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总后勤部战士作家胡松夏写真:一个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28日11:07 来源:解放军报 周大新

在大山深处某仓库担任卫生员在大山深处某仓库担任卫生员
在江西井冈山采风在江西井冈山采风
出席全国作代会出席全国作代会
胡松夏出版的部分作品胡松夏出版的部分作品

  兵,是世界上每一支军队最基本的成员,是构成军队的基础。衡量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当然要看其将领的指挥本领,但若兵的素质不行,再优秀将领的指挥,也难以落到实处,吃败仗是必然的。所以自古以来,各种兵书上都强调,强将精兵。

  我今天介绍的总后勤部所属单位的这个名叫胡松夏的兵,就是一个“精兵”。

  当兵去

  1999年,山东成武县高中生胡松夏没有考上大学。像很多落榜的学生一样,有两个选择摆在他面前:其一是复读,准备来年再考;其二是,外出打工。胡松夏知道自己念书已耗尽了家里的积蓄,贫困的父母已没钱支持自己再进校门,他只能像村里的其他伙伴们一样,外出谋生。

  他来到了广东东莞,并在一家五金工厂落脚。

  这一年,适逢新中国成立50周年。

  10月1日上午,胡松夏和几个工友坐在电视前,全神贯注地收看在首都北京举行的盛大国庆阅兵的现场直播。当阅兵的方队从天安门广场走过时,那整齐刚劲的步伐和威武雄壮的队伍,使他热血沸腾,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绿色梦”再一次点燃:走,当兵去!

  说办就办,他当即往家里打电话,得知家乡的征兵宣传工作已经开始,时间已经不允许再作任何犹豫。于是,他立刻到公司主管部门递交辞职信,公司那位负责人有些不解:“去参军?不挣钱了?你家里不是很困难吗?”

  是的,就是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确实太困难了,胡松夏才不得不外出打工,他的妹妹弟弟还在上学,家里确实需要钱。但他微微笑了一下:“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但对于我来说,参军入伍是我眼下最迫切的事情”。

  当天夜里,胡松夏就背着简易的行囊登上了返乡的列车。

  报名、体检、政审……一个多月后,一辆载着新兵的列车飞驰北上,呼啸着穿过苍莽的燕山和绵延的长城,在寒风凛冽的暮色中抵达塞外的军营。

  终于,胡松夏戴上了期盼已久的领花帽徽,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新兵,既习武又学文

  胡松夏走进的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这支部队在战争年代,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到了和平时期,也是以最严格的军事训练而著称。

  胡松夏的军旅生涯开始了。

  连队的生活节奏紧张。白天,在北方隆冬的寒风中进行队列、射击训练;深夜,则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紧急集合演练。随后开始的长途拉练,一天行军近百公里,衣服湿透了再用体温焐干。接下来趴在雪地里练潜伏,冻得双手双脚僵硬麻木……

  他不怕苦,不服输,将内心深处的韧劲释放出来,顽强地坚持着。

  充 满激情的部队生活,使胡松夏开阔了眼界、锻炼了筋骨、砥砺了意志。在连队的荣誉室里,他看到了革命前辈们的英雄业绩。在训练中,他掌握了一个新兵应该掌握的全套军事技能。火热的生活很快将他从一个普通的社会青年锻造成了一名合格的军人。不久,胡松夏因政治理论掌握熟练、军事素质过硬、示范作用良好,被任命 为新兵连的副班长。

  细心的胡松夏慢慢发现,部队不仅喜欢战士们努力习武,苦练军事技能,有一手 过硬的战斗本领;还喜欢战士们懂文化,具备写作本领。这让他很是激动,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写作,15岁的他就在家乡的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16岁那年, 他创作的小小说《变》在全国的文学大赛中获了奖。他于是决定,自己要在习武的同时学文,争取当个文武双全的新兵。

  他悄悄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学习体会,哪怕遇到会议或者文体活动,回来后也照补不误。通常晚上熄灯之后,才是胡松夏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他有时甚至借助宿舍外的灯光,来记录自己在多彩军营中的瞬间感悟。

  火 热的军营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他几乎没有了节假日,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被阅读与写作填满,即便如此,他仍然感觉时间是那样的紧促。每天训练结束之后,他都会坚持在第一时间写日记、记感想。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选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寄给报刊,但发表的很少,要么石沉大海,要么被辗转退回。他对这样的结果并不灰 心,依然继续坚持写着投着。他对文学的追求就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

  新训 结束后,胡松夏被分到了驻守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基层部队。面对偏僻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和气馁,依然在努力提高着自己的文学素养。身为义务兵的他对自己的津贴开支极其苛刻,但对于购买文学书籍却十分慷慨。大山深处里无法读到的书,他就委托外出购物的战友帮助购买;驻地买不到的,他就汇款到出版社邮购。他利用自己微薄的津贴不但购买了《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这些红色的经典小说,《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当代》《收获》等文学刊物他 也买。他还喜欢上了阅读历史书籍,尤其是关于军人的使命以及对战争的记录和反思的书。

  四年兵,第一部诗集出版

  2000年3月,胡松夏创作的短诗《绿色的歌》在报纸上发表了。这是他入伍后发表的第一首军旅诗歌,他反复看着这首仅仅10余行的小诗,百感交集。从此以后,他的创作热情更高了,接着,又先后发表了《哨卡之夜》《拉练》《种植和平》等一批作品。

  身为一个兵,胡松夏的作品也就注定“兵味”十足。这些诗就像由高山下落的瀑布,湍急清新,挟裹着生活的原浆。他在那首《军歌》中写道:

  这是一曲绿色的歌

  一首年轻的诗

  一支永恒的枪

  在崇敬中传递

  在日月间鸣响

  ……

  在那个相对偏远的基层部队,不管军官还是士兵,能够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的人少之又少,因此,胡松夏引起了单位领导的关注。单位本打算把他调到政治处负责新闻报道,但由于他业余学习过临床护理、药剂学等医学知识,被卫生所抢先“挖”走了。

  胡 松夏在干好卫生员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业余时间为单位撰写新闻稿件。为了写出高质量的军事新闻作品,他一边向单位的“老政工”虚心请教,一边自费报名参加南京政治学院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活动,并购买了《新闻学》《军事新闻学概论》《消息教程》等书籍。他深知理论只有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 作用。他便坚持深入到演习现场、训练场、炊事班等进行实地采访,晚上加班整理稿件。不久,胡松夏拍摄的新闻图片和采写的消息、通讯等开始在报刊上发表。

  新闻与文学是相通的。胡松夏在采写新闻稿件期间,文学作品也接二连三的发表,引起报刊和文学团体的关注。2000年9月,胡松夏收到了由《当代》《十月》等单位发出的到北京参加文学活动的邀请函。

  2001年2月,胡松夏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到了上级政治部门当专职新闻报道员。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刻苦努力的采访写作。他的新闻作品开始在《解放军报》等国家级媒体上发表。

  2003 年8月,胡松夏创作的《绿色笔记》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充满军营气息的现代诗集,全书共收录了70多首精短军旅诗作。诗歌评论界的专家曾这样评 论《绿色笔记》:诗作语言凝练、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以艺术的形式释读了一个战士诗人对军营及人生的哲学考量和诗意向往,或许能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久,胡松夏被推荐到北京参加新闻培训活动。从大山深处的基层部队来到位于首都的军队报 社,他没有把时间用在游览参观上,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新闻写作、摄影等业务知识,像一只蜜蜂飞进了知识的大花园,只顾辛勤地采集新鲜的花蜜。在这里,他理 性地认识到自己早期作品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开始同时在新闻和文学创作两个领域进行探索。

  在外学习的日子里,他时刻都在惦记着大山深处的军营和战友,眷恋着那里一草一木,他深信大山深处是锻造军人体魄的肥沃之土。学习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那座位于大山深处的军营。

  峰 峦依然屹立,阳光依旧明媚,山里的战士也还是那样的纯朴,他好像回到了久别的家。在营区,他打开相机拍摄了一组题为《大山军魂》的作品,由于这些照片以独 特的视角真实反映了基层部队的训练、工作和生活,不久便被《解放军报》《政工导刊》《政治指导员》等陆续采用。随后他又拍摄了《精彩瞬间》《烈火金刚》 《巡诊》等,这些作品在报刊发表后,还在各种摄影比赛中获了奖。

  他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绿色军营里。

  十年兵,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8年6月,胡松夏把目光瞄向了遥远的历史。

  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以战士诗人的独特眼光去审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战争,如何用诗歌的语言传递不朽的民族精神和讴歌和平。为系统了解丰富翔实的史料,他购买了《中华二十六史》《史记》《资治通鉴》等,进行深入细致地研读。

  将 史料熔解于胸,进行艺术的重组,他白天执行奥运战备任务,夜间进行创作,几乎没有停歇。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战争,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从割据混战到隋唐统 一,一段段纷争的历史风云,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英雄豪杰还是文人志士,都从他的诗歌中走来:刘邦、项羽、苏武、曹操、杨广、李白……

  唐 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西方国家,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为数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诗作《荷马史诗》,据传是由古希腊民间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荷马史诗》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也反映了迈锡尼文明,艺术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 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参考史料。而在中国,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专门书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长诗还不算多。胡松夏想在这一领域进行一次新尝 试。

  3个月后,胡松夏顺利完成了这部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的长诗《金戈铁马》,4000余行的 诗歌作品引起诗歌界的关注。著名诗人贺敬之为长诗题写书名,诗歌评论家张同吾在评论这部诗集时说:“用诗家的眼光触摸历史和人物,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 人物的艺术重现……”军旅诗人商泽军则称赞他的这部长诗:“有浓郁、清新的诗味儿,有诗的哲思、诗的韵律”。

  2008年9月,长诗《金戈铁马》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同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在“大地”副刊发表了题为《以诗咏史抒怀》的文章,专门对长诗《金戈铁马》进行评论。

  2009年年初,由于工作需要,胡松夏被调到了总后某油料研究所。

  这 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团队,半个世纪以来,凭着当年一把简易的丁字尺和一只最普通的油漏斗艰苦创业,历经辗转,经过不懈的奋斗和拼搏,从新中国第一代严寒区内燃机油问世到成功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某新型航天专用防雾剂,油料研究所已经创造出了无数的辉煌与业绩,被时代推到了共和国军队油料研究工作 的最前沿。

  调到油料研究所不久,胡松夏凭着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过硬的素质被领导任命为《油料科 技》杂志的编辑。当时负责《油料科技》编辑工作的老同志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杂志正紧缺得力骨干。编辑杂志不同于单纯的新闻报道,需要更强的文字组合和稿件筛选能力,尤其是行业杂志,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胡松夏始终坚信勤能补拙。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硬是凭着满腔热情,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油料科研有很多数据,他一上任就拼命地查找相关的油料业务资料,有时候为弄清一个专业术语,他不惜翻阅大量参考资料。在不长的时间里, 他便由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队行业杂志编辑。

  由于刊物内容专业性很强,为在浩如烟海的稿件中选出价值高、质量好的稿件,他在学习理论书籍的同时,还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有时为了弄清楚一篇稿件是否可用,他就去油料专家们的家里登门求教,他利用节假日乘坐公交车去,待返回单位时,常常已是星光满天。

  英 国著名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胡松夏正是靠着这种执着的精神进行拼搏,在办刊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创意,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设计出20余种风格不同的封面及版式供领导选用。截至目前,他已经累计选稿达100多万字,编辑制图1000余幅,拍摄图片资 料10000多张,从未出现任何差错,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上级首长专门做出批示,对胡松夏编辑的杂志给予了肯定与表扬。

  2009年8月,胡松夏应邀到驻守在青藏高原某部队基层单位采访。皑皑的雪山、飞翔的鹰群和走动的牦牛构成了藏北特有的画面,尽管景色迷人,但空气中氧分子却是那样的吝啬,不肯给予任何人多一点点的含量。

  走 过藏北的草原,他在驻守在拉萨的某兵站歇住了脚,虽然强烈的高原反应使他头昏脑涨、寝食难安,可由于行程紧、任务重,他还是抓紧时间进行采访。为了在第一 时间将采访的素材整理成稿件,他努力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影响和一路的疲惫,在兵站一间简陋的会议室里“挑灯夜战”。

  在 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为金钱而愿意坐在寂寞的深夜舞文弄墨的人,已经很少了。胡松夏却始终把写作当作一种兴趣,一种担当,一种责任,坚持用手中的笔书写 多彩的军营。兵站、仓库、哨卡,尽管他已经走过多次,也写过多次,可是每一次都有全新的视角,都能写出新的激动。

  2009年是胡松夏丰收的一年,这一年,他以一位战士诗人的身份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年,他出版了长诗《共和国乐章》;这一年,他荣获了第十届总后军事文学奖……

  十二年兵,出席全国作代会

  2009年12月,中央军委给走过50年辉煌历程的油料研究所记二等功。喜讯传来,油料研究所的每一个人都非常激动。

  在 50年的奋进历程中,几代油研人始终牢记宗旨、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攀登科技高峰、献身油料事业的壮丽凯歌。黄土高原、渤海之滨都留 下了他们的奋斗足迹,研制出的科研成果曾填补了国家多项空白,有几百项在军内外获奖,被称之为国防油料科研进程中的一大奇迹。

  诗人往往都有一颗善感之心,胡松夏也不例外。在油料研究所,他被军队油料科研工作者投身国防油料科研事业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了,决定要借助诗歌的形式来记录这一段辉煌的历史和默默奉献的英雄们。

  打 开尘封的历史,他用心灵感悟油料研究所半个世纪的发展之旅,搜寻苦难与辉煌,品尝泪水与欢笑。在史书之外,他向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老专家们了解当年白手起家的艰辛,与科研人员一起走进实验室,查看露天储油罐,一起去冰天雪地的东北进行储油试验、机动输送试验……那段时间,他工作之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创作 上,经常从深夜写到黎明。经过几个月的艰难拼搏,他终于完成了长诗《铿锵之韵》的初稿。

  为确保 作品的质量,他又积极征求油料科研专家和诗歌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然后进行反复修改。不久,长诗《铿锵之韵》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出版后,著名诗人张同吾、韩作荣、朱先树、曾凡华等纷纷撰写文章进行评论,《解放军报》《文艺报》《文学报》、人民网、搜狐网等媒体也及时刊发关于作品的各类消息,在 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为进一步宣传军队油料科研事业战线上的英模人物和感人事迹,以及对《铿锵之韵》的创作过程和艺术成就进行探讨。2010年10月26日,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单位在中国作协联合召开了《铿锵之韵》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上,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朱辉军,《诗刊》常务副主编李小雨、中国当代诗歌研究院院长曾凡华等都做了热情的发言,给予这部长诗很高的评价,对于这位战士诗人也寄予了新的期望。

  2011 年春节刚过,胡松夏为向党的90华诞献礼,决定用诗歌的激情讴歌的党的丰功伟绩,让人们透过另一扇窗口回望世纪觉醒和星火燎原的源头,他开始了新的文学长征——利用业余时间创作长诗《烈火青山》。为了创作这部重要的作品,他利用短暂的休假,马不停蹄的奔赴南昌、井冈山、遵义、韶山、延安等革命圣地。在旧日的战场上缅怀牺牲的英雄,在声光电模拟战场的博物馆里感受数十年前的枪林弹雨,在一盏曾经承受历史之重的马灯前阅读灯光穿越黑暗的力量,在黄土高原的窑洞 前想像伟人的文韬武略……对这些翔实的史料用诗的语言进行理性的梳理之后,便有了长诗《烈火青山》的初稿。

  2011 年6月,胡松夏创作的政治抒情长诗《烈火青山》出版,这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为主线索的诗作,由“王朝没落”、“辛亥枪声”、“南湖之 光”、“浴血奋战”、“血色河山”等组成,全诗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了鸦片战争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些重大史实,热情讴歌了一代代为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 强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与他以前的作品相比,《烈火青山》更侧重于文学性和艺术性,创作风格和诗歌语言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2011 年6月12日,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在北京为长诗《烈火青山》举办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兼《诗刊》主编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 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以及著名军旅诗人程步涛、曾凡华、杨廷欣、商泽军等50多位知名作家诗人前来出席会议,并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胡松夏的新作《烈火青山》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是一部博大雄浑的烈火诗篇,是一曲充满战斗精神的深沉赞歌,是跨越历史与现实的博大雄 壮的铿锵之声,是中国共产党90年辉煌历程的诗意展现。

  2011年11月,胡松夏作为惟一的战士作家代表,出席了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再一次受到文学界的关注。

  到这一年,胡松夏当兵12年了。有12年兵龄的胡松夏,总共出了《绿色笔记》《金戈铁马》《共和国乐章》《铿锵之韵》《烈火青山》等5本书。

  他被表彰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还先后荣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晋升为四级军士长。

  他用沉甸甸的创作成果证明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胡松夏的一首题为《哨所》的诗:

  燕子飞来时

  春天的血液开始回淌

  一支杏花

  正在高原上的三月绽放

  芳香迟到了

  哨所依然在寂寞中

  独自沉醉

  忘记了黄昏

  残冰融化的声音

  将天边的明月和锋利的刺刀

  擦得雪亮

  没有烽火的时代

  仍需要审阅战争的目光

  远离闹市

  不能远离时代

  荷枪而行

  或者在网络的一端洞察世界

  脚步

  轻盈地跨过每一个夜晚

  只有把整个宇宙装进胸膛

  闪电燃烧时

  思维

  才会腾空而起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作为“80后”的战士作家,胡松夏在面对鲜花和掌声之后,重新又以兵的冲锋姿势,继续在以纸和笔组成的阵地上呐喊着前行……

  (照片由作者提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