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2015话剧:以原创精神凝聚创作实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11日07:53 来源:中国作家网 宋宝珍
《战马》《战马》
《冬之旅》《冬之旅》
《司马迁》《司马迁》
《戏台》《戏台》
《小飞侠彼得·潘》《小飞侠彼得·潘》

  2015年中国话剧形势喜人,持续发展。其一,以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代表的国营院团发挥了艺术 引领与主导作用,其经典、保留、原创、实验剧目的轮番上演,擎起了中国话剧的大半个江山。喜剧和儿童剧的火爆,也成为本年度的艺术热点。其二,中国正在挺 进国际戏剧文化交流圈,中外交流演出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导演带着他们的成功剧作来华巡演,如德国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哈姆雷特》、波兰导 演克里斯蒂安·陆帕的《伐木》、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的《惊奇的山谷》、日本导演铃木忠志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等,这些演出将当代剧场的新理念、新创意、 新形式输入中国本土。其三,民营剧团的戏剧创作势头良好,演出持续增多,从已举办多年的南锣鼓巷戏剧节、北京青年国际戏剧节、乌镇戏剧节、女性戏剧节等系 列活动中,可见出民营戏剧的迅猛发展和艺术抱负。而以蓬蒿剧场、鼓楼西剧场、朝阳9剧场、繁星戏剧村等地的演出来看,民营戏剧不仅参与者众,而且演出形 式、艺术面貌异彩纷呈。其四,戏剧观念趋于活跃,如直面戏剧、戏剧构作、文献剧等新兴戏剧观念成为热点;话剧的内涵与周延都有所扩展,近年来舞台上肢体 剧、默剧不断出现,一些话剧演出大量融入其他艺术形式,如戏曲、歌舞、曲艺、魔术等,形成更具特色的表现空间。

  原创剧的集中展示

  2015年是本土原创话剧集中展现实力的一年。一方面是上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陆续收官,如《共产党宣言》《代理村官》《古田会议》《一 诺千金》《祖传秘方》等纷纷登台演出;另一方面是国家话剧院从3月15日到6月7日以“原创、艺术、人民、时代”为主题,在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原创话剧邀 请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国营院团、民营剧团的20部原创大剧场剧目和15部原创小剧场剧目轮番上演,包括国家话剧院反映北京市井人情的话剧《枣树》、 北京人艺表现20世纪30年代电影明星悲剧人生的《阮玲玉》、表现末代皇帝溥仪后半生命运心理的《公民》、表现当代北京邻里家庭的温良友善的《理发馆》、 南京市话剧团和南京市艺术研究所联合创作的南京市民生活剧《民生巷11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反映环保主题和故土情怀的《老大》等。这些作品有历史观照, 有现实反思,有传统风情,也有现代意味,是近年来话剧创作成绩的集中展现。

  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神圣的日子,不仅有《死无葬身之地》《生死场》《祖传秘方》等优 秀剧目的复排与重演,还有《中华士兵》《宛平人家》《神圣战争或等着我吧》《故园》等新剧目的出现。国家话剧院引进的英国戏剧《战马》及其全国巡演活动, 也应视作反对战争、祈祷和平的人文背景下的戏剧行动。

  其中,北京人艺推出的由王俭编剧、唐烨导演的话剧《故园》表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北平的台湾人林先生与其邻居们贝勒爷、何石匠等共同遭遇的 艰难岁月,以及他们携手抵御日寇的军事占领和文化侵略的故事。围绕着故园的易主、找回、守护、重张,表现了居住其间的平民百姓,他们共同的文化情结、淳朴 的家国情怀、抵御外敌的勇气,以及彼此相通的心性。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的冯俐编剧、查明哲导演的反映中条山战役中国民党士兵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话剧《中 华士兵》,站在当代立场,对于历史资料进行了艺术重构和全新诠释,升华了惨烈而英勇、悲壮且决绝的抗敌意志。叙事时空的多重性和灵活性,使得舞台呈现自由 灵动,节奏鲜明,富有抒情性,大屏幕和转台的巧妙利用,使戏剧场面酣畅淋漓、壮阔恢弘,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和震撼性。

  2015年的小剧场戏剧发展也是可圈可点,林蔚然编剧的《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过士行编剧的《帝国列车》、松岩编剧的《网子》、范党辉编剧的 《朦胧中所见的生活》、顾雷编剧的《顾不上》、唐凌编剧《竹林七贤》、雷志龙编剧的《造王府》、王甦编剧的《无果花》等,在演出中都显示了各自的艺术特 性。此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了萨拉·凯恩的《4.48精神崩溃》,鼓楼西剧场推出“直面戏剧”《丽南山的美人》《那年我学开车》《黑鸟》等虽是取自外 国剧本,但是确实本土阐释与舞台新形式的再造。

  话剧中的历史与现实

  检索2015年的新创剧,一些剧目在历史与现实表达上进行的新探索值得关注。

  万方编剧,赖声川导演,蓝天野、李立群主演的《冬之旅》以平实的手笔在日常生活中展现人物间的心理交锋。两个老人的三场会面,几段对话,将历史 与现实扭结在一起。两位年逾古稀的老金与陈其骧年轻时曾是挚友,“文革”时演变成“他人即地狱”的关系,晚年时纠缠于忏悔与宽恕、还原真相与选择性遗忘的 人生难题,他们在言语间争执、在意志上较量、在内心里挣扎、在迟暮中叹息,彼此都想于告别此生时把心里的块垒放下,然而到底该放下什么、如何放下、在哪里 放下,却令观众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苑彬编剧、顾威导演、北京人艺演出的《食堂》以大型国有企业轧钢厂为背景,以厂区食堂为中心,以时间流程为纵线,以生活事件为剖面,串联起上世 纪80年代、90年代后期、2010年左右的三段时空,透过食堂的变迁、人们情感的变化,展现工人在经济改革中的人生蜕变和命运轨迹,以及逐渐被边缘化的 遭际和他们内心的隐痛。

  潘惠森编剧、司徒慧焯导演、香港话剧团演出的《都是龙袍惹的祸》,编剧对于剧中人物安德海、慈禧、慈安、奕等,不存历史与道德偏见,而以客观 叙事的方式,围绕宫廷权力,展现太监安德海得势与失势、被捉与被杀的过程,探寻历史背景下特殊人物的内心真实与行为逻辑。对于所涉历史中的人与事,做到了 大处不虚,小处不拘,举重若轻,寓庄于谐,将人的权力欲望和死亡恐惧做了深层次揭示。

  熊召政编剧,任鸣、冯远征导演,北京人艺演出的《司马迁》,力求塑造出作为史家的司马迁的正直、孤傲,以及作为权力戕害下的文人的羞愤和痛楚。 孤军深入攻打匈奴的李陵被俘,消息传至长安,汉武帝龙颜震怒,下令诛杀李陵家族。朝廷百官噤若寒蝉,小小的太史令司马迁却仗义执言。汉武帝把他打入死牢, 又改为宫刑。他回到故乡韩城,为完成《史记》忍辱偷生。在政治与文化的冲突中,他看到了人性的懦弱、权力的野蛮。《史记》完稿他但求一死,而汉武帝却对他 轻轻放过。一部史著和无限江山的对垒,让此剧的结局令观众感到茫然。

  田沁鑫根据李敖同名小说改编的历史文献话剧《北京法源寺》一改常规的戏剧叙事,而是把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历史风云,在普净法师与徒弟的回忆、讲 述、议论、感慨中铺陈开来。公车上书、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训政、光绪帝囚禁瀛台、戊戌六君子殉难……皆 被一一呈现。剧作不打算告诉观众确切的历史定论,而是力图从不同角度、多重话语、人物各自的“现身说法”中,返回历史,引导观众从中寻得各自的历史体悟。

  用笑声唤醒沉睡的神经

  在电视小品日益式微的情境下,喜剧艺术开始在舞台上逆袭成功。2015年8月16日北京喜剧院正式开张,它或许是一个信号,告诉人们,人是能笑 的动物,也可以说是引人发笑的动物。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笑过别人,也被别人笑过,独自凭栏时,大约也不免笑对自我。喜剧是小丑的艺术,但小丑不丑, 他以自由狂欢式的无所顾忌,打破世俗禁忌、身份差距、消泯人性隔膜、对立情绪,给人们带来快乐的笑声。喜剧是讽刺的艺术,它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向一切陈规 陋习、煞有介事、装腔作势、弄虚作假开战,在笑声中庆贺自己的凯旋。喜剧是幽默的艺术,嬉笑的背后有明敏的睿智、语言的机趣、逻辑的缜密、哲思的回味,让 我们在笑过之后,生发出想哭的感动。喜剧是狂欢的艺术,也是最大众、最通俗、最本质的人生诉求,只要我们活着,欢笑在人群之中,就是一种值得珍惜的幸福。

  北京喜剧院的开台大戏是《戏台》,该剧发生于民国时期,表现一个戏班在大戏上演之际的种种离奇遭遇和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该剧运用悬念、巧合、 误会、计谋、反衬等喜剧手法,把一群涉事艰难的小人物逼到绝处,从而将一出危机不断的喜剧演绎得跌宕起伏,也让戏班班主、棒槌票友以及大帅、处长、姨太、 名角、经理等各色人等,在喜剧的情境里,在乖谬的境遇中,显现出各式各样的荒唐行径。于讽刺人性的同时讽喻世事,给人以啼笑皆非、笑中含泪的观感。

  此外,值得关注的喜剧演出还有《蠢蛋》。作为饶晓志团队制作的“淡未来”系列剧之一,《蠢蛋》选择在愚人节首演,或许是有意为之。这一发生在 “莫须有”国度“皇家合众国”的荒唐法律事件,将三个犯人的犯罪过程以喜剧方式展现,但此间具有真实的悲情成分。而他们为了获释参加“蠢蛋真人秀”,争当 冠军的表演,戏仿了当红电视娱乐节目,突出了荒诞感和冷幽默特点。

  2015年秋天,由开心麻花2012年创作的舞台喜剧《夏洛特烦恼》,改编为同名电影后取得了喜剧电影的14亿高票房,由此也带动了话剧《夏洛 特烦恼》的热销。从2012年首演至今此剧已演出27轮,演出场次超过百场。虽然该电影被指与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旧作《佩姬苏要出嫁》剧情存在相似性,许 多不喜欢商业戏剧的人也纷纷表示该片内容肤浅,但它所引发的笑声仍然吸引了大量观众。

  年末,有香港舞台喜剧之王称号的詹瑞文,在北京喜剧院演出了《男人之虎》,该剧以一条查找主线贯穿,查找的焦点是地铁事故中失踪的冯人望。詹瑞 文结合预先拍摄的影像和画外音,一人分饰了多个角色,以少胜多,变幻莫测,以镜像式、片段式的呈现方式,演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社会众生可怜又可笑 的种种囧境。

  和纯真童趣在一起

  2015年5月28日至6月10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与浙江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4台优 秀儿童剧的精彩亮相,为杭城小观众带来一场接一场的艺术盛宴。从普及儿童剧、让更多的孩子受益的立场出发,本届儿童剧的演出地点不仅限于杭州市区,而且辐 射到市郊周边,如湘湖艺术中心、余杭临平剧院等地。

  此届展演,首先是近年来儿童剧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参演剧团中有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海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这样有传统有影响的优秀团队,也有一 些新近致力于儿童剧演出的学校、演艺集团、文化公司,可谓八方云集,各展实力;其次是演出的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中外经典、传统剧目的恢复新排, 如《宝船》《第十二夜》《海的女儿》《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等,也有立足现实的原创剧目的新鲜创意,如《大山里的红灯笼》《传统的味道》《少年马连良》等, 此外还有引进国外的新剧种、新样式,如《创世纪》引入“黑盒剧场”理念,借用木偶、投影、声光电等向孩子们讲述宇宙洪荒的神奇变化。本届展演在表现形式 上,则是载歌载舞、赏心悦目,很多儿童剧重视音乐、舞蹈元素的加入,动感十足。此外,对于LED屏幕、声光电等艺术因素的运用,也使本届儿童剧展演显得更 具舞台技术含量,并对观众更具视觉冲击力。

  7月10日至8月26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举行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展为期48天的优秀剧目展演、儿童戏剧交流研讨和戏剧嘉年华等活动。中 国、美国、罗马尼亚、法国、韩国等7个国家的27个艺术团体的43部优秀儿童剧,共完成194场演出。中国儿艺《东海人鱼》《红缨》《木又寸》,芬兰格里 姆斯格劳姆斯舞蹈剧团《八音盒的秘密》等优秀儿童剧,给北京小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小飞侠彼得·潘》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年初推出的经典引进剧目,说是引进,其实剧本、导演、表演、舞台设计和技术运用等等有很多创新因素。小 飞侠的故事站在儿童的视角,演绎了扣动人心的艺术想象。“只要心中充满快乐,就能一飞冲天”的主题阐释,具有童心、童真、情趣,富有传奇色彩和美好憧憬, 能够开启孩子们的心智。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吊上威亚飞起来的演员们,与大屏幕上的城市、天空、海洋、梦幻岛衔接紧密,现实与想象、舞台与影像浑然一体, 动感十足,充满神奇,满足了孩子们的欣赏心理。舞美设计构思新颖,色彩鲜明,演员们的表演轻松自然,传达了憧憬与快乐的情绪。

  《木又寸》是一部内容新颖、形式独特的寓言剧,也是迄今在儿童剧演出中十分罕见的独角戏。它表现在现代社会受功利目的驱使的人们,将一棵棵生活 在自然状态、乡野之中的大树连根拔起,绑缚、运输、移栽于陌生的城市,作为景观树被移来移去,直至将它们的生命力破坏殆尽,枯死后再被刀砍斧锯。全剧采用 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树与树之间的关切之情,辗转流离之中它们的命脉相通。让孩子们感受树的疼痛,让他们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正是此剧带有探索意味和环保理念 的旨意。

  2015年的原创剧目较之上年度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此间仍存在着文学内涵不足、艺术个性模糊、主题开掘不透、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期待今后完善创作机制,遵循艺术规律,取得更好成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