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2015 综艺节目|“真人秀”应创造鲜明的中国模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19日08: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晔原 邵清风
传承者传承者
真心英雄真心英雄
挑战不可能挑战不可能

  2015年以来,电视节目在网络的激烈竞争下寻求突围,在收视率成为栏目生命的设置之下,有声有色的真人秀节目迅速发展、持续升温,各大卫视共 有上百档真人秀节目争抢黄金时间,与此同时,真人秀节目也由于“过热、过熟”而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过度娱乐化、过度依赖明星、剧情化倾向明显等,这些问题 制约了真人秀节目的健康发展。2015年,真人秀“平民化”的转型开始受到关注,“素人真人秀”的概念开始提出,是对过度明星秀的抑制;真人秀模式的原创 性探索,以及在传播中国文化上所作出的努力,则显示了真人秀从“拿进来”到“传出去”的尝试。

  “星素结合”模式的探索

  自从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开启了明星户外真人秀的模式,国内真人秀正在变异为各大卫视的“明星舞台”和“烧钱游戏”,有明星的真人秀总会引爆 娱乐话题,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偶像来了》、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东方卫视《极限挑战》都为全明星阵容。但是,这种明星模式迎合社会的浮华风 气,对明星过分渲染、热衷猎奇窥私和哗众取宠,已渐渐误入了“消费明星”的三俗歧途。同时,明星片酬畸型超高,节目制作费动辄过亿,不仅引起了社会的不 满,也和当前转变社会生活的奢侈风气的愿望背道而驰。因此全明星真人秀模式虽然短期收视表现好,但却在“依赖明星博取眼球”的歧途上渐行渐远。

  201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对真人秀亮出了“限明星、限奢靡、限娱乐”三把“利剑”,旨在切 实提升此类节目的格调和层次。“限真令”在纠正真人秀节目对明星的依赖上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目前制作条件与竞争环境的限定,在明星真人秀中加入素人,或让 明星做素人的配角,正被越来越多的制作方采纳,“星素结合”模式成为真人秀模式转变的一种缓冲。

  综观2015年,“星素结合”成绩不俗,除了传统的竞技类真人秀——素人参加竞技,邀请明星当评委的形式之外,也有新的探索。央视大型励志挑战 节目《挑战不可能》,每期选择中外8名素人选手,开展涵盖技能、体能、脑力等多个项目的极致挑战,展示了选手各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呈现了属于普通人的“奇 观”,同时,由李昌钰、董卿、周华健组成的强大评审团保证了节目的明星号召力;如果说《挑战不可能》还属于传统的“选手+评委”模式的话,湖南卫视的《一 年级·大学季》和江苏卫视的《真心英雄》则在“星素结合”的模式创新上更向前了一步。《一年级·大学季》让一群素人艺考生当主角,虽然节目有佟大为、袁珊 珊等明星老师,但讲述年轻人进入校园后的故事、展现他们的成长,成为节目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在节目中,“过度消费明星”这种在真人秀中常见的倾向即便不能 说完全避免,也是表现得相当克制。该节目23岁以下年轻观众份额超过17%,也显示了电视节目将年轻人重新召唤到电视机前的能力。江苏卫视的《真心英雄》 同样也在星素结合的模式创新上作出探索,虽然参与竞技的选手和游戏设置看上去和全明星模式并无二致,但节目以寻找一位素人“真心英雄”贯穿始终,所有版块 的游戏设计都与这位素人的“绝技”相关,而在游戏中取胜的队伍获得的奖励,是寻找这位“真心英雄”的线索。一方面,节目这种巧妙的设计开辟了“素人+明 星”混合真人秀的全新模式,更重要的是,节目以展现宁夏的地理老师、四川的打盆师傅、山西的轮胎工人这些平凡劳动者的不平凡之处为核心目标,为当下真人秀 的浮夸风气带来了一丝清新。

  星素结合的真人秀模式并非新创,但2015年的星素结合模式在利用明星吸引眼球的同时,将关注重点重新放在了普通人的人生和成长上面,是目前全明星真人秀模式之外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

  此外,“全素人”模式也值得关注,其特点是完全不用明星,看似远离我们熟悉的“秀场”,实则更接近真人秀本初。目前就我国的市场而言,“全素 人”真人秀要成功,难度比“全明星”或“星素结合”要高得多。当前也有一些节目作出了可贵的尝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

  从“拿进来”到“传出去”

  购买节目版权本身并没有问题,各个电视大国相互购买版权也是屡见不鲜,但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对于国外版权、特别是韩国版权的过分依赖令人揪心,以 至于有人揶揄,一打开电视机就是一股“浓浓的泡菜味”。我国电视节目制作的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已成为原创能力的最大敌人,购买海外成熟模式成为了“性价 比”的首选,从最早的《超级女声》到《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再到后来的《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和《奔跑吧兄弟》等,这些成功之作几乎都经历了引 进国外成熟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国真人秀节目原创能力几乎成为了基因缺陷。

  然而,一味依赖版权购买并不是长久之计。一方面,国外模式的大举引入挤压了本土的原创能力和节目形态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极大的购买 力和消费能力也几乎将国外、特别是韩国真人秀模式买空,更重要的是,随着节目形态的输入,同时输入的是依附在这种节目模式上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文化传播 的巨大逆差值得警惕。把真人秀演变成复制秀,表面看来是电视工作者创新能力的缺失,本质上则是对民族文化的忽视。中国真人秀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立足中国传统和中国现实、针对中国观众喜好、利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原创生产,并进而实现文化传播。

  在201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明确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摆脱对境外节 目模式的依赖心理”。很难想象,若满屏真人秀都是我国明星在搬演国外模式,文化自信将从何谈起。但也应看到,随着真人秀节目的成熟和发展,以及政策引导和 行业自律,真人秀原创节目开始发力,像《我是先生》汇聚全国最有人气的名师,展示当代师者风范;《走进大戏台》《成语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致 力于对戏曲、成语、汉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掘与弘扬,让观众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其中,2015年3月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原创真人秀节目《叮咯咙咚呛》,为原创真人秀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叮咯咙咚呛》虽然也是全明星模式 的真人秀,但它的创新之处在于把韩国明星邀请到国内,与中国明星组合成团队展开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学习和体验之旅,对戏曲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成为了这个节目的 要旨。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表明该节目在策划之初即有明确的文化意识,而非仅仅追求明星效应。除了明星带来的吸引力外,我国著名戏曲大家也显示了极大 的影响力,比如该节目请到了梅葆玖先生作指导老师,并在第三期节目中露面,立刻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节目播出后,有的观众表示自己虽然一开始是冲着明星去看 的,但渐渐受到戏曲文化的感染。《叮咯咙咚呛》利用了明星效应,但最后则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从“拿进来”走向“传出去”上作出了可贵探索。

  类似的还有2015年年底在北京卫视播出的真人秀《传承者》,这是一档国内首档聚焦传承、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人秀节目,《传承者》使用的是传 统的竞技式“星素结合”的真人秀模式,节目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坐镇导师席位的是陈道明、侯佩岑、范明、王纪言等明星或公众人物,几位中国传统文化 的传承人和守业人带来绝活,展现老技艺的魅力,展开竞技。传统绝活的魅力和明星风采共同吸引了观众,节目在以真人秀形式传播中华文化上作出了重要尝试。

  总之,2015年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真人秀从“砸钱请明星”到“素人绝活”,从“拿进来”到“传出去”作出了种种的努力。原创力反映了一个民族的 文化活力,走出别人的模版,才能真正体现中国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才能传达出中国观众的价值情感和审美趣味。当前,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 电视从业者要以电视为媒介来推广中国文化,作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形态, 真人秀理应创造鲜明的中国模版,扎根民族文化,展现中国精神,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本土观众审美需求的真人秀,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