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炫酷北国》“炫”出黑土新气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19日09: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通讯员 栾 晖

  1月14日,由黑龙江省演艺集团打造的时长90分钟的大型乐舞《炫酷北国》第137场演出刚刚结束,从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音乐厅走出来的上海观众曲先生感慨地说:“值得看!亮丽的服饰和迷人的肢体语言,绚彩的灯光和华丽的舞美呼应,还有龙江新生代赋予的黑土气象……十分精彩。”

  用传统民乐打动人心

  《炫酷北国》是黑龙江省演艺集团经过精心创意与打磨,于2015年7月1日正式与观众见面的一台综合性视听剧目。其以民族乐器演奏和声乐演唱为主,兼容舞蹈、杂技、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吹、拉、弹、唱、舞,新、奇、特、绝、酷的表演中诠释着北国的壮美、音乐的内涵和艺术的魅力,在浪漫、活泼、热烈、奔放的氛围中,实现了乐舞交融、视听共享。

  据黑龙江省演艺集团演出经理梅贺君介绍,《炫》剧由序曲、尾声和十个篇章组成,展示了“寒地黑土”“冰雪生态”“边境民族”等文化内涵,是一台以经典为根基、以创新为灵魂、以时尚为特色、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型乐舞,突出呈现了黑龙江特有的民间音乐以及久演不衰的经典曲目,融入具有时尚元素的再创作,是对音乐创作的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剧中《五更调》、《敖包再相会》、《新道郎》等民族特色浓郁的节目使《炫酷北国》全面呈现出传统音乐的现代变奏、经典音乐的时尚变奏、情景音乐的视听变奏、民族音乐的世界变奏。观众坐在剧院里可以时而聆听《鸟语花香》,时而走入《勇敢的鄂温克人》的家园,时而回到悠远的过去,感叹《黑土魂》的壮美雄浑。

  黑龙江省演艺集团董事长戴立然表示,《炫酷北国》将北方地域特色、民族精神、经典曲调渗入肌理,尤其以黑龙江省原创的、久演不衰的音乐佳作为“母体”,以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和习惯进行再创作、再加工、再演绎,能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

  让跨界融合释放异彩

  创作人员运用跨界思维,最大限度地融合和发挥了多种艺术形式的优势,把舞蹈与杂技、器乐与轮滑、现代元素与传统技艺、世界流行艺术形式与中国东北地域文化等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炫》剧跨界融合的独特优势。

  《雪落塞北》、《冰缘雪趣》、《松花江之恋》等段落坚持独立的艺术精神、艺术方向和高品位的艺术情趣,运用了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方法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了“中国声音”。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吴翔表示,“《炫》剧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达到了较高的品位,得益于舞美、灯光、音效和多种艺术手段、时尚元素的融入。”

  负责排演的项目经理黄晓峰谈起《炫》剧排练有“三难”:“每个章节中的舞步、动律、特技、音准、音色、节奏的准确性要近乎达到完美,这是一难;舞蹈演员要完成戏曲水袖、中西打击乐、杂技皮条、欧美踢踏舞等基本功训练,这是二难;器乐、声乐演员在情景表演中以神入境、以情入心、以真入演,这是三难。这三项融合我们都找到了解决方案。”

  歌舞《雪落塞北》、《酷的变奏·太阳岛上》等热歌劲舞是《炫》剧的又一大看点。在整台演出中声乐演员在完成高水准演唱的同时,还要完成情境中形象塑造、形体表演,与舞蹈、器乐相融合。

  声乐演员从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姿态上练起,在排练的五个月里,终于突破了以往的演唱方式,达到唱与舞的结合、情与境的呼应。声乐演员们纷纷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么系统、这么严格的具有针对性的表演训练,这对演唱者来说真是受益匪浅。

  倾力人才投入创造市场精品

  众多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加盟和倾力打造,为《炫》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炫酷北国》的创作生产,靠的是一流的创意编导团队和一流的演职员队伍的支撑。

  黑龙江省演艺集团不仅拥有曲艺团、杂技团、歌剧团、舞蹈团、民族乐团、交响乐团,更拥有一支20余人的专业创意编导团队。他们多年从事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乌苏里船歌》的作者胡小石,著名民乐大师冯少先等都是业内的领军人物,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编导李绍栋是《炫》剧总编导,集团董事长兼艺术总监戴立然的作品《大荒的太阳》、《关东女人》、《鹤鸣湖》等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舞蹈荷花奖;执行导演张元春、舞蹈总监田劲、舞美设计刘小舟,以及作词、作曲、灯光设计、服装设计等其他主创人员也都是国内一流专家。

  《炫酷北国》共打造了驻场演出版、国内巡演版、国际精编版3个版本,每个版本在曲目设计、队伍人数、设备配置等方面都做了精心调整。在戴立然看来,打造有市场的文艺精品,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他说,“我们计划通过自我市场开拓和演艺中介公司代理以及与旅行社签约等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