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来自全国两会声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09日08: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迟子建委员建议

  每部院线影片映前植入“百秒公益纪录片”

  中国电影具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和优势,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对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电影事业日益蓬勃 发展壮大,但电影的社会责任功能,却没有随着电影市场的火爆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益纪录片能够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深度的洞 察、对人生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一种超乎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具有植入人心的效果。因此院线片植入式“公益纪录片”片头,有助于发挥社会责任,对观影 人尤其是年轻人起到积极影响。

  “公益纪录片”植入建议:

  一、植入位置:影片开头;植入时长: 100秒之内。这样可以做到短小精悍,深入人心。

  二、植入内容: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规范公民道德、法律普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突发疾病自救常识和最新科技成果发布、禁毒、读书、尊老 爱幼等为主要内容,大到国家法纪小到百姓身边琐事,以及社会不文明现象实录等,均可纳入公益纪录片的纪录范畴,其目的就是达到提高公民素质、提高中华民族 整体形象。

  三、创意和制作:1.设立公益创作征集机制,好的创意入选,有序列入拍摄计划;2.由相关主管部门引导影片出品方进行制作拍摄;3.影片出品方也可以自行创意,请影片主角参与制作;4.可以请第三方制作公司出品。

  四、演员和资金:植入片头原则上由该片演职人员参演,提高演员社会公德意识,对于偶像规范自己行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能起到积极作用。植入片头可以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同期录制,这样可以节约成本,不产生过多费用。

  五、其他渠道:也可顺应市场需求,邀请品牌公司出资,产品冠名制作播出。

  冯小刚委员建议

  创办影视技工学校  提高影视专业技能

  中国电影票房去年达到440.69亿,就电影发展形势看,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候。但中国的电影工业体系却是非常薄弱的。我们的电影票房可以 在未来两年超过电影大国美国,但是从工业水平看,我们跟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差距,更主要的是从业人员专业素 质的差距。比如,现在摄制组里置景、化妆、服装、道具、照明等最基础的工作部门,很多摄制组用的都是非专业出身的农民工。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专业技能,大都 是靠村里相互熟悉的人介绍来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对道具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往往导演需要布置一个什么样的景,他们都不知道。这些基础环节的孱弱,极大 地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有很多专业性的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但是这些专业学院培养的都是导演、编剧、摄影、录音等专业的人才,而基础技术工作的人才培养就没有人去 做了。而这方面恰恰是需求量最大的。如今,每年大概有700到800部的电影在拍摄,这就意味着有同等数量的电影摄制组在工作;电视剧每年产量大概有3万 集,按每部30集算,就有1000个左右的摄制组,两者加起来近2000个摄制组,如果每个摄制组有100个工作人员的话,总数将达到20万。这些人中除 了表演、导演等受过专业训练外,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没有专业基础、经熟人介绍参与进来的,电影、电视剧方面相关的基础技能和专业素质非常低,以至很多常识性 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试想,100人的摄制组,假如只有一个导演、5个演员、一个摄影师是专业的话,剩下的90多人差不多都是非专业的从业者,那影视作品 的质量如何得到保证。对这些人而言,无非就是干得多的有经验,干得少的则基本上是瞎对付。

  我提议创办一个影视技工学校。这个学校每年如果能够给影视行业输送一万人,连续10年下来,可以通过学校完成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扫盲”。这样做 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中国影视制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给中国影视业的发展助力。目前,这项工作的最大困难来自师资,在国内我们找不到教置景、服装、化妆的专 业老师,有些专业人员有技术,但是没有授课的能力。这就需要从国外“借力”,特别是好莱坞的优秀制作、技术团队,我们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提高本土专业人 才的成长。

  梅葆玖:

  青年演员要补“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哲学课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改革和开放的重要当口,我作为政协委员和京剧演员有深刻、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就戏曲的发展提几点建议:一、现在的青年演员尤其 是挑梁的角儿和专业的编导,要补上“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哲学课,因为他们是承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二、当前,年轻人不喜欢京剧的原 因主要是新的剧目太少,应多排新戏,建议把梅兰芳先生100年前的三出“红楼戏”排练演出,丰富现在的戏曲舞台。三、从文化内容基础上讲,京剧要进行改良 提升。

  靳尚谊:

  文艺创作应避免快速赚钱的浮躁心理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文艺界面临的形势也十分复杂,文化产业上了项目又没有效益,看上去整体提高了却出不来精品。在文化信息繁荣的时代,文艺要出精品,应该避免快速赚钱的浮躁心理,扎扎实实地做好学问。

  王立军、叶少兰、谭孝曾:

  净化改善戏曲教育的教学环境

  围绕戏曲教育现状谈几点看法:第一,现行教育体制过分强调学历,不完全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学生为获取文凭错过了登台实践的最佳年龄段,有的近 30岁才真正登台,舞台经验匮乏;第二,艺术院校课时安排与普通院校一致,学生与教师互动机会太少,学习效果较差;第三,戏曲院校寒暑假时间过长,练功只 能靠学生自觉,学生基本功普遍不扎实;第四,戏曲院校师资力量匮乏,戏曲范畴的教学内容不足,有的学校为排戏停课等使学生不能集中精力练功学习。建议恢复 戏曲专业中专教育,避免艺术教育的唯学历论,净化改善戏曲教育的教学环境,推动中国戏曲出人、出戏、出作品。

  冯双白:

  注重文化扶贫产生的精神力量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应高度重视文化力量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扶贫不仅要直接给予财物的支持、教给百姓脱贫的方法,更要注重文化扶贫产生的精神力量。精神脱贫至关重要,文化艺术工作者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工作空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