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高票房促进思考电影供给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3日08:24 来源:中国作家网 任晶晶

  中国电影应该前瞻性地推进供给侧改革,从创 作层面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不仅满足人们的娱乐性需求,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创造更好的市场体系,让差异化、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特别是偏 小众的文艺片,偏小众的少数民族电影、戏曲电影、儿童电影、农村题材电影,都能有良性的出口和渠道,都能实现良性的循环,中国电影的生态就更加优化,中国 电影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会增强,真正迎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

  2016 年中国电影迎来“史上最强”春节档,短短6 天,全国票房突破30 亿,同比增长达67%,其中,《美人鱼》更创下多个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可谓强势引领,一骑绝尘。是什么力量助推了2016 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巨大的产能释放?票房井喷的背后,中国电影的类型和创作呈现出怎样的新态势?如何冷静面对数字背后的不足与短板?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 会、中国影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联合在京主办的“档期概念与类型创作——2016 春节档电影作品研讨会”上,十余位专家学者聚焦春节档作品、以理论分析现实,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综合原因。

  中小城市观众的“新民俗”成为春节档重要推手

  随着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影院建设逐渐饱和、同质化竞争加剧,影院投资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流动。从2013 年开始,中小城市观众开始进入产业的视野,起初着眼于二三线城市,但随着影院下沉趋势发展,三四线城市已逐渐成为焦点。“小镇”影院、银幕数量的高速增长 以及相应的票房占比提高,再加上春节“返乡客流”的涌入,三四线城市春节档的票房“崛起”在近年来表现得尤为显著。据数据统计,今年春节档四线城市及县城 的票房增速超过100%,远高于全国平均票房增长,成为档期票房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显而易见的是,渠道的不断下沉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人口红利,基数庞 大的中小城市观众渐成观影中坚力量。

  中国影协秘书长饶曙光认为,近几年中国电影票房的高速乃至超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家政策所发挥的综合效应。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多厅影院的建设,使得 中小城市观众不断扩大对中国电影票房的贡献,也从空间和容量两方面有效拓展了中国电影市场。随着市场容量扩增,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理念更新,中国电影在市 场与创作层面显现出空前的活力,多样化、多类型、多品种的电影创作格局正在形成。因此,三四线城市大量年轻观众的电影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成为我国文化消 费市场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未来文化消费继续保持高增速的动力源泉。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左衡认为,贺岁档发轫于1997 年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当时这个档期只出现在城市,而现在,随着全国银幕总量的大幅增长、电影市场的供需两旺以及网络购票的便捷精准等综合因 素的影响,春节档出现在非常广袤的中国土地上,春节期间去电影院看电影,成为过年这一文化仪式中的一部分,并作为一种新的现代中国民俗出现了。“春节期间 的观影方式跟往常不太一样,大多是携家带口,今年,我还看到这样的情形:很多家庭之间相约不用挨家挨户地拜年,而是一起去看电影,在电影院里拜年。”左衡 发现,中老年观众也开始逐渐走进影院,“他们非常兴奋地发现,原来电影院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原来爆米花是这个味道的,原来电影院里还能戴3D 眼镜”。左衡认为这一“春影民俗”不只属于某一个知识阶层,也不仅是合家欢,而是属于各个社会群体。

  恰当的有效供给为春节档“选择题”给出正解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016 年春节档电影多为喜剧题材或为悲喜剧电影类型,满足了春节期间大众化的观影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个节点人们消费行为的需求。“在春节这个时段,与其 说观众选择的是电影的质量,不如说选择的是电影的恰当性,即它是不是合适在那个时候被观看。”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今年春节档的三部电影《美人鱼》《西 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都在档期“恰当性”上做得比较好。

  由《美人鱼》引发的观影现象在左衡看来值得探讨。一方面是中小城市观众热捧《美人鱼》,一方面是“我身边的一些在大城市的朋友,认为这部片子太 重口味,有些画面有点脏乱差,难以接受”。但这样的观感在中小城市观众那里是不存在的。他们说,电影里的城市景观,一边是豪车美女,一边是肮脏的下水道, 这贴近他们生活的环境,看起来反倒觉得亲切。左衡肯定了周星驰在创作上的不断探索,认为,周星驰已不满足于做一个无厘头式的喜剧导演,他的影片中有一种宗 教般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美人鱼》里,他明明知道环境污染不可能靠一个富翁的良心发现来解决,但还是让他跟美人鱼一起遨游深海,充满了童话式的伤感。

  影评人周黎明例举了国外几大主流媒体对《美人鱼》的评价,发现都远远高于国内对该片的评价。在他看来,IP 盛行的当下,《美人鱼》作为一部原创作品值得肯定,影片的想象力满足了青年人的观赏需求,虽以娱乐搞笑为主,但环保主题又带有很强的思想性,影片把思想性 与娱乐性结合了起来。

  多位专家认为,《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虽然创作上还有一些不足,但在特技的制作,特别是对传统经典的重新解读和塑造方面显示出了我们开始 有信心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这种信心来自于我们的工业,来自于我们对观众的信任,这种尝试对未来创作具有启示性的作用。该片的创作者在努力想办法为中国 式的大片做一种原代码的编写,这个过程是充满困难的,但只要完成,中国的大片就会有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处理方式。

  今年春节,我们看到了中小城市各大影院的人满为患,要想在一个稍微好的时间段买到一张电影票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档期概念在中国电影市场化过程 当中,对整个中国电影适应产业发展、市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期推动了中国电影率先进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善供给的质量,而改善 供给的质量核心就是根据消费来改善供给。虽然当下电影创作当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影的供给侧改革树立了改革标杆,解决了有效供 给的问题。”尹鸿说。

  不能过度依赖电影档期

  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是一个成熟档期应有的能力,对于市场管理者而言或许也应该引导春节档承担这样的“责任”。在2016 年春节档的三部影片中,《美人鱼》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均属于幻想类电影,使得春节档作品类型过于单一。回望近几年的春节档电影,喜剧片和大片 的“垄断”对应的是剧情片的孤独甚至是缺席,与北美的圣诞档相比,他们的档期里虽然也是系列片、科幻、魔幻、喜剧片等高概念影片为主角,但相对平静、沉稳 的传记、剧情片仍有相当的市场空间,有些影片还通过圣诞档的放映成功冲击奥斯卡。

  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就此谈到,对创作者来说选择能满足最大观影群体、相对可靠的类型,本无可厚非,但我们也应看到,类型电影和春节档期的电影, 离我们所渴望的常规电影或者说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常的状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太过依赖档期,好像除了档期以外其他时间的电影几乎就“没救了”。这种两 极分化同时也体现在类型片上,尽管现在单一的类型或许已经慢慢地找到了感觉,但我们还有很多具有票房潜质的类型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比如恐怖片、科幻片、战 争片、歌舞片,都是非常有市场潜质的电影,也是常规电影重要的部分。电影类型和档期的两极分化让人深感困扰。

  对此,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应该前瞻性地推进供给侧改革,从创作层面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不仅满足人们的娱乐性需求,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 创造更好的市场体系,让差异化、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特别是偏小众的文艺片,偏小众的少数民族电影、戏曲电影、儿童电影、农村题材电影,都能有 良性的出口和渠道,都能实现良性的循环,中国电影的生态就更加优化,中国电影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会增强,真正实现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