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作家得了文学奖就要入仕途? 该改一改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10日07:54 来源: 上海青年报

  刘慈欣当作协副主席了?近日一条消息不胫而走,刘慈欣当选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这让人颇感意外,因为虽然知道《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刘慈欣在名誉上可能会有某种确认,但升迁得这么快,还是没有想到的。“写而优则仕”,这对盛名之下的优秀作家们究竟是一种促进,还是一种干扰?

  现象:“写而优则仕”早已成传统

  刘慈欣成为“刘主席”发生在上周末。3月4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山西省作家协会六届三次全委会会议上,刘慈欣当选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此事之所以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过去提及刘慈欣的身份,人们所知道最多的也就是“科幻作家”,很少有人将他和作协这个半官方机构联系起来,更没听说他在作协中有何职务,现在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刘主席”,读者显然还需要一个适应期。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是刘慈欣去年获得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这件事促成了他的这次“火箭式提拔”。

  这种“写而优则仕之风”近年日盛。2011年8月莫言的《蛙》获得茅盾文学奖,11月即被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的《暗算》是2008年的获得茅奖的,5年之后的2013年他成为浙江省作协主席。差不多情况的还有成为四川省作协主席的阿来。至于各种网络大神纷纷出任网络作协的领导职务,一些著名写手还担任了出版机构的副总编辑,这样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就连出身于草根的诗人余秀华,去年几首诗火了之后,虽然没有获得什么奖项,但是盛名之下还是被选为她所在的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中国一直有这样一个传统:一个人突然获奖或者成名,那就必须要给这个人以名誉上的确认,一个最主要的“确认”方式就是给他们一定的职务,是他们在身份上和过去有那么一些不同。当然,对于赋予职务者来说,把这些名人拉进自己的组织,也是一种很有脸面的事,可以抬高组织的层次和增加受关注的程度。对于送上来的职务,名人们一般也乐得接受,很少听说有不接受的人。这样双方就达成了某一种“默契”,显得很理所应当。

  业内:“入仕而不写”并非不可能

  对于这种“写而优则仕”的套路,业内一直有一种“入仕而不写”的担忧,认为名人有了职务之后,他们的写作有为职务所累的可能。对此,欣然接受了提拔的名人们倒是很有信心。对于外界的忧虑,刘慈欣就表示:“这得澄清一下,每个省作协都有不少副主席,我这个副主席只是一个称号而已,没行政级别,也没工资,不影响写作。”而余秀华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这副主席只是一个虚名,没有什么实质的编制。“只是一个虚名,所以对我的生活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我也不管那些事,这是无所谓的事情。”

  名人们众口一词,显得很举重若轻。但是现实却是,一些名人有了职务之后,便开始身不由己,在各种研讨会之间奔波,各种写推荐序言的“文债”也堆积如山,很多名人有了职务之后,新作便急剧减少,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官员,这对文坛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损失。资深出版人李德明说:“一个作家出名之后,固然需要给他们在身份名誉上一个‘确认’,但如果因此而影响了作家的创作,那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确认一个作家的荣誉是不是就必须给他们一个职务,逼他们步入仕途?显然不是。国家的评价体系应该重新调整。”

  (文/郦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