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港台作家对谈创作体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06日08:57 来源:大公网

  图:林文月(右)和董桥的对谈更多是董桥提问,林文月回答\大公报记者卞卡 摄

  【大公报讯】记者卞卡 报道:《他们在岛屿写作2》由目宿媒体製作经过长时间的规划、筹备与摄製,系列二记录台港七位前辈作家,包括台湾的白先勇、林文月、?弦、洛夫,及香港作家刘以鬯、西西、也斯。从作家的创作生命、侧绘二十世纪华人创作脉络,掀开华人文学灿烂的篇章。

  世纪对话穿梭时空

   《他们在岛屿写作2》电影发布活动之一“世纪文学对话”日前在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举行,活动请来了林文月、董桥、洛夫、杜家祁对谈。《他们在岛屿写作2》 是影像与文字的对谈,文字的创作者成了电影的主题。他们不再年轻,然而在“世纪文学对话”中却让人感受到岁月歷歷在目,感受到对谈者的“青春”。

  在对谈中林文月讲起自己翻译文学作品的缘起时说:“虽然我没有正式学习过翻译的理论,但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在翻译,不作翻译就无法生活。”林文月生于日本侵华时期的上海,十二岁以前是“日本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一下子成了战败国的人,后来恢復了中国籍,一夕之间,从战败国的人又成了战胜国的人。”林文月说。后来她离开上海到台湾,重新学习中文。所以语言的转换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对于林文月来说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机缘巧合之下,她开始翻译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我大概是有一点点傻劲,每个月刊登一期,五年半没断过。”她还讲到总会在读者那里得到意想不到的鼓励。

  诗意密集变化多端

  林文月和董桥的对谈更多是董桥提问,林文月回答,是朋友之间的一次交流。而洛夫与杜家祁则是偶像与粉丝的互动。“我第一次读洛夫老师的诗的时候,是看不懂的,但后来我发现我真正感兴趣的就是这些看不懂的诗。我是洛夫老师的粉丝。”杜家祁说。

  杜家祁表示有些人或许会诟病洛夫《石室之死亡》意象太过密集,但她却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将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九五九年,洛夫在金门战火硝烟中开始写作《石室之死亡》。

  “当时炮弹就在头上打,我就在那儿写诗,现在想起来是有点害怕的。”洛夫笑?说道:“这首诗用的是超现实主义手法,也就是用非理性、潜意识的手法写诗。因为我描写的对象是战争和死亡,这都是说不清道不明,非理性的。”

  而对于“战争诗人”这个定位,他却表示:“这只是我的一个点,但我还有线,还有面。我有个外号是‘诗魔’,就像魔术师一般,我的诗是变化多端的,很宽广。”杜家祁就提到了《因为风的缘故》就与《石室之死亡》风格大相径庭。

  “诗是诗人追求精神家园的一个起点,诗人的发展是不断的,各种的,全面的。”洛夫说。

  洛夫还在现场分享了一首他写给友人的诗《渴望》:我们渴望一双蚱蜢有力的腿,我们渴望风筝和它的天空,我们渴望诗与远方,以及一隻风平浪静的枕头。

  《他们在岛屿写作2》正在百老汇电影中心及PALACE ifc陆续上映至三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