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功夫熊猫3》真的中国化了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12日09: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高媛媛

  《功夫熊猫3》既要照顾中国观众口味,又要兼顾全球观众审美,最终它选取了最大公约数,把文化个性降到低龄程度

 

  从8年前中国观众感叹“为什么中国人就拍不出来”,到8年后实现中美合拍并在公映首日获得1.04亿元人民币票房,“功夫熊猫”系列已经拍到了第三部。那么,制作层面的合拍是否真的推动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相较于好莱坞过去根据中国题材制作的动画电影(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系列最为贴合中国观众审美,如梦似幻的水墨情调、亲切悦耳的中式音乐、行云 流水的打斗场景、皮影戏的过场、中式建筑以及灯笼、斗笠、披风、炮仗、面条、包子等物件,娇虎、猴、灵蛇、仙鹤、螳螂等在中国功夫中皆有拳法对应的人物形 象,更至八卦图、气功等等,所有这些东方元素都熨帖精细地展现在“功夫熊猫”系列中,尤其是片名“功夫”+“熊猫”,更是对中国观众的直接告白。

  “功夫熊猫”系列中的武术更是明显取法于成龙的功夫喜剧,其特点是善于利用周遭的环境、地形和顺手可及的道具,并且在打斗过程充满喜感,这些设计都与中国观众的心理无缝对接。《功夫熊猫3》中文版更是祭出了中文口型,这几乎就是彻头彻尾的国产动画了。

   此外,3部“功夫熊猫”在美学风格、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乃至角色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其中国化程度逐层递进。比如,在《功夫熊猫3》中,正反派对决的关键在 于气功的使用,这相较于单纯地拳脚打斗显然又深入了一层。可以说,随着“功夫熊猫”逐渐中国化,器物层面的问题大多已经解决,而道即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层 面的问题才更需攻坚。

  《功夫熊猫1》成功地讲述了个人成长和英雄主义,但《功夫熊猫3》中的大量篇幅却还在谈论这个过程,以至于反派篇 幅被压缩,形象单薄。毕竟,在第一部中,阿宝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成为传说中的神龙大侠,因此,《功夫熊猫3》只能空洞地提出阿宝要超越现在的自 己,正如台词所说“如果你只做当下能做的事情,你就永远不会超过当下的自己。”这句话固然好理解,但在戏剧层面落实并不到位,观众只看到阿宝莫名就开窍 了,还使用玄而又玄的气功打败了反派,气功的奥妙之处和它的哲学底蕴,与电影情节发展的结合却并不紧密。可以说,电影在价值观层面的升华是避实就虚的,阿 宝的光环观众早有预期,他最后必然会使用气功,因此在其人格成长的期待与延宕中,观众看到了高强度、高密度的“萌”点,如熊猫村中各具萌点的熊猫们,还有 催人泪下的两位爸爸对阿宝的爱,却始终没有看到阿宝世界观的正面写照。到了《功夫熊猫3》,个人成长+英雄主义已经变成了桎梏,它显然还并未与中国语境做 到有效的切换。

  其实,中国观众对待动画的态度是更偏成人化的,无论早年扬名国际的“中国学派”作品还是去年大放异彩的《大圣归来》,中国动画从来不会刻板地遵守教条,而是会春风化雨般地把高深的道理融入动画,呈现其独到的板眼。

   耐人寻味的是,《功夫熊猫3》中熊猫阿宝有两个爸爸,这或许就是“功夫熊猫”自身的写照:一方面要照顾中国观众口味,一方面又要兼顾全球观众审美,最终 它选取了最大公约数,把文化个性降到低龄程度。或许,只有当“功夫熊猫”系列破除这些过于精心的算计,才会真正走进中国观众的心里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