术濒临失传,艺术 传承链断裂的情况下,针对演员、剧目、观众“三断档”现象,为了抢救珍贵的艺术遗产,保证京剧艺术精华的存留而实施的工程。即选择前人遗留的录音,组织亲 传弟子或后人配像,历时21年,录制了460出经典和优秀剧目,为京剧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学习与传承提供了范本和依据,为群众提供了声像并茂、高品位的欣 赏剧目,推动了京剧艺术的普及,被誉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至今,近30年过去了,随着党和政府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方针和各项举措的落实,京 剧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一拨又一拨新的人才成长起来,成为了当今舞台的骨干力量。虽然和前人相比,在艺术上还存在着不 同的差距,但还是涌现了相当数量的优秀演员和剧目,代表着新时期以来的最好水平。在当代名家风华正茂的时候,把他们演出的经典和优秀剧目录制下来,不仅是 作为“时代的记忆”保留,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前人录音因年代久远,在质量和完整性上存在的缺憾,供观众欣赏、后学参照,以有助于艺术的普及与传承。

  二是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一方面体现在自身包含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另一方面在舞台演出中,主演、配 演、乐队的表现与配合,剧场设施和现代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的音响、灯光的运用,以及当时的现场气氛,无不影响着艺术的整体呈现,因此一般性的日常演出很难 达到完全理想的程度。其中最关键的是演员的声音和表演的图像效果,而“音配像”工程成功的经验证明,舞台演出的音和像是可以分离开来,分别再度加工而后进 行合成的。“像音像”正是汲取了这一经验,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先在舞台取像,再在录音室录音,然后演员再给自己的音配像,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某些环节的不 尽人意反复加工、提高,力求取得最佳的整体效果。

  三是京剧艺术传承的规律。京剧在具有综合性的同时,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 艺术,属于“活态传承”,虚拟而程式化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多少年来是基于前辈大师、艺术家的匠心创造,又由 一代代后人口传心授和舞台演绎传下来的,这种传承方式符合剧种的基本特点,必然还将延续下去。然而,靠人的动态传承,又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由于传人自身条 件和理解、认识的不同,以及记忆所产生的难以避免的差异,不可能真正百分之百、完整无缺地把前人的艺术全部继承下来,总会有所侧重、取舍或有意无意地产生 “空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传承的过程,也是伴随着流失的过程。虽然恰恰是这种“空白”和“流失”,给富于创造力的传人提供了继续进取的空间,在历史上 催生了许多新的流派风格,但对于高度成熟的京剧艺术来说,那得以忠实继承和保持下来的前辈大师、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内中包含的基本规范和精湛技法,却仍是 传承之本、创造之源,剧种永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的根基。本正才能枝荣,源清才能流长,于是“原著”、原版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唱片、录音保存了原声,电影部分地摄取了名家名作的身影,而电视技术的异军突起和空前普及,则为更多也更及时地保留和传播声像资料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 “音配像”重在抢救前辈遗产,“像音像”意在记录当代的传承足迹。精美而积淀丰厚的传统艺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下来,又高水平传承下去,当下的今人, 多少年后又会成为后人的前人,因此把当代得到前辈亲传或再传,坚守剧种本体特质的舞台创造,尽可能完美地录制下来,会和前辈大师、艺术家的珍贵影像一起, 成为后人学习、传承的参照,保证艺术循着正确的方向代代相传。

  京剧“像音像”的宗旨和追求,决定了作为立足当代、着眼未 来的文化工程,必然又是一项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品工程。早在“音配像”工程后期就开始酝酿、构想,1999年在天津实验摸索,先录制了天津市青年京剧 团的39部剧目,制成DVD专辑,2001年送往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听取反映,后来被当作奖品颁发。2002年,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赴台湾演出,携带“特 辑”试销,被选购一空。初步反响和业内外的关注,增添了对工程的信心,也积累了进一步修改和提高的经验,逐渐把握了“像音像”制作的重点和难点。此后, “像音像”的制作流程,按演员、剧目选择—剧本整理—排练、录像—录音—配像—后期制作等程序进行,每一步都认真对待,严格把关。其中录音、配像尤为关 键,文戏的主要唱段录制,按质量要求一丝不苟,有的两个小时左右的戏,唱段反复录了十几天。还有剧目的主唱段录音,领导、专家审听后存在瑕疵,调整方法和 重录,直到达标为止。配像过程中,除演员表现之外,对舞台的设施、装饰、用光、色彩和电视切换等也提出了新的技术标准,如为让观众看录像时能有剧场的欣赏 感受,同时便于后人作为学习、传承中的参照,“像音像”的摄录更突出一定的舞台感,主、配演角色之间的相互呼应,保留重点的上、下场身段表演和部分全景场 面等,有的剧目为此对一些场子进行了重录。

  “像音像”工程对于质量锲而不舍的追求,得到了艺术家和院团及有关单位的热情 响应和支持。资深的戏曲导演、也是原“音配像”工程舞台导演、年逾九旬的迟金声,不顾年事已高,经常往返京津两地,为录音“监棚”,担任多部剧目配像的现 场导演,有时和演职员一起干到深夜。小生表演艺术家叶少兰,也已过古稀之年,应邀参加《西厢记》《起解·会审》《壮别》等戏的录制,以鲜明的叶派艺术风 范,饱满的临场状态和对艺术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录制过程中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和提升了剧目的艺术效果。从舞台到录音、录像、后期制作,参与的艺术家、专 家和各个环节的专业人员,都非常严肃认真,不辞辛苦,反复切磋、修改、加工,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努力,力争实现“不留遗憾”的艺术追求。这一共同的心愿和努 力,在央视2015年以来陆续播出的新录制的“像音像”剧目中体现出来,观众称赞剧目内容反映的“正能量”,演员表现出色,画面美,演唱给人带来美好的视 听享受,也有的观众热情地提出了建议和希望,说明“像音像”正在引起广泛的关心和期待。

  京剧“像音像”作为国家工程,以 天津为基地,面向全国,中央和天津市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工程正在向深入和全面扎实开展,一些方面和环节还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早在“音配像”工 程完成的时候,就有专家指出这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传统艺术传承方式,同样,“像音像”是又一项中国原创的崭新的民族文化传承工程,必将为传承和振兴戏曲艺 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时代的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