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作曲家吕其明:把心交给祖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15日08: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赵凤兰

吕其明(中)在音乐会现场致辞。  陈丹路 摄

  这是一场用60年心路历程谱写的生命交响曲,展现了作曲家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3月7日晚,当《红旗颂》、《谁不说俺家乡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经典旋律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响起时,86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眼眶有些湿润。这个有着浓郁家国情怀的人民艺术家,在耄耋之年推出自己的个人音乐会,既是对自己60年音乐历程的一次集中检阅与回顾,更是对那段燃情岁月的深情抒发,正如音乐会的主题所表达的——把心交给祖国。

  《把心交给祖国——吕其明作品专场音乐会》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主办,上海爱乐乐团承办。音乐会以吕其明的代表作、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开场,交响组曲《使命》收尾,其间既有大气磅礴、开一代先河的史诗性作品,也有《城南旧事》、《庐山恋》、《雷雨》等洋溢着淡淡哀愁、沉沉相思的电影主题曲和插曲,这些作品浓缩了作者60年的音乐创作精华,勾勒出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活轨迹和创作历程。谈到此次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专场音乐会,年逾八旬的吕其明露出孩提般的笑容:“我这次是进京赶考来了,我诚心诚意地来与首都人民交心,把心交给祖国、交给听众,我的作品能打多少分期待首都观众评判。这次音乐会是我60年音乐创作的合集,从1956年创作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到2015年《使命》第5稿,再到举办这次音乐会正好跨越60年。”

  吕其明的音乐作品绝大多数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家国情怀,总能带人进入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与他身为烈士之子、10岁便开始的军旅生活不无关系。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为国捐躯。父亲的慷慨就义对吕其明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吕其明10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开始从事电影音乐创作,一生创作了60多部电影、200多部(集)电视剧的音乐和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他于1965年创作的交响诗《红旗颂》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几乎每一次国庆阅兵都会被演奏。

  “父亲没有带给我任何物质上的遗产,却留给我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一辈子所走的道路都是踏着父亲的脚印在前进。14岁那年我学习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那时年龄小,尚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之后从中悟出了两点:一是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切文艺作品都源自生活、扎根于生活。15岁时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教导我做一个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这几个重要节点支撑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了我日后的创作方向。因此,我创作的95%以上的作品都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和对胜利的歌颂,我的文艺信条就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吕其明说。

  除了作品中浓郁的家国情怀外,吕其明的音乐作品大都来源于生活。1951年,为大型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创作音乐时,吕其明深入淮北农村工地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那里搜集了很多地方民歌。1953年,为了写纪录片《鞍钢在建设中》的音乐,吕其明在鞍钢生活了将近两个月,在厂房里体验生活,访问劳动模范。在创作管弦乐序曲《焦裕禄》时,吕其明已经60岁了,但他依然深入兰考两个多月,选取了很多河南民间音乐素材,最终采用民间说唱的方式将富于河南地方韵味和原生态粗粝味道的音乐呈现出来。

  基于对革命事业挥之不去的情怀和使命,继《红旗颂》之后,2012年,吕其明与作曲家陈新光共同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作了一部新的交响经典《使命》。整部作品共分为4个乐章,序曲描写了中国人民从沉睡中崛起的悲壮情感。“《使命》可以与《红旗颂》媲美,二者在题材和主题上属于同类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及对人民军队的情感是一致的,可以理解为姊妹篇。所不同的是,《红旗颂》是一个序曲,体量较小,只有9分钟,而《使命》体量较大,有序曲、4个乐章和尾声六大部分,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内容、结构。这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版本,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之后,对《使命》所做的第5稿的修订,整部作品更深入、更感人。”吕其明说。

  除了红色经典作品外,电影音乐创作一直是吕其明的“主打”,此次音乐会也呈现了吕其明创作的多部听众耳熟能详的电影主题曲和插曲。谈到自己音乐的创作技法,吕其明强调音乐的“易解性”。“我力争让我的作品接地气,一些高深的虚无缥缈的作品我目前没有能力也没有激情驾驭它。” 在吕其明看来,作曲、搞创作让人延年益寿,“我82岁写就《使命》,85岁写交响诗画,只要我的脑子不糊涂,我就不会放下手中的笔。”吕其明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