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海外漂泊60余年——《翁同龢日记》重归故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30日08: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洪伟成 黄艺芹

  “此番获赠翁氏日记、杂著手稿,翁同龢的‘翁氏藏书’精华已大部分入藏上海图书馆。”12月21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翁万戈捐赠‘翁氏文献’入藏仪式”上,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的发言略显激动。跨越1.4万公里,经历68年沧桑,“翁氏文献”这批珍贵的中国古籍最终又回到上海,吴建中说,这是中华古籍文献实体海外回归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这次回归的翁氏稿本中,最主要的是翁同龢日记稿本,共计47册。《翁同龢日记》作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另外三本为《越缦堂日记》、《缘督庐日记》、《湘绮楼日记》),在中国近代史上十分著名。该日记起自清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1857年7月31日),止于清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1904年6月27日),即作者逝世前7天,持续时间长达近47年。

  日记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文献,稿本则是一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文本形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谢俊美介绍,翁同龢为咸丰年间状元,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两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执掌多部,结识、共事的僚属众多,“他的日记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小到家庭,大到朝廷,无一不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据了解,作为研究晚清极重要的第一手历史材料,1925年,在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主持下,商务印书馆依据这一部翁氏日记手稿影印出版,取名《翁文恭公日记》。在影印过程中,主持者对某些局部作了遮盖处理,致使印本多处存在重要删节,并非全貌。删节有两种原因:一是编者为尊者讳;二是翁同龢本人在戊戌四月被罢官之后,惧怕被牵连,曾动手对日记进行过删改。

  此后,中国大陆与台湾先后出过两种整理标点本,这两种标点本均以1925年影印本为底本。由于未得到原稿本参对,影印本局部删节的内容,两种标点本也同样未有体现。2012年,翁氏后人翁万戈推出了新的标点本,由中西书局出版。这一标点本根据家藏日记原稿,细心校订,补足了1925年影印本删节的内容,是目前最完善的整理本。

  此次捐赠书籍除《翁同龢日记》外,还包括一批翁氏文献手稿。这批手稿均为翁同龢书写,主要包括新政变法、考试国子监、外交借款、甲午战争、中法越南之争、内政宫廷六部分主题。翁同龢去世后,这批手稿、书籍一直由其后人珍藏。1948年秋,为避战乱,这部日记手稿被翁万戈由上海带至美国。

  作为翁万戈多年的好友,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先行用“嫁女儿”形容翁老先生为文献寻着落的历程。翁氏藏书起源于江苏常熟翁氏十四世孙翁心存(1791—1862),历经六世。藏书主要分为两支:一支为翁心存长子翁同书这一系的“翁氏藏书”,大部分已于1950年入藏国立北京图书馆(即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另一支便是翁同龢一系。“翁氏四代人历经100多年守护这批古籍。出让和捐赠这批古籍,万戈是十分慎重的。”陈先行说。

  据介绍,今年6月,翁万戈委托其侄翁以钧来上海图书馆,首次向有关负责人表达了愿在中国著名图书馆或公藏机构中选择一家,无偿捐赠翁氏日记等稿本的意向。此后,双方不仅经过多次传真往来接洽,今年11月,翁万戈之女还专程从美国来到上海图书馆,对其收藏条件、研究团队、服务理念等进行考察。“他(翁万戈)是在仔细综合比较和权衡之后,才慎重决定把这个收藏机会交给上海图书馆的。”翁以钧表示。

  在收到翁万戈的邀请函后,12月17日,上海图书馆一行五人抵达翁万戈在美国居住的小镇。此前,翁万戈已在家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对照清单查点《翁同龢日记》,《翁氏文献丛编》手稿则以红色文件夹一一标记。“见面当天,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向我们讲述他对这批书籍的爱,以及对故国深深的思念。”陈先行回忆道。

  12月19日,47册《翁同龢日记》和12包《翁氏文献丛编》手稿被一一清点,收入上海图书馆善本库。翁以钧拨通翁万戈的电话,就文献顺利入库向其作了交代。“他(翁万戈)说,我这一夜都没有睡好,听了你的话之后,我就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翁以钧说。

  早在2000年3月,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上海图书馆获得翁万戈转让的宋刻孤本《集韵》等80种“翁氏藏书”,成为当年轰动海内外的文化新闻。对于此次再度入藏的一批珍贵“翁氏文献”,上海图书馆表示,将加紧开展文献整理和研究工作,与馆藏古籍中涉及翁氏的文献一道,逐步开展专题收藏、专题研究、专题特展、专题服务,并确保在2016年向公众推出馆藏“翁氏藏品”特展。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