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2015中国话剧:活力与焦灼并存、探索与困守交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31日16:30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乡村》剧照

点击进入下一页

▲《伐木》剧照

  徐健

  2015年的中国话剧活力与焦灼并存、探索与困守交织。这一年,原创话剧持续发力,中外戏剧交流日趋活跃,话剧适应市场体制机制的水平不断提 升,无论从审美观念、艺术水准,还是舞台呈现、营销推广等方面看,中国话剧正步入“新常态”。一方面,回归文本、回归舞台,戏剧人在冷静务实的反思中积蓄 话剧的发展动力,在求新求变的艺术实践中探寻话剧与现实、市场、观众相互磨合、对接的方式;另一方面,作为整个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话剧跟网络、影视 等其他媒介的关联日益紧密,“原创”、“喜剧”、“改编”、“交流”等诸多本年度话剧发展的热词,其背后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话剧“跨媒介”交叉与互渗的印 记。

点击进入下一页

▲《战马》剧照

  原创:多类型、多角度介入历史与当下

  2015年的原创舞台,演出成规模,类型渐丰富,内容有新意。3月至6月,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成为本年度原创戏 剧的重头戏,汇集了全国各大主要话剧院团、民营剧团以及社区剧团的20部原创大剧场剧目和15部原创小剧场剧目,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各地主要院团近些年的创 作成绩。其中,《老大》、《民生巷11号》、《代理村官》等现实题材作品,或聚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困局,或以民生、民情折射时代变迁,或在寻常生 活中揭示人性的真善美,均为话剧表现当下生活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考。同时,展演也暴露出目前国内原创话剧不容回避的问题,诸如创作观念主题先行、人物形象 概念化、表演方式模式化、导演舞台创造力下降以及地区艺术发展不平衡等。如不重视,这些问题将会成为原创话剧未来发展的软肋。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内主要院团都推出了抗战主题的作品,如辽宁人艺的《祖传秘方》、国家话剧院的 《中华士兵》、北京人艺的《故园》、中国儿艺的《红缨》等。这些作品有的从家族叙事中开掘民族大义,有的在战火硝烟中展现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 族气节,有的通过民族文化的守护表现两岸人民的爱国情怀与手足亲情,展现了话剧人在重大历史时刻的责任与担当。在这些纪念演出中,《生死场》的复排值得关 注。该剧虽为16年前的改编之作,但70多年后,再次回望萧红笔下那苦难与挣扎并存的乡村,重温经典的艺术魅力之余,感喟更多的却是剧作朴素而真挚的艺术 表达。

  儿童剧是演出市场上特殊的文化产品。有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儿童剧观剧人数已达480万,仅次于话剧观众的数量。迅速膨胀的产业规模、日益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儿童剧演出市场进入了一个发展的“临界点”:一方面,全新的市场语境,为儿童剧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数量激增的背后,创 作、演出、市场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现状在2015年频繁举办的儿童剧展演中得到体现。先是杭州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 (25台剧目),接下来是中国儿艺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43台剧目),此外,还有2015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节、国家大剧院北京儿童戏剧季等多个节 庆活动。虽然在剧目质量、技术水平、表现形式、细分年龄段等方面,儿童剧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但优秀原创剧本匮乏,制作一味跟风、山寨,从业人员门槛降低、 参差不齐,演出缺乏行业标准的现象也引发了业内和观众的担忧。

  相较往年,本年度的原创作品实现了多类型、多角度的介入历史与现实,涌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作品。如万方编剧、赖声川执导的《冬之旅》,在两位老 人忏悔与宽恕的命运转换间,引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叩问灵魂、呵护生命的情感之旅;苑彬编剧、顾威执导的《食堂》将大时代的变迁与普通人的命运融入到编年体的 叙事结构中,透露出浓浓的京味儿、人情味儿;林蔚然编剧、李伯男执导的《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以近乎精神分析和心理解剖的方式,把脉都市情感围城中两性在 婚姻、爱情上的迷惘与悖谬,实现了同题材作品叙事方式的“向内转”;孟冰编剧、王延松执导的《镜中人》则从反腐的视角折射人性的变异,写出了情义与现实选 择的纠葛。在历史题材上,熊召政编剧,任鸣、冯远征执导的《司马迁》,苑彬编剧、顾威执导的《画眉》与黄维若编剧、曹其敬执导的《样式雷》也可圈可点。这 些作品大都将主人公置身于复杂艰难的境遇中,通过对个体选择与政治时局、时代变迁之间关联的戏剧性展示,严肃地讲述历史、塑造形象,体现出当下历史剧创作 的某种趋向。

  2015年,在原创话剧竭力走出沉寂的背后,创作上的“老问题”依旧:我们有数量众多的戏剧演出团体,可很多剧团的原创剧目过度依赖少数几个全 国知名的编剧、导演、舞美设计,使得这些人的创作能力和精力严重透支,缺少了艺术精雕细琢的耐心;我们不缺乏时髦、先进的舞台手段,但一些作品的审美观念 和探索方向模糊,创作个性隐匿,主题示范意义大于美学示范,尽管外表光鲜亮丽,却难掩原创精神、哲学思辨和人文储备的疲软、匮乏。

点击进入下一页

▲《北京法源寺》剧照

  喜剧:勃兴难离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

  近年来,喜剧一直是演出市场的常青树。如何处理喜剧与时代的关系、如何在人性开掘和美学呈现上实现喜剧的突破,北京喜剧院的成立及其引发的讨论 为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北京喜剧院由国家大剧院联合东方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与大道文化共同打造,是国内首个以喜剧定位的专业剧场,甫一成立就开启了 长达169天的演出季,9台中外喜剧作品轮番登场,其中,由毓钺编剧、陈佩斯执导的《戏台》作为开幕大戏受到业界关注。

  《戏台》的喜剧手法上糅合了巧合、误会、错位、悬念等,由于设置在乱世之中,“合理”之余又带鲜明的讽刺色彩。尽管在艺术上还有不少缺陷,但该 剧却让我们看到了喜剧成功的基本要素,即编剧的匠心独运、机智诙谐,导演的细致打磨、精心调度和演员的精湛演技、角色创造。而对于一个以喜剧定位的剧院来 说,如何积累一批保留剧目,如何抓好剧目建设,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剧院成为本土优秀喜剧作品、喜剧人才的孵化器,惟其如此,才能 使其真正成为喜剧舞台的一块金字招牌。

  较之往年,本年度本土喜剧创作出现了一些代表性作品,如过士行编剧、易立明导演的《帝国专列》,雷志龙编剧、武雨泽导演的《造王府》,刘深编 剧、黄凯导演的《我不是保镖》等。这些作品于古人旧事中观今人世相,于诙谐幽默中展人性的悖谬。一方面,在喜剧手法上“用心经营”,综合运用了嘲讽、戏 仿、拼贴、揶揄等多种美学手段,吸收戏曲、曲艺、影视等艺术门类的优长,既避免了闹剧、恶搞的惯常套路,又以开放的美学创新活跃了喜剧舞台的表现力;另一 方面,注重对喜剧人物、情节背后文化内涵的挖掘,强化了喜剧的现实观照与人性反思。其中,《帝国专列》富于“醒世”意味。该剧透过一群寄居于庙堂之上的各 色人物,呈现了没落王朝的背影之下传统与现代、文明与落后的纠葛和冲突。

  除本土喜剧,一些国外剧团带来的莫里哀、果戈里、哥尔多尼等喜剧大师的代表作品也纷纷登陆京沪舞台,如法国巴黎北方剧团的《贵人迷》、俄罗斯亚 历山德琳娜剧院的《钦差大臣》、塞尔维亚南斯拉夫话剧院的《无病呻吟》、意大利布雷西亚喜剧院的《女店主》等。这些经典喜剧作品,有的崇尚“原汁原味”的 复古,有的进行创新式的“剧场实验”,但不论何种方式,在尊重、敬仰的基础上提炼喜剧内核,赋予喜剧当代的生命力,并从现实批判和人性观照两个维度拓展喜 剧的表现空间,成为各国戏剧人传承喜剧艺术的普遍追求。其中,《钦差大臣》打破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年代感十足的装扮、简洁灵活的舞美、间离式的歌咏合 唱,共同谱写出一首躁动而庸俗的官场狂想曲,既无情地嘲讽了权力对人的异化,也在荒诞的情境中流露出创作者的无奈与悲凉。《无病呻吟》中阿尔冈杞人忧天式 的人生看似生活喜剧,实则是焦虑、孤独的人生悲剧,剧中没有冷峻的社会批判,精妙的细节铺陈下是人性弱点和自嘲,给人无尽的感叹。

  岁末,在距离中国版《办公室的故事》上演不到12天的时候,前苏联电影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逝世。梁赞诺夫执导的电影《办公室的故事》曾风靡 中国,其喜剧创作中诗意的幽默以及对爱情的机智歌颂,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情感的触动。如今由韩童生、冯宪珍两位老戏骨主演的话剧正将这种喜剧精神传递开 来。真诚而不做作的表演、细腻而含蓄的幽默,以及琐碎生活背后潜藏的“会心的笑”,为该剧赢得了不少的赞誉。惟有真正的生活洞察与人性发现,才能让喜剧超 越时空。

点击进入下一页

▲《冬之旅》剧照

  改编:

  文本质量和艺术品质需过硬

  改编和重排剧目历来占据着话剧演出市场的重要份额。2015年这种创演策略依旧集中在“名家名作”上,如田沁鑫执导的根据李敖同名小说改编的 《北京法源寺》,截取了原作戊戌变法中最为惊心动魄的10天时间,以政论、评说、传奇的表现方式深入历史“现场”,周旋于宫廷、庙宇、民间之间,演绎了一 出慷慨激昂、气质非凡的思辨大戏;孟京辉执导的根据法国作家萨冈同名小说改编的《你好,忧愁》,以叛逆女孩成长中复杂的心理活动为主线,通过对爱、嫉妒、 报复等情绪的陌生化表现,展示了一段近乎青春残酷物语式的成长旅程;李伯男执导的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老张的哲学》突出老张“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 生哲学,以老北京曲艺元素与话剧表现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小人物身上可怜又可悲的人生况味。在经典剧作的演绎上,北京人艺演出、由李六乙执导的契诃夫 名作《万尼亚舅舅》体现出“守正创新”的特色,不管是主观化、象征性的舞台呈现,还是表演上对舞台动作、演员交流方式的调整,均打破了北京人艺的演剧惯 例,以独特的方式还原了契诃夫,为经典的本土演绎、当代阐释提供了新的经验。

  与国内演出相呼应,本年度国外来华演出的剧目,也体现了改编扎堆的特色。其中,有根据经典文学改编的作品,像苏格兰特隆剧院改编自乔伊斯名作的 《尤利西斯》、波兰剧院(弗罗茨瓦夫)上演的改编自伯恩哈德作品的《伐木》;有对经典诗剧的当代演绎,如以色列卡梅尔剧团根据埃德蒙·罗斯丹同名爱情诗剧 改编的《大鼻子情圣》、波兰剧院(弗罗茨瓦夫)演出的密茨凯维奇浪漫主义诗剧《先人祭》;更有以经典剧作为蓝本的改编之作,如铃木忠志根据古希腊戏剧家欧 里庇得斯悲剧《巴克斯的信女》改编、执导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波兰羊之歌剧团改编自契诃夫《樱桃园》的“音乐诗剧”《樱桃园的肖像》等。在改编策略和诉 求上,上述作品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尊重原著的人文内涵,不解构、不推翻、不戏谑,重在探求改编与当下社会问题、精神状貌的关联,借经典改编完成阐释者的 当代诉求;二是导演在经典的二度创作中发挥着绝对主体的作用,舞台呈现体现着导演鲜明的艺术理念和演剧风格。

  本年度本土的改编剧目中,还有两个趋向值得探讨:一是话剧与影视互动呈现新特点。出现了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制作的话剧《甄嬛传》、上海 话剧艺术中心推出的根据电影改编的《桃姐》和根据前南斯拉夫同名电影改编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作品。然而,开心麻花的舞台剧《夏洛特烦恼》和林奕华 执导的话剧《华丽上班族》双双被搬上了大银幕,却让我们看到了话剧与影视逆向改编的可能。尽管这样的改编,国内外不乏先例,如北京人艺的《茶馆》和英国国 家剧院的《战马》,但从目前的影视改编话剧来看,市场的动力显然大于艺术的诉求。11月30日,电影《夏洛特烦恼》正式收官,上映62天,最终票房达到 14.41亿元,如若按照投资分成,开心麻花的收入已经远远大于其全年演出的赢收。《夏洛特烦恼》可以给电影票房“添砖加瓦”,然而对于话剧而言,无论从 创作还是市场境况,其影响都是微乎其微。

  二是IP剧盛行。根据热门网络文学改编的舞台剧如《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仙剑奇侠传1》等作品,通过炫目华丽的多媒体特效、全 息投影展示,营造出奇幻、多变的视听景观,并借助剧场内外的粉丝互动,实现营销和传播的双赢。根据流行歌曲和绘本改编的《栀子花开Neverland》和 《滚蛋吧!肿瘤君》也加入到了IP剧的阵营。目前看来,IP影响力的大小,往往成为这些作品的市场晴雨表,而作品的生命力则维系在剧作的内容质量和演出品 质上。急功近利的资本追逐和过度的IP开掘,最终损耗的还是观众对话剧舞台的热情。

点击进入下一页

▲《帝国专列》剧照

  交流:

  应向特色化、品质化转型

  2015年,中外戏剧交流呈活跃态势,“请进来”与“走出去”均有收获。其中,戏剧节、戏剧季、邀请展等有组织性的展演活动为中外戏剧搭建了开 放的交流、展示平台。本年度集中在京津沪的各类戏剧展演活动超过20个,无论从展演数量,还是规模水准上看,均高于往年,体现了规模化、品牌化的特点。在 演出形式上,展演普遍采取中外剧目混搭演出的方式,这也是国外剧目来华演出的主要途径。像北京人艺“首都剧场邀请展”汇聚了来自波兰、俄罗斯、塞尔维亚、 以色列的4台剧目,首届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的“国际专列”演出了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的7部作品,第二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以德国和波兰戏剧为主打。

  “名作名团名导”仍是本年度各个展演吸引观众的最大招牌。在演出剧目中,改编作品成为主流,暗合着当下国内外戏剧普遍面临的原创危机。本年度, 以色列盖谢尔剧院带来的《乡村》可谓原创剧目中的口碑之作。该剧同样在聚焦“战争与人”,但却将小人物的生死、爱欲、日常生活,写得诗意、讲得温情、演得 活泼,看似平淡闲适的乡村生活即景,实则裹挟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记忆、战争创痛和精神哲思;而所有的这一切,又跟导演非凡的舞台想象力、创造力紧密地粘合在 了一起。《乡村》是一部散发着以色列气质的戏剧,也是一首写给过去、献给当代的民族抒情诗。

  随着审美视野的不断拓展,戏剧观念的日益开放,中国观众面对外国戏剧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猎奇、追捧,逐渐变得理性、冷静,进而开始思 索中外戏剧间的差异。这是外国戏剧给中国戏剧生态带来的新气象。但展演中暴露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的展演更多停留在剧目演出交流层面,剧目类型、演 出风格“大杂烩”,观众很难捕捉到这些剧目组合在一起想要达到的美学或者演出诉求,如此使很多国外优秀剧目的演出效果事倍功半;此外,由于缺少整体的主题 定位和选择标准,展演方式大而全,同质化、模式化倾向明显,并出现竞相追逐“名作名团名导”的态势。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醒着展演、节庆主办方, 是否在筹备、组织此类活动时,进行更为细致、有针对性的前期谋划,比如可否给每次的戏剧展演活动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或话题,可否以相同的题材、类型为框架 进行剧目挑选,可否突出艺术总监在选戏过程中的主导性等等。展演、办节思维的调整,一方面,有利于这些活动在差异化的竞争中走向特色化;另一方面,有了参 照和比较,我们便可在“他山之石”中汲取本土戏剧发展急需的养料。

  2015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通过“中英文学剧场连线”、“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等合作项目,中国观众得以第一时间了解了英国剧场文化,特别 是“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以同一城市多点放映的方式,将《女王召见》《天窗》《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哈姆雷特》等10部热门的高清戏剧电影介绍到了中国,受 到不少青年观众的追捧。而一系列合作中,由中英共同打造的中文版《战马》将中外戏剧合作引向深入。此次演出可谓中英两国最高戏剧表演团体和最优秀制作团队 的一次集体发力。感人的故事、绝妙的展现、细腻的演绎、震撼的视听,《战马》中文版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剧体验,尤其是战马“乔伊”的塑造以及人 偶之间的密切配合,形象诠释了剧作友谊、勇敢、坚韧、信念的主题。该剧的合作演出,为国有院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技术配合、技术运营、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 了新的经验,对于未来中国整个戏剧行业创作和制作水平的提升,意义深远。

  同样这一年,中国话剧也在积极“走出去”,像北京人艺的《茶馆》赴德国演出,国家话剧院的《理查三世》亮相匈牙利,中国儿艺的《三个和尚》登陆 法国等。这些演出通过话剧民族化的多样表达,向国际传播着中国的戏剧美学和中国戏剧人对于当代剧场艺术的独特思考。虽然收获不少,但“走出去”的步伐和程 度也亟待升级。纵观“请进来”的作品,剧本的文学性和当代性都是扎实的,这似乎在提醒我们的编剧、导演,与国际对话,尚需更多的积淀与磨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