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文艺界来自全国两会声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07日07:57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兴东、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建议

  每年发表100部原创电影剧本,解决电影原创疲软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王兴东委员和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对如何提高电影产业的原创能力和重点扶持文学剧本等原创性的环节问题给予了特别 关注,他们认为,扶植原创电影剧本应先从落实剧本发表权开始,并谈到,世界电影产业的共同危机是缺少好的原创剧本。中国电影产业突飞猛进,但原创疲软,千 篇一律抄袭模仿,过多过滥的改编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纵观全国,少有发表电影剧本的刊物了,中国缺少发表电影剧本的权威刊物,不能看到电影原创文学剧本, 难以实现阅读、发现、认购、研究、激励电影剧本的创新和繁荣。

  编剧看不到同行的新作品,业界无处选择优质剧本,公众阅览不到好剧本,研究者难觅影片的原始设计。更糟糕的是,文学剧本不能公诸于世,剧本的 “完整权”在拍摄中被胡乱篡改和任意歪曲,公众无法比较原版,无法监督、审视、判断二度创作的优劣,则无法提高电影故事内涵的质量。

  能否保证中国作家编剧的文学剧本发表权,关系到中央要求重点扶持“剧本”原创性基础性环节问题,关系到发展中国电影产业源头命脉问题。写作电影 剧本,无论拍摄与否,作者都希望能发表出来,得到读者评议。一切富于创新的剧本总会有出路的,有发表就有阅读,有公开就有认购。发表电影剧本实现原创的发 表权,为研究影片成败寻根溯源提供了发言权。

  中国电影飞速发展跃居世界前位,全国没有发表电影文学剧本的权威刊物,无疑是中国电影的盲区。尽管围绕电影的活动越来越频,红地毯也越铺越长, 不修其源而事其流,势必源绝流竭。各种迹象出现的题材模仿、样式跟风、翻拍复制、靠炒冷饭是无法应对国际化的电影市场的。解决剧本原创疲软的问题,先为原 创作者提供发表园地,为剧本版权的问世做一个可见的摇篮。以视觉文学讲述中国人自己的好故事,让那些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流作品,传播改革开放正能量的优质剧 本,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两位委员认为,扶持创建中国发表电影剧本的权威刊物是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全国写剧本的作者约20多万人,但只有一家发表电影剧本的刊物,即中国作家协会旗下的《中国作家》杂志社,成为业余和专业作者发表电影剧本的平台。尽管网络视频时代潮水般汹涌扑来,世界各国依然保有发表本国优质电影剧本的刊物。

  日本电影剧作家协会由政府资助主办的《电影剧本》杂志,从1945年始至今,坚持每月发表5部电影剧本新作和相关剧作评论,每期发行3万册,各 类图书馆均有订阅和摆放,培育公民参与电影原创意识,每年从中评选出10部优秀剧本,给予奖励(另外,日本《电影旬报》还单独评选十佳电影剧本),成为凝 集剧作家的品牌刊物。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成为电影强国,要切实解决发表电影剧本的短板。2009年《中国作家》杂志社开始发表电影和电视剧本,成为旬刊以来,一改多年 来电影剧本无处发表的窘境,在社会、在文坛、在业内、在高校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发表的《建国大业》《辛亥革命》《惊沙》《飞天》4部剧本拍成的电影分别 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为了落实中央加强剧本原创能力的指导精神,避免过多过滥的重复改编,创作者要深入生活,搞好原创作品。需要更多的作家和编剧贡献出卓越的电影故 事,需要以文学剧本形态展示他们才华的窗口。中外电影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无基者虽高必覆,为夯实电影发展基础,首先要促进和保障原创剧本的公开发表权。

  偌大的中国,没有权威的发表电影剧本的刊物,读不到好剧本,看不到真正的剧作评论,提高剧本质量则是雾里望花,无的放矢,皆为空喊。

  为此,两位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应资助扶持电影原创剧本资金,用于征集“发表100部原创电影剧本”,从中评选10部可以投入拍摄的优质电影剧 本。具体建议:一是创建以《中国作家》杂志为基础的发表电影原创剧本的专业刊物,在中国作协党组领导下,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和中国作协影视委员会两个专业 团体联络组织编剧作家,实施“发表100部电影原创剧本工程”,每期发表8部剧本,全年12期共发100部,解决中国编剧没有权威的发表电影剧本的刊物问 题,激发全民参与剧本创作的热情,坚持数年,必成品牌。

  二是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作协指导下,从100部原创电影剧本中评选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生活积淀、有思想深度、有创 新形象的好剧本投入拍摄,奖励10部优秀剧本。美国、日本电影编剧行业都有年度剧本评奖,成为凝集编剧、激励原创、引领创新的行业旗帜。

  三是《中国作家》杂志社发表剧本存在资金压力,需要资助,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扶持资金,用于剧本征集,筛选发表,发现人才和题材。   

  王兴东和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表示,如果没有莎士比亚剧本的发表,没有文字记载汤显祖戏剧传奇,今天的人们将永远无法分享这些人类伟大的文化遗 产。发表电影剧本是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留存,不受岁月和时间的限制,经典剧本可以长久地利用和再造版权的奇迹。(本报记者  徐 健  王 觅)

  姜昆委员建议

  设立曲艺学科 为曲艺高等教育破题

  作为一名长期活跃在舞台的相声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对曲艺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更为深切的关注,他认为,曲艺高等教育势在必行。

  长久以来,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曲艺艺术,没能搭上高等教育快车,以致于在当下遭遇传承发展的困境,创作乏力、研究滞后、曲种濒 危、人才断层,甚至一度出现人走艺亡的痛心局面,从根本上影响了曲艺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许多曲艺人以及众多文艺界、教育界人士已经形成共识,曲艺亟待 进入高等教育体系。一些颇具眼光和远见的高校,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曲艺高等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然而,由于曲艺在学科专业目录上的缺位,曲艺 高等教育一度只能通过在招生考试环节将曲艺作为表演、音乐等艺术类专业的一个招考方向来寻找突破口,有实无名的尴尬处境让曲艺高等教育至今仍被捆绑着双腿 艰难前行。

  “曲艺的传承发展,需要一大批从事曲艺科研、创作、表演、管理、传播、经营等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曲艺传统教育模式就像蒸汽机车,难以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速轨道上前行。而且,长久的师徒相传也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的弊端,难以逾越的师徒之别、门户之见,固守传统地以讹传讹、一味模仿,肤浅狭 隘的技艺钻营、思考缺乏,甚至成为曲艺交流创新的拦路石。”姜昆委员认为,目前曲艺高等教育条件已经具备。自河南民俗学者任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 曲艺学设想至今,几代曲艺人已经为曲艺学科建设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无论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均已取得骄人的成绩。据国家图书馆馆藏统 计,曲艺类理论、作品、音乐、论集、辞书等各类书籍已达6700多本。特别是由中国曲协与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的曲艺高等教育教材编写工程,更是填补了当 前曲艺高等教育统一教材的空白。田连元、崔凯、黄晓娟、杨振华、崔立君等一大批曲艺界专家,也纷纷走进高校,成为一线主讲教师,为曲艺高等教育实践的师资 力量提供了切实保障。目前,全国已有12所高等院校开展了曲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8所大专院校和16所中专学校培养曲艺创作表演专门人才,包括北京大学在 内的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设了曲艺相关课程或开展曲艺研究。其中不少学校都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历届学生也实现了良好的就业。当前,全国共有国有曲 艺院团70家,民营曲艺院团3000家,曲艺小剧场500家,曲艺家个人工作室200家,总的曲艺从业人员达30万人。据中国曲协2015年对1043名 一线曲艺从业者的问卷调查显示,96%认为当前亟需建立“中国曲艺学”学科,让曲艺进入高等教育体系,84%表示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进修曲艺 学本科学历或研究生学历。此外,在中国曲协2015年7月组织召开的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上,艺术学科评议组部分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开设曲艺相关专 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领域的数十名专家学者还集体发出了建设曲艺学科的倡议,同时,与会的30余所高校自发成立全国曲艺高等教育联盟,表示要携手努力 推进曲艺学科建设和曲艺高等教育发展。

  鉴于学科专业目录设置规定和调整周期的限制,姜昆委员提议,可以先设立曲艺表演、曲艺理论、曲艺音乐、少数民族曲艺等特设专业,让曲艺正式进入 高等教育;之后适时在艺术学门类下设“中国曲艺学”一级学科,或将原有的“戏剧与影视学”更名为“戏剧曲艺与影视学”,以此让曲艺成为一级学科,为曲艺艺 术插上腾飞的翅膀。(本报记者 任晶晶)

  刘大为:

  加强对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

  去年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对云南贫困地区的调研,当地的教育条件非常艰苦,有的学校一到六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一位老师背着孙子在讲课,希望国 家给予更多的支持。我们政协委员也要关注基层,深入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做贡献。另外,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现在城里孩子生活条件优越,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要适当增加劳动课,多培养青少年应对挫折和压力及关心关爱别人的意识。

  梁凤仪:

  艺术肩负历史宣传的责任

  建议将中国历史课列入香港教育必读课程中,告诉年轻人中国的历史是什么,要怎样爱国爱民族。香港人多数是通过电影、电视剧等文艺形式了解国家历史的,所以我们的艺术肩负着历史宣传的责任。怎样用文艺的形式让大家读懂历史、教育下一代,文艺工作者要有责任心。

  许钦松:

  小康社会建设要体现文化小康

  目前大量文化人才聚集在大城市,而基层人才非常缺乏,基层文化市场很薄弱。地方文化企业承担了很多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现在它们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无法维持生存,政府应该帮助其解决融资问题,进行税收减免,予以政策扶持。

  何水法:

  艺术家要多深入基层

  艺术家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参与更多的文化、艺术、体育下基层活动,为广大群众带去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同时,呼吁政府在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政策,留住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好地为老、少、边、贫地区的广大群众服务。

  王小燕:

  国家要加大非遗传承人保护力度

  国家应多关注、支持非遗传承人工作。提几点建议:一是国家和各省市县遴选一些顶级非遗传承项目进入高等教育,设立非遗项目传承科目,列入全国招 生计划,并确立非遗传承奖学金制度。二是在国家及省市层面设立具有地域特征的非遗传承基地,并与有关高等院校对接,作为教育实习和调查科研基地,为非遗传 承和保护工作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三是重视“活态传承”,凡是具备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资格证书的,应按照高校师资等级加以认定。四是将国家给予的带徒学 艺补贴经费集中使用,学员毕业后由国家统一颁发学历证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