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发展电影工业,更要建构电影文化——今年贺岁档观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15日08:46 来源:光明日报 王田
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剧照。CFP
电影《小门神》剧照。CFP

  较之去年贺岁档大导新作扎堆、青春怀旧盛行的纷繁迷乱,今年贺岁档有了新气象,国产电影的类型意识逐渐超越了非理性冲 动,电影市场的喧嚣与骚动渐归冷静。开启贺岁大幕的《寻龙诀》,上映初始即占据票房与话题之重,观察家将其视为富有启示性的工业之光,而其上映期之长、票 房数字之高又应当被授予贺岁档观众选择奖。紧接着,无特效、非奇观、不是喜剧的《老炮儿》引领观众思考代际对话的问题,将人们的观影热情推向一个高潮。元 旦过后,《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公映,这个影响了整个美国文化的“星战故事”在中国却反响平平,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现象再度上演。贺岁档的 喜庆氛围少不了喜剧电影的烘托,《万万没想到》试图以解构一切的草根性,吸引90后的目光;继《分手大师》之后,邓超导演的《恶棍天使》延续恶搞之风,依 然口碑不佳;《一念天堂》虽有沈腾和马丽的组合,却没有获得《夏洛特烦恼》时那样热烈的市场反响。贺岁档的下半程,电影市场陷入混战之中:《唐人街探案》 《通灵神探》《神探夏洛克》,这些片名中的“探”字道出了题材热点;《消失爱人》的人鬼情缘,《美人鱼》的人鱼恋曲,《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 改编,将银幕装点成充满想象的奇幻世界;还有《小门神》《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等动画片和《奔爱》《致我们终将到来的爱情》等爱情片,着重满足青少年、女性 等人群的观影需求。整体而言,今年的贺岁档,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作品偏少,如同电影院营造的这片让人全身沉浸的“电影世界”,隔音墙和厚幕帘将“现实世 界”挡在外面。我们可以在4D影厅的摇晃震荡、雾气雨水之中体验虚拟世界的奇幻魅力,享受阖家欢乐,只是走出影院,却少了一点深沉的思考。

从工业到文化

  《寻龙诀》和《美人鱼》可谓贺岁档最受瞩目的两部影片。仔细分析,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中国式大片的类型开拓,对今后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起 到示范作用。类型范式遵循流水线的生产概念,易于辨识、便于消费,可以培养固定的欣赏习惯与观影人群。以美国为例,因有类型片支撑,其强大的电影工业才得 以存续。较之好莱坞的西部片、音乐片、体育片、惊悚片、恐怖片、动作片、传记片、战争片等类型,中国银幕上的类型还比较单一,令创作者趋之若鹜的仍是喜 剧、爱情等少数发展趋于成熟的类型。在当今商业电影语境下,即便如法、德这样电影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如依赖本土电影而令好莱坞无法攻克的印度,都向着类 型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挺近。我们不能断定好莱坞模式是成熟电影工业的唯一路径,但至少目前看来,让“类型”作主,以好莱坞之道抗衡好莱坞更有可行性。所以, 只有国产电影的类型丰富了、区隔专业了,不同的观影喜好都能被满足,走进影院的人才会更多,中国电影工业的基础才能更加坚实。

  有趣的是,如此大手笔的《寻龙诀》和《美人鱼》都选取了奇幻故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电影人的一个认识误区:在电影市场,超现实主义或非现实主 义要比现实主义更安全可靠。这也可以解释近年来中国电影创作为何涌现出那么多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作品。《寻龙诀》用灵异、风水、阴阳点缀爱情故事;《万万没 想到》对经典进行解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又以“华语片里投资最大的特效”翻新经典。回到传统,是今年贺岁档的一大特点,本无可厚非。然而,其中很多 影片翻拍自当下的热门IP,原作只是假借回归传统之名,混合各种后现代的解构和穿越的幻象,经过光影的演绎,与现实渐行渐远。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从失语到话语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业的运作模式、创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很多传统电影人感到无所适从。自陈凯歌的《搜索》起,他们试图对也许看 不懂也看不惯的“网生代”群体发言,但由于这些发言必须使用他们并不擅长的语言,所以好像并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太大反响。传统电影人正在面临失语的危机。从 这个角度衡量,《老炮儿》的意义在于打破了电影界不能用传统电影语言与网生代进行对话的固有思维,正视中国银幕上甚至中国社会中的代际断裂,为失语的一代 电影人乃至一代人争取话语权。

  作为电影观众的主力群体,很多90后看《老炮儿》,是冲着吴亦凡和李易峰去的。然而,即使担当票房号召的是配角“儿子”而非主角“父亲”,是小 鲜肉而非老影帝,但至少众多年轻人观影的这个事实,使“父亲”与冯小刚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也为新老代际对话提供了场域。这是认识论的胜利,也是方法论的胜 利。这部电影不只实现了电影新老代际的对话,还促成了其他关于代际问题的讨论。比如,究竟是老一代陈腐,在21世纪依旧用象征着武力与落后的“茬架”,而 非象征着文明与进步的协商来解决问题,还是新一代懦弱,不敢捍卫正义?

  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代沟古往有之,却从未像今天这样大如鸿沟。哺育“网生代”的是网络文学与网络剧,是穿越与解构,是“草根”与“二次元”, 是“粉丝文化”与“消费主义”。面对这样的新新人类,以理服人、平等对话,才是交流的基础。而《老炮儿》里呈现的代际对话仍是基于传统式的教训,并非现代 式的交流,背后有不该被遗忘的情与义,也有不易被觉察的落后观念。因此,在肯定《老炮儿》的艺术价值同时,我们也格外需要一种理性和警醒,传统电影人可以 追忆过去,反思当下,但应该用现代的、先进的、主流的价值观进行审视解读,这样更易于让人接受认可。

从解构到建构

  《恶棍天使》的预告片里,莫非里顶着泡面头,穿着皮衣短裤,在嘈杂的音乐中亮相,一会自己用酒瓶砸脑袋,一会被别人用棍子砸脑袋。这一幕将该片 的格调展露无遗——所谓的接地气,其实是真低俗;所谓的放下身段、逗人一乐,不过是自以为是的喜剧。这种强行挠人痒痒的做法在《万万没想到》里也被屡试不 爽,丑陋肥胖的男人婆与女谐星,神经兮兮的唐僧与奇奇怪怪的师徒,对经典形象和宏大叙事进行大胆解构。贺岁喜剧的“审丑”之风不只表现在人物造型、镜头画 面上,还表现在价值观的偏颇上。《一念天堂》里,沈默一路装疯卖傻,把各路骗子玩弄于股掌之间,仿佛在替天行道,但其以恶制恶的观念让人无法苟同。

  不只是贺岁档,近两年的喜剧电影创作存在一种推倒审美、走向“审丑”的不良趋势。面对争议,创作者老是打着“观众需要乐子”的幌子。殊不知,观 众可以在好电影的熏陶下成长起来,也能在看烂电影的经历中恢复理性。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国产电影质量的提升,中国观众变得成熟起来。在喜剧题材最受欢迎 的贺岁档期,《恶棍天使》《一念天堂》《万万没想到》的票房和口碑均不理想,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电影人必须清醒认识,“审丑”可能因为一时新鲜而获得 市场成功,但观众不会是烂片永远的帮凶,也不是所有烂片的帮凶。所以,我们在谈论电影工业的时候,更该谈谈电影文化。在类型探索之外,更应注重思想的挖掘 和意义的追寻。在解构经典和传统的同时,更应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建构和正能量的传播。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