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国家大剧院,歌剧唱主角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07日08:13 来源:人民日报 陈 原

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剧照。
资料图片

  说起中国歌剧的名作,我们会想起《白毛女》《江姐》《原野》《木兰诗篇》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提起中国歌剧的创作团队,我们可以说出中央歌剧院、上海歌剧院、总政歌剧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一家家著名的文艺团体;但在今天,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这就是国家大剧院。

  建立制作体系

  打造自主品牌

  《剧院运营管理——国家大剧院模式建构》一书,厚厚两大本,刚刚问世,这是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对大剧院8年历程的全面梳理,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剧院管理的 理论总结。8年,国家大剧院不但创立了健全、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歌剧制作体系,将46部歌剧推向舞台,演出453场,影响海内外。

  从国家大剧院最初的定位就可以看出,这里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演出场所,在陈平院长眼里,这里要建设成全国乃至全世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重镇。建设重镇, 为什么要从歌剧入手?陈平认为,歌剧是舞台艺术里最综合、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堪称“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歌剧也是衡量一所大剧院艺术高度、制作能力、管理 水准、文化品位的试金石。

  但创作制作歌剧,谈何容易!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认为,歌剧是一个航空母舰式的产业。德国柏林德意志歌剧院院长阿克瑟尔·拜尔认为,歌剧制作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制作具有可复制性,也就是建立规范、成熟的制作体系。

  2008年之前,在我国,经典歌剧作品的制作一直是断断续续,不成规模。于是,国家大剧院从借鉴起步,先是引进世界一流的导演、舞美、灯光团队,制作经 典歌剧;随后是与国际知名的剧院联合制作歌剧,合作的同时,还派出自己的人才走向国外,学习制作专业技术;当人才、技术、资讯、经验都一一储备妥当后,再 往下就是独立创作、制作,树立自己的品牌。这就是国家大剧院的“三步走”战略。

  随着歌剧制作的发展脚步,国家大剧院参照世界最优秀的制 作体系,成立剧目制作部,组建属于自己的管弦乐团和合唱团,还拥有了160多人的舞美团队,设置了制作、主创、主演、小角色、舞美、合唱、乐团、排演团队 在内的八大核心板块,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歌剧制作体系。其中的主创、主演都是临时延聘,既减轻了负担,又可以不断提高标准。在这套体系中,一条严密且高效 的歌剧制作“流水线”源源不断地为舞台提供着成熟作品,让观众不时可以领略世界经典歌剧的最新面貌。

  “国家大剧院迅速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中国歌剧制作体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如此评价。

  十部原创歌剧

  作品多种多样

  2015年底,杰出的歌剧作曲家金湘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他的绝笔就是为国家大剧院创作的歌剧《日出》,这是80岁的金湘一生中写下的第十一部歌剧。 “我还想和国家大剧院合作,再写一部歌剧。”金湘临终前曾这样表示。与金湘这样的人才合作创作原创歌剧,是国家大剧院对中国歌剧舞台的另一份贡献。

  8年来,大剧院始终立足本土,坚持打造中国自己的歌剧,迄今共有10部原创歌剧面世,演出144场。这些作品,一直在试图挖掘中国题材,讲述中国故事, 传递中国声音与中国精神:或从戏剧经典与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发掘其丰厚的美学价值;或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淬炼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精神;或在历史与当 下、经典与传承的相互观照、融会贯通中尝试中国精神的全新表达。另一方面,立足本土的创作也极大地调动和粘合了本土的歌剧力量,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歌剧导 演、作曲家、歌唱家被聚拢在一起,为中国原创歌剧做着实实在在的事情。

  如今,国家大剧院的原创歌剧每年生产一部到三部,可谓平稳有序, 不急不缓。多了,按照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满新颖的看法,反倒滥,因为就我国目前的创作规模、观众人数、表演人才、演出市场而言,原创歌剧的蛋糕不可能做得很 大。戏剧专家宋宝珍也认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制作歌剧,新作不断,但“有高原无高峰”,应该坚持“做一部,立一部,留下一部,传开一部”。《西施》首演于 2009年10月,已经演出25场;《赵氏孤儿》首演于2011年6月,已经演出19场;《运河谣》首演于2012年6月,已经演出19场;《骆驼祥子》 首演于2014年6月,已经演出16场;《冰山上的来客》首演于2014年12月,已经演出25场……这些演出,不仅出现在大剧院的舞台,还一步步走向全 国、走向世界。

  古老传说、历史风云、革命英雄、文艺经典、当代故事,几乎都被国家大剧院纳入原创歌剧的题材里,丰富多彩,可以说是观众 喜欢国家大剧院歌剧的理由之一。2015年上演的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更显示出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的开阔视野和文化胆识,将这样一部苏联文学名作改 编成歌剧,开辟出歌剧创作的崭新天地。不过,无论什么主题,讴歌民族气节,唱出时代精神,抒发大爱情怀,始终是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的主导,凸显了“国家” 舞台的分量。正是这种主导,《冰山上的来客》演至高潮处,台上台下歌声连成一片;《骆驼祥子》赴意大利5城市巡演,首场谢幕时就引来如潮的掌声和欢呼声。 “意大利这样一个古老的歌剧故乡能接受中国人创作的当代作品,是很了不得的大事。”作曲家赵季平这样评论。

  实施“滴灌”工程

  培育歌剧观众

  8年来,国家大剧院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中国歌剧摸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第一年只有一部《图兰朵》,到2014年达到7部,再到2015年《阿依 达》《玫瑰骑士》《安德烈·谢尼埃》《爱之甘醇(2015版)》《西蒙·波卡涅拉》《参孙与达丽拉》等相继问世,这30多部世界经典歌剧被国家大剧院重新 制作并登台演出,让中国观众全方位领略了歌剧的精华所在;国内外一流的人才因此也被延聘到北京,让观众欣赏到全球最优秀的导演、演员、舞美的艺术成就,提 升了中国观众的艺术水准,开拓了眼界。

  在国家大剧院制作体系的完备框架内,任何剧目立项都需要严格论证,剧目建设更具有长期的规划,预计今年9月首演的《兰花花》创作周期长达4年,曾7次修改剧本,故事结构推倒重来就有3次。“这是一条制作精品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编剧赵大鸣感叹道。

  对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而言,《冰山上的来客》已经是她与国家大剧院的第十七次合作,而此前很长的时间里,这位早就留学海外的著名人物却一直在欧洲舞台 徘徊。她的境况其实正代表着一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演唱人才赴国外学习深造,不少人留在国际舞台发展,其中有的还成为欧美歌剧演出中的重要角 色。但国际歌剧舞台原本就有限,随着近年来歌剧演出的不景气,华人演员的施展空间日趋狭窄,如今,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舞台的逆势上扬,正好为他们带来了广 阔的“用武之地”,和慧、田浩江、李晓良、张立萍等一批中国人才纷纷返回,聚集在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旗帜下。仅《日出》《长征》《方志敏》《兰花花》《这里 的黎明静悄悄》等,就集结了谭盾、陈薪伊、廖向红、李六乙、万方、邹静之、印青、张千一、金湘、唐建平等艺术家,为歌剧原创积蓄起强大力量。

  国家大剧院的另一项成就,就是培育了大量的歌剧观众。歌剧观众白发比黑发多,这已经是世界现象,而国家大剧院早在创建之初,就开始了“滴灌”工程。在这 里,每年的歌剧普及活动多达600多场,公益演出、大师课、专题展、“歌剧走出剧院”活动一年四季不断,从2011年开始,“歌剧兴趣培养学校”由初始的 23家试点一直到如今遍布北京五大城区的153所中小学。在数字化传播迅猛的今天,国家大剧院不但拍摄了“高清歌剧电影”、在公共场所推出歌剧演唱快闪行 动,还利用互联网设立音乐商店、4G音乐岛,用“互联网+”扩大了影响力。

  眼下,国家大剧院自制剧目的平均销售率已经突破86.6%,2015年重新制作的世界经典歌剧《阿依达》售票率则高达100%。歌剧之乡意大利的《新闻报》曾评论道:在欧洲,歌剧是博物馆艺术,在中国,却是一股新浪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