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周瑄璞:不是我在创作《多湾》, 是她在塑造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24日12:40 来源: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周瑄璞

  70后作家巡访

  近日,70后作家周瑄璞推出长篇小说《多湾》,小说描述了家族四代人的命运,时间跨度七十余年,从民国三十年代写到新世纪来临,女主人公季瓷用双手托起家族的繁衍。整部小说描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生活风貌,讲述普通人的奋斗、求索与精神历程。

  贾平凹说:“一个柔弱的女子写出了一部大书。当然还是家族故事,写法也传统,但厚实沉稳,枝繁叶茂,又充满女性的细致缠绵。”陈忠实也在评论文章中称赞说:“她的语言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和丰沛的密度,似河水涌流,又如月色温柔。”他认为,这部小说“着实写出了现实的广度和人性的深度”。

  《多湾》从构思到定稿,历经近十年。周瑄璞说,这是她前半生付出心血最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长篇是我的‘致青春’之作。从年龄来说,我已经不能赖在‘青年作家’行列,得有一部像样的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了。”这些年来,《多湾》伴随着周瑄璞的成长,“几乎不是我在创作她,而是她在塑造我。”

  写出家族故事是我的使命

  对周瑄璞来说,写作《多湾》是一次心力、体力、能力的大检验,也是对童年和青春记忆的梳理。多年前,她读到《百年孤独》中,乌苏娜年老之后失去视力,却还在摸索着做活,并且不愿让别人知道她已经看不见了,这让周瑄璞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我的奶奶也是这样的,在我记忆里她没有一天不劳作。原来世界上的人,不论生活在哪里,处在哪个朝代,都是相通的。”

  当她知道作家可以将一个平凡的人变作永恒的形象时,开始有了写作“大部头”的冲动。“我应该用我的笔将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家族,一个村庄记录下来,将那些过往的故事讲出来。多年来,我在内心不断构思,到处收集素材,甚至觉得我来世上的使命就是写出我家族的故事。我相信它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普通中国人走过的路。”

  周瑄璞说:人总有着寻根的欲望。到了一定时候,就想知道自己的来处。“真实地写出自己先祖,写出自己所见、所听、所思考。这是一个作家的职责,也是我的愿望。我想让若干年后,人们能通过这部小说,知道当时的中国人曾经这样活着。他们曾经忍受饥饿,深受物质的困顿,为一个卑微的愿望——比如城市户口——付出一代人的努力,曾经饱受困苦而一直坚守生之为人的尊严。”

  此前,由于小说的字数过多,作家的名声不大,《多湾》的出版不太顺利。但周瑄璞并不服输,她不着急出版,修改了十几遍,删去了十万字。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通过写作大量中短篇小说,提高对文字的要求。“我对《多湾》的基本思路和想要表达的内容,从来没有怀疑和动摇过。我相信我写的是人类永恒的东西,有生之年,总会出版。”她说,她一定要让这部长篇正常地走向图书市场,接受市场和读者的检验。

  为人类的堤坝加一袋沙添一块石

  不少评论家认为,《多湾》很适合改编成影视剧,周瑄璞则说,这也许是“歪打正着”。“也许是故事密度很大,人物命运吸引人,给改编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成为所谓的‘很适合改编’。我基本不看电视,也不知道影视剧的秘密是什么,我只知道好作品是全社会都需要的。”

  她认为,文学作品是否受欢迎,跟作品薄厚也没有关系。人们追电视剧是当下社会趋势,但未来是什么样,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要求大家都每天捧读《红楼梦》。但是,即使没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像《红楼梦》、《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作品,谁都知道它们的地位,即使是用来装点门面,也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象征。

  在周瑄璞眼中,小说家除了讲故事、提供审美与消遣,就是思索和沉淀,试图揭示人类表相之下的秘密,探求人所共知而无法言说的某种领域。作家要做的,是为人类文明与道德、真诚与尊严的堤坝,加一袋沙、添一块石。作家应该是与当下生活和风潮保持一点距离的人,看到人类每一次激情、荒诞和奔涌之后,到底留下了什么。

 

  周瑄璞,著有长篇小说《人丁》《夏日残梦》《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疑似爱情》《多湾》,中篇小说集《曼琴的四月》《骊歌》。发表中短篇小说近百万字,多篇小说被转载和收入年选,短篇小说《故障》曾进入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