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15万首诗流淌出的田园情——吉林“巴吉垒诗乡”寻访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16日08:32 来源:光明日报 鲍盛华
背靠着秀美的波罗湖,“巴吉垒诗乡”的农民诗人们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诗歌。资料图片
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满园草绿百花香——巴吉垒诗乡诗选》。资料图片

  皑皑白雪在广阔的松嫩平原铺陈开来,四通八达的公路如在白雪做成的宣纸上写下的墨线。汽车顺着这“墨线”,经过从前被称为黄龙府的古城吉林省农安县县城后,向西一转,再行驶三十公里,在秀美的波罗湖湿地的南端,就来到“诗乡”——巴吉垒镇。

◎“巴吉垒诗乡”由来已久

 

“口唱山歌手摇鞭,心田如蜜耙地欢。鞭儿扫落天边月,耙走切平万座山。”——王振海 《耙地》

  四合村是巴吉垒镇下辖的19个村之一,在这个村文化大院的墙上,挂着一个6平方米左右的长方形图板,上面布满了农民诗人和赛诗会活动的照片,顶 上一排大字:振兴诗乡文化,促进百业发展。同样的图板在其他村也能看见,这是当地诗社活动的见证。如今的巴吉垒镇每一个村都有一个诗社,加上镇里的,一共 20个。“这些诗社大都是从2007年建立起来的,有社长、副社长,还有理事。”巴吉垒镇诗社副社长孙万光说,“2007年以前也有诗社,但没有现在正 规。”

  “口唱山歌手摇鞭,心田如蜜耙地欢。鞭儿扫落天边月,耙走切平万座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地农民诗人王振海一首《耙地》诗技惊四座,豪情万 丈的气魄一下让中国东北这个偏僻的小乡村声名鹊起。作为农民诗人的代表,王振海参加过全国群英会,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3年是巴吉垒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起点。”巴吉垒镇党委书记王辉说。王辉介绍,在那一年,以王振海为代表的农民诗人们创作的《走婆家》等 20多首诗歌刊登在吉林省当地的报刊上。随后,巴吉垒镇农民的诗歌创作热情被点燃。在1960年召开的全国文化工作会议上,巴吉垒镇被授予“巴吉垒诗乡” 的称号。

◎情从民间出

 

“赤裸裸的成熟/晾晒在无垠的山岗……载回乡村的/是经过提炼的秋光”——孙成光 《收获》

  诗意已经在这个小镇上流淌了60多年。诗歌在当地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时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初期、七十年代的进一步成熟期、八九十 年代进入市场经济后的调整期以及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新时期,共创作诗歌15万首左右,出版了《巴吉垒新歌》《田野放歌》《魂梦系黑土地》等近20本诗 集。目前全镇有5万多人口,诗歌创作人员有3000多人。

  《岁月流痕》是李树德在2013年出版的诗集,收录了他从1973年到2010年的诗歌。他把这本诗集作为礼物送给记者。李树德说,他和镇里的 许多农民诗人一样,写诗成瘾。有些人正在种地的时候,灵感来了,怕忘了,拿起树枝,就在地上写起来;夜晚休息的时候,身边要放上笔和纸,有了想法,就起身 记录下来;参加婚庆的时候,往往在桌上就开起了赛诗会,大家即兴诗朗诵……

  经过60多年的锤炼,诗歌的体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诗也越来越多,但仍然没有离开对时代的讴歌。农民诗人孙成光在《收获》中这样写道:“赤裸 裸的成熟/晾晒在无垠的山岗……载回乡村的/是经过提炼的秋光”。诗从垄沟溢,情从民间出,意跟时代走,已经成为巴吉垒农民诗歌的显著特征。

  是深厚的文化源流才让巴吉垒的农民诗歌如此丰富多彩。很多农民诗人都说,写诗是受了大鼓词的影响。今年已经74岁的卢福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大鼓 说唱者,作为当地口传身教的最后一代大鼓词传承者,他非常认可大鼓词与诗歌之间的渊源。“这里的大鼓词说唱讲究语言对仗,新中国成立前就存在很多年了,有 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卢福民说。1956年,当地农民编写的大鼓词《八字宪法》还被编入了吉林省扫盲教材。

◎乡村文化的存续保障

 

“笔落青山沐风雨,墨染碧野萌桑麻。”——宗喜华 《诗魂》

  为了给农民诗人创造有利的创作环境,镇里专门安排党委副书记刘海彬任镇上诗社的社长,并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举办一次赛诗会,还重建了占地面积 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诗乡文化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已连续多年在巴吉垒镇举办诗乡艺术节。”农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志成 说。政府部门的重视,使这一有特点的乡村文化的存续有了保障。

  “我们知道我们作的诗水平并不高,我们都是农民,都是‘小草’,与正规的文学创作比不了,但‘小草’的生命力强。”李树德说,“我们就是想把生 活中很舒服的状态表达出来,没想到,通过诗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人也多了几分涵养。”莫波村和李家村是全镇诗歌创作氛围最浓厚的村,在这里,打麻将的几乎没 有,大家一有时间就跑到一块儿钻研诗歌创作。村民们彼此尊重,脏话、粗话基本听不到,激情一上来,就对诗。

  农民诗人宗喜华在他的《诗魂》中这样赞颂他的故乡和故乡的人们:“笔落青山沐风雨,墨染碧野萌桑麻。”人们背靠碧波荡漾的波罗湖,在国家富民政策的大环境中,在谦谦君子般的文化养成中,正充满诗意地生活在广阔的大地上。

  (本报记者 鲍盛华)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