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将国乐推向世界舞台 ——《又见国乐》在美国商演成功的启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20日08:43 来源:光明日报 张玉玲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1日至13日,中央民族乐团全团130多人带着《又见国乐》赴华盛顿和纽约演出。与以往的出国演出拿文化交流和旅游签 证不同的是,此次演出持演出类型的P类签证。五场演出全是商业演出,用商业交流的形式走进美国的主流观众群体,既获得了票房,又获得了国外观众对中国艺术 家的认可。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副总裁米奇·贝拉对《又见国乐》给予高度评价:不可思议、国际顶级水平、具有震撼效果。

  日前,中央民族乐团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在京召开研讨会,邀请导演、主演和有关专家,深入讨论此次“将国乐推向世界舞台”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带来启示。

音乐无国界

  “《又见国乐》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国乐的感受,演奏员也是话剧演员,有台词、对白和吟诵,连原来背对观众的指挥也要转过身来讲演乐器和乐曲的故事。虽然是耳熟能详的老乐曲,但又有新的内容和触动。”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副总经理秦文焕说。

  “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是《又见国乐》创作的初衷。”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坦言,选取《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12首经典名曲,重新改编,形成《又见国乐》,给传统国乐注入新的活力。

  “在不动精髓的情况下,要把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国乐,变得像大家没听过一样!”导演王潮歌这样定位自己对国乐的创新。对于《又见国乐》在美国演出,王潮歌自信地说:“成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又见国乐》既创新又复古,复兴了乐府传统,把传统艺术的文化基因、形式和美感找回来了,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国戏剧教育家徐晓钟如是说。

  中国艺术家的创新和努力也被美国观众所理解和感知。美国首演结束后,在导演王潮歌和作曲家姜莹的现场沟通会上,近200位美国观众自发留下来,听国乐幕后的故事,还排着长队等着签售海报和CD。

吸引观众进剧院

  “我相信只要美国观众进入剧场,看到《又见国乐》的演出就会感动,就会喝彩,但问题是怎样让他们能为一场中国演出而走入剧场。”《又见国 乐》美国推广团队负责人安(Ann)透露,她们提前几个月把宣传整体策划全面推开,在户外广告、地铁广告、公交广告、平面媒体、电视电台发布消息,还在 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网络进行推广,“我们要在前期做好宣传,要告诉美国人,《又见国乐》这个好演出值得观看”。

  特别要提的是,成功的演出推广中,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主形象海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安介绍说,他们花重金请美国知名设计师按美国人 的口味设计出《又见国乐》的主形象,并且在所有的推广中都用这个主形象,“当时我们给设计者提了这样一个要求,希望这个主形象出现在华盛顿的街头,立在华 盛顿的地铁里,喷涂在华盛顿的公交车上,呈现在华盛顿的电视、平面媒体和网络上时,能让人看了一眼以后,再看一眼,走过去回头还要看一眼。后来五场演出票 全部售罄,说明这些宣传效果都达到了”。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认为,传播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用美国人能懂的思维方式去全方位、立体地、多维地把《又见国乐》这样一个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产品推荐给美国观众,吸引他们掏钱进剧场来欣赏中国文化。

“抱团出海”形成合力

  《又见国乐》的成功还得益于完全市场化的操作。据张宇介绍,作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从2009年开始着力打造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高端文化品牌,“中华风韵”以面向西方主流观众传播中国文化为目标,先后将20余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演艺精品推上世界顶级舞台。

  《又见国乐》成功走进美国,背后还有蒙牛集团的助力,可谓是“抱团出海”。蒙牛乳业集团总裁孙伊萍说:“集团未来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让消费 者认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蒙牛集团此次不仅仅是总冠名,而且是以联合出品人的身份深度介入,走出国门,放大彼此的品牌价值。”

  “赞助文化艺术是西方国家历史悠久的文化生态,美国社会每年赞助文化艺术的资金有172亿美元,其中,个人占75%,企业占17%,远高于 政府对文化的补贴。”文化部外联局美大处处长陈春梅认为,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传播,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向世界弘扬中华 美学精神。

  (本报记者 张玉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