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在孔子学院感受中华文化魅力——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掠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07日07:57 来源:光明日报
孔子学院学生在演中国题材话剧。田园供图
德国学生在开放日上学习使用中国筷子。田园供图

  今年三月,习近平主席和访华的德国总统高克一起拉开了“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的序幕。而2016年,也恰逢孔子学院在德国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孔子学院在促进两国青少年交流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德国青少年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

体验日活动走进德国课堂

  各具特色的“体验日”活动可谓德国各地孔子学院的重头戏,通过参加不同的主题体验活动,德国青少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和多元。这些“体验日” 活动,有的办在孔院,有的则直接走进了德国中小学的课堂,如法兰克福孔院今年举办的“欢度元宵”体验日活动,就走进了哈瑙市卡尔-雷柏恩中学的课堂。

  中国传统的元宵节那天,法兰克福孔院的两位老师带着礼物和祝福来到卡尔-雷柏恩中学。她们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关于中国春节的文 化习俗。随后,通过几轮数字游戏,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汉语中数字的用法。在“筷子大赛”中,同学们一边努力用筷子搬运花生,一边大声地用刚学过的汉语数字清 点自己的胜利果实。

  而杜伊斯堡鲁尔都市孔院的“中国文化日”体验活动则主打中华书法文化体验。3月19日,该市的Explorado儿童博物馆迎来300多名儿 童。小朋友们不仅可以得到分别用钢笔及毛笔书写的中文名字,更在老师的带领下,感受方块字的独特美感。到了下午的“手工时间”,女孩子们还在老师的帮助下 编出浓浓中国风手链。

  许多德国小朋友正是从“体验日”这天,兴味盎然地开始了汉语的学习之旅。

连续七年的特色保留节目

  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青蛙王子……都是中国小朋友耳熟能详的外国童话形象,但在德国,有多少孩子知道中国童话呢?如果你参加过杜塞尔多夫市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并在这里现场聆听过中德双语的中国童话故事,便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从2007年开始与杜塞尔多夫世界童话周(该市读书节的前身)组委会合作,将独具特色的中国童话带给德国小朋友。在孔子学院听中国童话,作为读书节的特色保留节目,已经做到了第七个年头,每年都会吸引不少德国小粉丝。

  本年度的读书节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比尔吉特·菲兹女士绘声绘色地为小朋友们讲述了《龙女与三郎》《夜明珠》《冬眠的龙》《独角牛》等原汁原味的 中国民间传说,以及安徒生以中国为背景创作的著名童话《皇帝与夜莺》。伴随着悠扬的民歌旋律,菲兹女士用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呈现出龙王、夜 莺、乌贼、皇帝和各路神仙的形象,而她的配乐师韦伯先生则用笛、箫等多种乐器演奏背景音乐,并模拟出下雨、刮风、打雷、海浪、鸟鸣等声效,两人默契的配合 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个生动的东方童话意境,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演绎德国版中国故事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于2013年成立了大学生话剧团,并根据在中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甄嬛传》排演了话剧《甄嬛传——华妃之死》,上演后获得了观 众们的热烈反响。他们趁热打铁,于2015年根据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剧本改编并排演了话剧《大红灯笼》,并连续两年公开表演。

  话剧团的演员们虽然来自不同大学的不同专业,但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把他们凝聚到了一起,他们每周坚持抽出时间到孔院参加语音训练、演技训练和彩排。在经历了不断的练习和艰难的磨合之后,演员们的表演感情丰沛,举手投足都仿佛“活在戏中”,公演时博得观众们的喝彩。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在今年该市举办的中国学生学者春节联欢晚会上,推出了德国学生表演的话剧《梁祝》。演员都是汉学系的学生,他们将“化蝶”呈现在华美的舞台上,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这些热爱汉语的德国年轻人,通过演绎德国版中国故事,不仅提高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而且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悟。

  (本报柏林4月6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田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